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之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之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最早提出的情报学概念
以A·N米哈依洛夫教授为代表的前苏联情报学家认为:“情报学是研究科学情报及其交流全过程的学科,它研究科学情报的构成和共同特征,研究其交流全过程的规律性。”这是最早提出的情报学概念。
2 情报学最初阶段的理论基础
美国科学家V·布什和英国科学家布拉德福共同奠定了情报学最初阶段的理论基础。前者于1945年发表了“诚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机械化检索文献缩微品的设想;后者于1948年发表了“文献工作内容的改进和扩展”一文,强调了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文献工作,到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必须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结合铸成了文献工作向情报学的历史性转移。
3 最早的情报教育
1950年美国凯斯西部预备大学A·福克教授开设了“文献课”,它标志着正规情报教育的开始。
4 最早的情报控制理论
1949年,M·E伊根和J·H·谢拉首先将控制论列入文献学领域,提出了书目控制的概念。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这是最早出现的有关情报控制的理论。
5 最早的情报术语词典
为适应情报学研究的需要,前苏联于1966年编制了《科学情报术语词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情报术语词典。
6 世界上最早的情报机构
创建于1884年的美国工程索引公司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情报机构。主要编辑出版的《工程索引》,有年刊、月刊、卡片、缩微胶卷和磁带5种版本,可通过中间商向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工作人员90余人,地址设在纽约。
7 世界上最早的情报检索刊物
1830年,由柏林科学院出版的《药学总览》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情报检索刊物,该刊后改名为《化学文摘》,于1969年停刊。
8 世界上最早的机编检索刊物
1961年正式出版,由美国化学学会利用关键词索引法编制的《化学题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机编检索刊物。
9 最早的全自动检索系统
1961年,由美国情报学家、教育家索尔顿·G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自动文本处理和检索的实验性系统SMART,该系统扩展了H·P·卢恩以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文本为基础的标引和检索概念。
10 最早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科学家
信息社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D·贝尔提出。他在1973年发表了《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一书,根据他对美国产业结构的分析,第一次提出了美国正向后工业社会发展,并提出后工业化社会的五大特征:①经济结构从商品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②职业分布表明技术阶层正在崛起;③理论知识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改革的依据;④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估决定未来的方向;⑤决策将依靠“智能技术”。以后,后工业化社会被称作信息社会。
11 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献索引
1879年,由美国军事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前身)编辑的《世界最新医学文献季度分类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献索引。
12 中国最早的情报学译著
1978年出版的《情报学浅说》一书,是中国第一本情报学译著。它的译者是中国情报学家、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研究员、重庆大学兼职教授刘昭东。
13 中国情报界最早的研究报告
由中国情报科学家、管理科学家杨沛霆编写的《大爆破述评》是我国科技情报界的首批研究报告,它发表于1958年。
14 中国最早的科学情报研究机构
中国最早的科学情报研究机构是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建立的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始。
15 中国最早的情报学刊物
1957年出版的《科学情报工作》杂志(后改名为“科技情报工作”)是中国最早的情报学刊物。它标志了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开端。该杂志由中国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创办。
16 中国最早的全国情报工作会议
1958年,我国首次召开了全国情报工作会议。会议首次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广、快、精、准”的指导方针。
17 由中国人编写的最早的情报学著作
1962年由袁翰青与曹昌等10多位学者编写的《科学情报工作讲义》一书,是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情报学理论专著。它为创立中国的情报学理论做了可贵的尝试。
18 中国最早的情报教育
中国的情报教育始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办了科技情报大学,1959年科技情报大学并入中国科技大学。
19 在中国举办最早的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
1979年,由中国科学情报技术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班是在中国举办的最早的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
20 中国最早的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
198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立的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