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党建机制的创新_社区建设论文

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党建机制的创新_社区建设论文

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党建机制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创新论文,和谐社区论文,社区党建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 (2006)06—0063—0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因此,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建设和谐社会必先构建和谐社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社会”格局的逐步确立,社区将承接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谐社区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艰巨,这对社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区党组织怎样才能以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来有效地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成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课题,也成为和谐社区能否建成的关键。笔者认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党建必须着重创新五大机制。

一、以资源整合为途径,创新社区党建的组织机制

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党建工作应该不断强化党组织的资源整合功能,通过拓展资源内涵、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社区党建的组织体系,充分调动社区内各党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文化力资源,共同为创建“和谐社区”服务,并在新的组织体系下实现组织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利益协调,真正达成和谐共建的局面。

一是要科学整合社区内的党员资源,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党员分类管理体制。党员是社区党建的第一资源,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第一资源。在目前社区党员构成中流动党员比重不断增加、非单位党员不断增加、新型组织党员不断增加、党员的地域份属和组织关系份属日益复杂的条件下,社区党建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社区内各类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和谐合力的问题,因为只有党员和谐了,社区党建才有了根本的基础,和谐社区建设才有最有力的保证。因此,必须根据目前社区党员构成中出现的新情况,本着目标一致、要求一致、保障一致、形式多样的原则,创新社区党员的分类管理体制。

对于社区党组织关系内的党员,要以“直管”方式进行管理,用类单位式的党员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管理。对于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党员,由于其带有很明显的临时性。可以采用“托管”方式进行管理,即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单位,在社区办临时组织关系,参加社区的组织生活。对于社区内的流动党员可以采用“双重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即对社区内的流动党员实行流入方党组织和流出方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党员流入方的社区党组织要对流入党员的关系接转、组织建置、组织活动以及日常教育进行有效的管理;党员流出方的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对流出党员的流动方向备案、定期督促其汇报思想、与流入方社区党组织进行联系、接转组织关系等形式进行管理。对于社区内的在职党员可以采用“协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即在职党员主要由单位党组织进行管理,主要参加单位的党组织活动,不纳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机构内,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活动的领域对其进行“协管”,在职党员必须参加一定的社区组织活动。

建立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新体制,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分类管理,把从单位组织体系中游离出来的党员、在社区生活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和社区其他组织中的党员都组织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来,消除社区党员管理中的盲点,使社区内每一个党员都处在党组织的管理之下,使社区内每个党员都能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找到发挥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的舞台。为了真正实现这样的社区党员管理目标,在实施中,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刚性制度。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可以实行接转组织关系和发放社区行政许可性文书同步的办法,通过严格的双重管理,杜绝“口袋党员”的出现。对于在职党员的协管,必须以制度的方式纳入在职党员的管理内容中,如可以明确规定在职党员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社区党组织活动,并由社区党组织在在职党员的《党员手册》中加以记录说明,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补课,否则在民主评议中进行缓评。通过这种制度,彻底改变目前社区党组织在对在职党员管理中弱化、虚化、缺乏权威的状态,使所有的社区党员都能参加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来。

二是要积极整合社区内的组织资源,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随着社区内各种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大量出现,社区党建只有打破条块分割,积极整合社区内组织资源,创新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内各党组织的优势,才能形成建设和谐社区的组织领导优势,才能充分发挥社区内各党组织在人力、物力、财力、思想力、文化力上的各种资源,为创建“和谐社区”服务。

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创新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方式,使过去传统的条条为主、条块分割的传统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方式,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的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方式转变。要探索建立社区各类组织运行机制,深化完善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要理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党建工作上的职能关系,应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党建中的工作目标、责任、权利和义务,互相支持、双向服务,互办实事,共建和谐社区。要通过制度安排把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社区党建作为驻区党组织工作的份内之事,并通过检查、考评等刚性组织手段使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社区党建工作得以落实,充分发挥驻区党组织参加社区党建的积极性,解决目前驻区党组织参加社区党建过程中存在的内在动力不强、参与率低、“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从而充分发挥社区内各党组织的资源优势,使社区党建从过去单纯依靠社区党组织自身的力量,向整合利用社区内各党组织的各种资源转变。

要通过“建、联、挂、靠”等各种形式积极在社区内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建立党的组织。对正式党员三人以上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组织要全部成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三人不具备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以通过联建的方式成立多单位联合党支部,也可以通过挂、靠等方式使党员加入到组织中去,对于还没有党员的社区内组织,要加快培养积极分子,及时发展合格的积极分子入党,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从而既实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全覆盖,也实现党组织对社区组织的全覆盖。

建立新的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目的是要整合社区内的组织资源,拓展社区党建空间,进一步扩大社区党建覆盖面,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也便于动员这些组织为“和谐社区”建设做贡献。通过组织资源的整合,努力形成社区大党建格局,使社区党建得到更广泛的支持,扩大和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是要积极整合社区内各党组织掌握的资源,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组织资源配置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社区党组织真正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要使社区党组织对和谐社区的领导作用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党组织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配置威望,通过资源配置引导和谐社区发展的方向,通过资源配置实现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服务,通过资源配置使党组织具备协调各方利益矛盾的基础。但是,目前社区党组织所能掌控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是不能满足“和谐社区”建设对资源配置的要求的,这就要求从社区大党建的视角出发,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组织资源配置机制,综合利用社区内各党组织所掌控的资源,形成社区党建的整体性资源配置优势。

要通过驻区党组织的努力,逐步实现驻区单位的资源向社区服务项目的转化。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驻区单位的行业性资源优势,使之在和谐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服务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动员能力。如各单位互相开放党员教育设施和人才、资料等各种资源,使之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各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就业的需要,面向社区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社区居民群众实际困难;可以科学配置各单位的内部医疗资源,实现社区医疗与单位医疗资源的统一社会化配置,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动作,更好地服务单位职工,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协调使驻区单位设施资源向社区资源要素转化,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协调,对社区范围内的各类设施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布局调整、开放使用,使原有的设施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在资源配置中,必须注意发挥社区和驻区单位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区和单位党组织在资源整合配置中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以组织协调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市场运作,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社区服务和社区各项工作。通过这些资源的配置利用,可以大大融洽社区与驻区单位的关系,可以大大凝聚社区居民的人心,可以大大增加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威望。

二、以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为方向,创新社区党建的工作机制

一是要完善社区运作机制,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载体。如何在以居民自治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始终是社区党建的一个难点。破解这个难点,必须将社区党建的立足点放在完善社区运作机制上来,必须理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发挥作用。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为载体,通过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组织、参与、引导、协调来实现对社区居委会的政治领导职能,从而在“社区自治”的框架下保证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实现。具体来讲,就是要从“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组成入手,积极推荐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进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党员代表发挥党组织对“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各专项代表小组的“组织、引导、协调”职能,同时加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沟通。通过组织和党员代表的双重工作,建立起党组织对“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机制,从而以间接性、协调性的领导方式,充分借助行政主体、企业主体、社会主体、群众主体的力量,努力扮演好引导、组织、协调的角色,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二是要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党建服务体系。服务群众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样也应该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因此,在“和谐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努力创新社区党建的服务体系。要以服务居民为抓手,以社区和谐发展为目的,创新社区党建活动方式,将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各项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要积极拓展服务内涵,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要充分发挥每个党员服务社区的积极性,不断创新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形式。要不断规范和完善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可以组建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进居民小区,开展党员特色服务,通过党员的服务和奉献,增强社区居民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认同感,并通过这种志愿服务的方式。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创新机制,构筑社区党员发挥作用的舞台。

三是要加强党群联系,创新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的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单纯的党组织行为和党员行为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优化社区党群关系,实现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社区党组织要真正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真正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社区党组织的职能定位,真正理顺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居民群众意愿,满足居民群众需求,维护居民群众利益,形成以群众力量为依托的社区党建新理念、新风尚。要通过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为社区群众参与党组织领导的各种社区活动提供组织条件;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确保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的互动规范有序,持久有效;要通过相应的平台建设,为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的互动创造必要的渠道。

三、以民主直选为方向,创新社区党务工作者的任用管理机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选拔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秀干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人才是社区党建的第一资源,搞好社区党建,选好称职的社区党务工作者至关重要。要通过专业化的资格认证、民主化的选拔程序、公职化的岗位管理、经常化的教育培训,构建适应“和谐社区”需要的社区党建的人才保障体系。大力改革社区党务工作者的任用、管理体制,着力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使社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是促进社区党建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是要逐渐通过专业资格认证的方法,使社区党务工作者走上职业化的轨道。社区党务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区工作者,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社区党务工作者身兼党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双重身份,其要求更高于一般的社区工作者,因此,对社区党务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资格认证,二是党务工作专业资格的认证。可以考虑由人事局、民政部门面向全社会进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证书的考试认证,社区党务工作者必须首先具备社区工作者资格证书。通过这种制度规定,吸引大量有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从事社区党务工作,培养一支职业化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从而使社区党建工作更加适应社区建设的要求。

二是要通过民主化的选拔程序,实现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最优化配置。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等新的任用方式的试点和探索,应该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总结,逐步形成一个科学的适合社区实际情的民主选拔程序,并加以制度性固化,用民主化的竞争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是要通过公职化的岗位管理,不断加大社区党务工作者的职业吸力。一方面通过公职化的岗位管理,使社区党务工作者享受与公务人员相同的职业待遇。既要加强工作激励,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形象,激发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工作上有搞头”。也要改善生活待遇,实行生活待遇上等同于公务人员的标准,发放相应的岗位补贴和考核奖励,使社区党务工作者觉得“经济上有想头”,解决目前由于待遇过低而造成的职业优势缺失、人才引进困难、工作热情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彻底解决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还要解决个人发展问题,对于优秀的社区党务工作者,要进行必要的职务提拔,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使社区党务工作者感到“政治上有盼头”,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四是要通过经常化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依托高校、党校等教育机构,定期对社区党务工作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既要进行政治理论培训,提高政治意识,增强领导能力。又要注重和谐社区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服务群众、开拓创新的能力。要努力通过学习型社区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社区党务工作者学习的自觉性。只有社区党务工作者自身素质提高了,整个社区党组织发展事业、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谐社区的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四、以制度化的财力投入为重点,创新社区党建的物质保障机制

社区党建的有效展开,离不开相应的物质保障,目前社区党建的地位和承载的“和谐社区”建设的繁重任务,与其所拥有的物质基础薄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加强适应“和谐社区”建设需的社区党建保障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应该以制度化的财力投入为重点,创新社区党建的物质保障体制。

一是要以党费划拨和财政拨款结合为重点,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多元化的财力投入机制。社区党建的投入机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党建经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应该实施社区党建经费固定投入、多元化投入、专款专用的投入机制。固定投入的来源可以考虑以党费划拨和财政拨款相结合为重点,考虑按照社区辖区的大小、党员人数的多少,每年下拨固定的党建经费,市区一级的党费使用应该主要向基层社区倾斜,党费主要用于社区党建的活动费用,行政拨款则主要用于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和日常办公以及硬件投入。除了这两项固定投入外,应该考虑创立部分社区党产,社区党产的服务经营性收入全部用于党建活动,逐步增加社区党建的自我造血功能。此外,适应目前和谐社区建设背景下的大党建格局,还应建立社区内各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支持机制,驻区单位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社区专项投入。只有在这样的多元化的、固定的投入体制下,社区的党建活动才能得到保障,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能得到保障。

二是要以强化预算为重点,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科学化的经费使用机制。在保障社区党建投入的基础上,为了使社区党建经费能够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经费的使用机制。要强化预算意识,规范财务制度。社区党建要结合“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社区党建发展的五年规划,从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培训,到社区党建活动的拓展、安排,到社区建设、社区体制改革的安排,到社区服务的规划升级,到社区和党建硬件投入的统一规划,都要有一个详细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每年初社区党组织应该就当年的党建安排向上级党委和政府财政部门提出财务预算,使专项划拨的经费能专款专用,保证党建经费真正用于社区党建。

三是要以严格审计为重点,建立健全社区党建民主化的财务监督机制。对社区党组织使用社区党建经费,要以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式进行严格监督,所有收支应该向社区党员公示,年终要对财务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年度预算,临时性开支必须经过党组织的集体讨论,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用。

五、以维护稳定为目标,创新社区党建的利益协调机制

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根据目前社区利益矛盾的现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创新社区党建的利益协调机制,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一是要坚持以公平的原则来协调社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公平是社区和谐的保证,面对社区发展中出现的利益矛盾,社区党组织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承认差距、着眼公平的基础进行利益协调。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倡导互助互爱、同舟共济。要秉公办事,对社区的所有居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使每个人不论地位如何,都有平等地充分表达个人意志的权力。社区党组织要以调解委员会为利益协调的主要载体,建立健全纠纷排摸、纠纷调处、突发事件预警、困难群体帮扶、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公平公正地处理好社区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

二是要通过强大的社区服务和救助来协调社区发展中的利益矛盾。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要特别关心和帮扶弱势群体,要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调查,摸清困难党员和群众的底数,大力在社区提倡“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大力开展社会帮扶活动。同时要强化社区的救助保障体系,充分运用各种服务平台,发挥服务和救助功能,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化解矛盾的功能,充分发挥好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要通过民主法制的途径来解决社区发展中的利益矛盾。对于社区内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用民主的方式来沟通过处理,通过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使群众的意见得到表达和宣泄,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社区协调不能解决的利益冲突,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形式,引导他们通过正常地法制渠道解决矛盾,防止产生对抗,保持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标签:;  ;  ;  ;  ;  ;  ;  ;  

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党建机制的创新_社区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