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和标志。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常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所谓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宗旨向学生传达教学的主要原理和教学内容,并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个人独立思考。近年来,随着有效教学的提出和发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日益受到关注。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能够利用各种策略达成预期目的的提问,应能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监控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和以往传统模式英语课堂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对提问的要求更加严格和细致,也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影响教学预案,仍存在课堂提问为问而问,无视学生真实思考而问题低效或无效的提问。使课堂提问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开展有效的互动,这从表面上看有问有答,事实上提问的问题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进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实效。
1.提问目的不明确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Book 1 Unit 4 Earthquakes中的Reading部分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时,设计了猜谜语的导入方式:
该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开展听英文猜谜语竞赛。谜语围绕中国城市名称设置,如two fat men(合肥);long sand(长沙);calm wave(宁波);Everyone will laugh at you(齐齐哈尔)等。最后一个谜语是China mountains,在学生猜出“唐山”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Tangshan?
【诊断】问题要有目的性,要有助于落实教学目标,如果提问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蔡秀盈,2010)。虽然授课教师通过猜谜最后导入到了唐山,但是本节课是阅读课,主题是唐山地震,众所周知,唐山地震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与当今学生时空相处较远,很难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与课文相关唐山地震内容的语言情境中,给人感觉提问目的性不强,有点牵强附会。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复习已学内容的方式,在多媒体上呈现typhoon, drought, flood, volcano, tsunami, sandstorm和earthquake等自然灾害的图片及相关词汇,然而提问学生:Have you heard of earthquakes?在学生回答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后,引出唐山地震话题,而后进入课文教学。
2.提问内容偏离学生实际
【案例2】一位教师在讲授人教版Book 6 Unit 1 Art 的Reading部分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一文时,提出以下问题: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does faith influence the style of a painting?施问后,课堂一片沉默。
【诊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问在兴趣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陈俭贤,2011)。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和认知心理特点,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本节课介绍的是西方绘画历史,学生本身对此话题就比较陌生,另 faith一词又很抽象,提问显然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实际上,教师可采用词语替换的方式和结合课文语境降低设置问题的难度:Could you show us an example that people’s beliefs have an effect on the style of a painting?提问后,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就容易给出各种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问评价缺乏针对性
【案例3】笔者在执教人教版Book 1 Unit 3阅读课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中有意识地记录了自己的提问情况,那节课内笔者共提出18个问题,其中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评价的有11次用了常规的“Right/Good/Well done/Wonderful”等简单的评价语,6次没给予任何反馈,1次给予的反馈是“It’s wise of you to think that way.”
【诊断】教师千篇一律、含糊且缺乏明确指向性的评价,不能起到引导或激励学生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信息,作出适当的评价与反馈。当教师对回答没有评价或用一些习惯词语评价时,学生反应平淡,没有体会到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消退,思维就会封闭。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这些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发展以及能力培养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备的一门技巧,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正确合适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能力。因此,提问要讲究策略,不讲策略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优化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把握关键,科学设问
在一节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所能提出问题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的放矢,紧扣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科学合理设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笔者在处理人教版Book 2 Unit 1”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这篇文章时,让学生看了标题后,提出以下问题:Who was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Where were people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What’s the Amber Room like?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对照课文内容,看课文的处理是否与上面提出的问题有关。有了上述问题的引临,阅读后,学生对课文的框架就有了很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文章的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抓住兴趣,启发思维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叶奕乾,祝蓓里,1996)。如果课堂提问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以人教版Book 1 Unit 5 Elias’story为例,文章描写了黑人Elias眼中的Mandela,通过讲述Elias的经历和Mandela给他的帮助,体现了Mandela的无私、善良、慷慨和机智。但是,由于学生对Elias这个人物并不熟悉,很难联想到文章讲述的是他与Mandela之间的故事,标题与阅读材料的联系有点牵强。为此,在学生阅读材料后,笔者抛出以下问题:Is it a good title? Can you suggest a better one to replace it?问题一抛出,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争相给出自己认为更合适的标题:Mandela and I/Mandela in my eyes/Mandela---a man who changed my life等。教师提问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3.注重反馈,提升潜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明确、有效的反馈,要让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教师正确、恰当而又巧妙的评价会给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主动思考问题和提升学习潜力带来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积累反馈语,以备课堂中根据情况变换使用。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意味着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堂提问是否有效,最终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况(陈勇,2008)。因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提问设计,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把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 312000)
论文作者:方朝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唐山论文; 思维论文; 课文论文; 评价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