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希望高中 广西 南宁 530105
摘 要: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谈谈阅读《刻意练习》的一些心得感受。
关键词:刻意练习 高中数学教学 有效
我的学生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我上课都听得懂,考试时却不会?”我感觉到他们在问题中透露出迷茫和无奈,然后我告诉他们:“课后多做练习,多总结方法。”可我自己也感到迷茫:学生课后练习什么?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有通过课后大量练习才能达到目的,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练习?我们的课堂意义又何在?我们老师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里能教会学生什么?学生能学会多少?
美国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和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所著的《刻意练习》(王正林译)中说,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仅仅是“有目的的练习”,而是要“刻意练习”。这表明,老师通过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给学生做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是不错的。这就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老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设定一个总体目标,再制定一些明确的小目标和计划,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比如:近期我要让学生掌握单调性,则可以设计一些专项练习。第一阶段练习为: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题型为:利用图象判断单调性,利用定义证明单调性,利用性质(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判断单调性,利用验证法判断单调性(增+增=增、减+减=减、1/增=减、1/减=增、负增=减、负减=增),利用“同增异减”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第二阶段练习为:单调性的应用。题型为: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利用单调性解对数、指数、正切不等式,利用单调性解抽象不等式,利用单调性求最值,利用单调性画函数图象,已知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每一个阶段学生问题比较多的题型可以反复出现,给学生反复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目前我们学习函数的图象,学生不怎么会求函数的解析式,我们可以出6道这样的题目做一个专项训练,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掌握求解析式的方法。又比如学生在函数的相位变换中容易出错,我们可以设计10道练习,分别求变换前的函数、变换后的函数、变换量等,反复出现,让学生一遇到这样的题目就懂得去规避一些错误。当这些小目标、小改变实现了以后,累积起来,就构成了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而学生就可以确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表现已经通过练习得到了提高。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食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老师是学生创建新的数学知识心理表征的“偶像”,是学生有效提升数学心理表征的参照、监督者和复制原始的作品。因此,我们老师在授课时应该添入一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活泼的元素,如知识的背景、事物的发展史、符号名称的由来、数学实验等。一是添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增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心理表征,使其更形象化、具体化,便于记忆的检索、理解的深入和应用的创新。老师在讲评练习时,应联系关联的知识点,深挖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细致分析其中蕴含的因果,逐一呈现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关键思路和方法还要不断强调。当然,如果老师能用一些拟人、拟物的比喻,或者一些风趣幽默的名词、简单形象的描述,让学生对思路、方法、知识点的心理表征具体化、形象化、萌化,丰富他们的心理表征集,那么他们对知识方法的记忆就会加深,更能灵活运用,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学科素养、丰富多变的科学方法,以及优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只有在这一专业领域里做到杰出,学生才能努力复制我们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再去复制,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我很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一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板演、做练习、分组讨论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二是课后作业,把学生做错的地方圈出来,方法特别出错的,会在作业中给他们指正,若发现有其他方法的,还会在旁边注明讨论一番。三是测试和课后练习,我都会全批全改,并在两天内讲评。四是学生问问题时,我会先问他们的想法,然后再指导他们联系已知的知识点,挖掘题目的深层条件,分析条件的衍生物,联想做过的题型和已知方法,再找到切入点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五是培养尖子生,我会每个星期出一份难度中上的试卷,让他们在星期日做,然后当天晚上的第二节晚自习面批他们的试卷,分析点评。最重要的反馈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的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可以转变他们的关注焦点,并提出新的方法来弥补那些弱点。这些事件都是由他们自己计划、监测、坚持完成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能够掌握自身潜能,也知道要使自己的梦想成真,需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在课堂上善于利用刻意练习,在课后发掘使用刻意练习,让数学之花在刻意练习中绽放。
参考文献
(美)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王正林 译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PEAK—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
论文作者:蒙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调性论文; 学生论文; 表征论文; 方法论文; 课后论文; 老师论文; 函数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