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导”,引人入胜论文_王晓波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论文_王晓波

王晓波 广东省深圳福田上步中学 518000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浓厚的学科特点,讲究文学性与语言美。好的导入能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率。

关键词:导入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是文质俱佳的诗文作品,饱含丰富的联想,对生活的真实记录、生动描写、深切感悟或独特评判,其创作本身充满了灵气和活力,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优秀的导入设计,会制造出一个个的“兴奋点”,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学习的最佳境界。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背景导入法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小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这是说,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状态,“知人论世”。学生在阅读古代作品、国外作品时,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环境社会的变化,会产生距离感。如果教师能补充背景资料,从课文的时代背景切入,就可缩短作品与学生的距离,架起时空桥梁,让学生进入作品所展现的世界,也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如教学《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法。教师可以整理范仲淹和滕子京前后几年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想要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做到百姓安乐、国富兵强。但因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又因仁宗没有主见,遭到保守派的极力反对。1044年(庆历四年)春,好友滕子京因受弹劾而被贬岳州。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作此文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教师可以设计导语:“范仲淹在贬居邓州,身体不适,未曾见过岳阳楼的情况下,该如何作文赞美岳阳楼盛景并抒发对挚友的勉励呢?”

又如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一文,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国情。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面对国民党政府如此黑暗荒唐的执政态度,在国民被政府欺骗愚弄的情况下,鲁迅是如何提起笔进行战斗的呢?”

背景导入法可以减少学生对新课文的陌生感、疏远感,拉近学生与新内容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作者导入法

作者导入法与背景导入法侧重点不同,它更强调介绍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作者产生仰慕崇拜之情,有利于激励学生奋进。

例如我在教学《陈涉世家》这篇文言文时,这样设计导入语:古今英雄甚多,保家卫国的是英雄,进尽忠言的是英雄……还有一种英雄,他们战胜生活加诸自己的磨难。孙武膑脚而著《孙子兵法》,汉代的司马迁遭受“宫刑”,受到人生中莫大的打击与屈辱,他不但没有被生活打倒,反而战胜磨难,著成了流芳千古的历史巨著《史记》,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这样通过对作者人格的积极引导,引发了学生对作者人格的敬重,在情感上触动学生,使学生带着尊重、尊敬的心理,积极地学习课文。

又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导入:有这样一位作家,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幻灯片展示)。

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为什么作者对母亲有这么复杂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三、主旨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可以从课文主旨出发,设计一些与课文主旨契合的情节,让学生有心理准备,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深港姊妹学校同课异构活动中,执教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先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身边包围着许多爱,有的爱是温柔的、细致的,如和风细雨;但也有一种爱,它是厚重的、严肃的,如高山一般。这后一种爱就像我们的?”学生基本都能答出:“父亲。”然后课件展示雨中父亲为儿子撑伞自己淋湿的照片,问学生:“同学们请看看这张照片,它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基本上能从中看出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心中弥漫着对父亲的回忆和感恩。我再进行新课导入:“大家说得很好,看来大家看懂了这张照片。父亲表达爱和母亲不太一样,他们虽言语不多,却一直用行动爱着孩子,就像这照片上的父亲一样。虽然只留下了一个背影,却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无私。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这次导入,以一番深情动人的话,一张折射无私父爱的照片,在新课开始,自然地揭示了课文的主旨,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这篇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成语、名句导入法

成语、谚语或俗语既生动又广为人知,里面包含的知识也很丰富,利用它来导入新课值得我们探讨。

如在教学《狼》这篇文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首先设问:“同学们,有一种动物的眼睛在夜晚会放出黄绿光,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狼,它眼睛放出的绿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接着设问:“大家知道和狼有关的成语或者俗语、谚语有哪些?”这个环节设计抢答活动,答出一个给小组加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学生能说出很多成语,如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狈为奸、声名狼藉等。教师继续设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具有一种什么色彩?为什么?”这可能是因为狼这种动物狡诈、凶狠,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是因为狼不像羊那样温顺地吃草,它是一种猛兽,它的生命是建立在其它动物生命之上的,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但是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给狼的故事添加了神秘的色彩,使它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关于两只狼和一个屠户的精彩故事。

又如,在执教《醉翁亭记》的时候,可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个名句进行导入。这句话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当了解到这句话出自《醉翁亭记》,他们容易产生对这篇文言文的亲切感。

再如执教《曹判论战》的时候可以用“一鼓作气”这个成语进行课堂导入等。这些成语和名言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由此导入新课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名句、谚语或成语导入方法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

五、展示导入法

展示导入法包括学生展示和教师展示。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众所周知,初中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和平台,满足学生的展示欲。

例如,在《核舟记》的课堂导入中,我让一半的学生分组合作用水果、蔬菜或者其他材料雕刻一样小物件,在课前展示,并用五句话说明作品的特征。另外一半的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经典的微雕作品,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时,我会布置成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整理资料图片,然后在课堂分组展示并做报告。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课堂展示,既提升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在不断感悟语文学科独特魅力的过程中爱上语文,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设计出动态导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的图片或视频,从听觉、视觉等多角度,让学生感受茫茫雪海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有利于学生感知词的意境。

又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教师可以用投影仪放映《三峡》中壮丽的景色,放映三峡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三峡,就可以很快地融入并理解文章所描写的三峡风景特点。

展示导入法可以很直观、很直接地将学生带入新课内容的环境,快速而高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六、情景剧表演导入法

相声、小品让人津津乐道,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偶尔设计一场情景剧表演,时间约五分钟,内容要和新课相契合。这种导入方法新颖独特,可以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石壕吏》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分别扮演老翁、老妪和差役,把差役态度蛮横凶狠地抓兵役、老妪不得不随军做饭的悲惨情景表演出来。这首诗内容短小,很适合表演,突出矛盾,非常利于学生掌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背后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我在教学《散步》这篇散文时,就设计了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把家人之间相互关爱、体谅的场景很好地表演出来。参加表演的学生对这个主旨有很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观看的学生同样对这个故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上这六种课堂导入方法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冰山一角,在此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行们一起交流。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精心设计,那么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灵活加以运用,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曼青 注重情境导入,提高课堂效率.中国科技信息,2010。

[2]章慧芳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设计方法例谈.考试(教研),2011。

论文作者:王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论文_王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