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不分家的,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利用文本教学资源,利用课堂平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是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资源 写作水平 指导
写作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模仿,而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就是模仿的范文,教读这些范文时自觉地将写作思维训练融入其中。开发练习课,把课文作为写作训练的素材范本,在新课研读中,有意识地把写作学习目标摘出来,做随堂训练或专门安排练习课,来以读促写,进行读写训练,将写作能力达成作为练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读写结合的小写作课,来达成以读促写的目的。
一、预设性写作指导
如:对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白杨礼赞》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对借景抒情性文章写作进行有预设性训练,授课时引导学生感受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黄绿错杂、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再引导细细研读其外形特点:笔直的干、靠拢的枝、向上生长的叶、光滑的皮,再进一步理解其由形到神的内在气质:正直,团结质朴、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积极向上的精神美,再由它的这种精神美联想到和它有一样精神的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赞美了这种民族精神和意志。从而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礼赞了他们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这种写法为此类借景抒情性文章写作提供了最好的写作借鉴。
在上课中预设,课后随之有写作训练,课文梳理过程中将这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融到文本的整体感知中去,课后通过绿萝礼赞、野草礼赞、银杏树礼赞、槐树礼赞、荷花礼赞等仿写训练,引导学生从生长环境、外形、生长的特点、生长过程,再自然而然到对其品质的发掘和赞美,学生的习作定然会思路清晰,内容有血有肉,也定然会由形而神,定然会情随文生,而不会思维断裂、阻塞、跳跃、混乱,进而无病呻吟或者假、大、空的抒发感情,不是生硬的评价和定性,而是让笔下的物有灵性、人物有个性、情感有依托。
二、单元专项性写作指导
专项性写作指导是指在设定单元学习目标时,对本单元写作统一规划,将写作训练目标分解到本单元课文教学中去,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为例,引导学生读中仿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技巧。这一单元节选的几篇课文都是古今有名的人物故事,其中有运用小标题方式从多角度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邓稼先》,在上课时,将小标题的形式的作文要求和原则设计到备课中去,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本节课后我设计练习课,作文题目《我闻到了生活的馨香》,学生在这篇习作中写出的小标题有“阳台小桌,芬芳花香——客厅茶台,醉人茗香——书店木桌,馥郁墨香”;“大意跌倒——重新站立——奔向终点”;“馨香 艾草——馨香 月饼——馨香 新墨”。这些小标题工整严谨、思路新颖,为文章增色不少。本单元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选材精心,结尾议论抒情性语言收束有力。文章选了前期闻一多先生编纂的《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展示他潜心研究,坚持不懈的的人物形象,而后期作为革命志士,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口号”“激情澎湃的演讲”“勇敢无畏的游行示威”三件事展现他激情澎湃的革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概括精神特点。
如:“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语言在前文具体材料的基础上,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对文章的主题起到升华作用。学习本课写法后写片段,学抓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写写身边小人物如:快递小哥、门卫、保安或邻居,先以事件叙述,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细刻画事件中人物形象,再以抒情和议论作结,深化文章主旨。以此彰显人物精神风貌,达到叙议结合、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在讲评中进行回望性指导
回望性写作指导就是单元作文讲评时的作文指导,讲评作文时,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示作文题目,学生从审题开始反思、审视自己的作文,可以将学生作文中的一两篇拿出来,研磨在原作基础上的升格方法。如:怎样明确或更突出中心,可选取哪些更好的素材,可运用哪些更好的写作方法,还可以用哪种结构呈现文本等,从而领悟写一篇作文的更好的写作技巧。
正确处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每个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命题,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又是阅读的升华。课文更是最好的写作范本,用好文本资源就是提高写作水平最直接最省力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课堂平台,通过阅读教学来训练和积累,并在写作练习中进行充分的表达和展现,将读到的方法和技巧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利用,写出文思俱佳的习作。
论文作者:林新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礼赞论文; 精神论文; 单元论文; 课文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小标题论文; 人物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