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地带乡镇工业区域差异的成因及其协调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成因论文,协调发展论文,乡镇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与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发展差距急剧扩大,其中乡镇工业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角色。本文试图对我国乡镇工业的三大地带差异进行系统的探讨,为控制进而缩小这种差异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三个地带划分为:东部地带包括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部地带包括黑、吉、蒙、晋、豫、鄂、湘、皖、赣;西部地带包括桂、云、黔、川、陕、甘、宁、青、新(未包括西藏)。
一、80年代以来三大地带乡镇工业的差异日趋扩大
1.乡镇工业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乡镇工业迅速增长,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东部与中、西部乡镇工业差距日益扩大。1980年东、中、西三个地带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23亿元、132亿元、89亿元,东部与中西部乡镇工业总产值之差为102亿元。1993年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0830亿元、6704亿元、4243亿元,东部与中西部之差为9883亿元,14年间扩大了约100倍。绝对差距受到基值的影响,相对差距则排除了基值的影响,体现了区域发展速度的差异,因而更好地反映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80年代以来,三大地带乡镇工业的相对差异也日益扩大(见下表)。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字型”,区域差异的一般规律是先增大,后缩小,呈“倒U字型”。从1990年到1994年来看,东部地区乡镇工业发展速度为48%,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9.2%、16.5%,因此三个地带乡镇工业的区域差异尚未达到“倒U字型”曲线的顶端,将随贯性进一步扩大。
三大地带乡镇工业的相对比值变化
2.反映乡镇工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尼系数逐渐增大
以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以按农村人口平均乡镇工业总产值为对象,计算人均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各地区分布基尼系数,可以比较有效地反映乡镇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程度及其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乡镇工业的基尼系数较高,而且不断增大,1980年到1993年乡镇工业的基尼系数依次为0.5677、0.6129、0.6245、0.6090、0.6225、0.6368、0.6406、0.6456、0.6499、0.6586、0.6599。
3.乡镇工业差异对我国区域差异的贡献越来越大
1980年东部与中西部工业生产总值的差异中只有8.02%是由乡镇工业提供的,1984年为22.5%,1990年为53.66%,1993年为55.89%。因此,乡镇工业的地带差异对我国区域的地带差异的贡献越来越大,且已超过了城市大工业的贡献。
二、乡镇工业的地带差异的成因
1.原始积累差异
我国乡镇企业初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剩余,后来才多样化。东部地区历来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1980年中、西部地区人均农业总产值分别只及东部的85%、65%。当中、西部地区农民还在为温饱困扰时,东部地区已经越过温饱的农业剩余,与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结合在一起,对乡镇工业的起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农业剩余以乡村提留、农村存款、民间信贷等方式进入工业,例如无锡县农村工业创办时投入资金来源中乡村政府从农业提留中的拨款占84.9%,同时农村存款迅速增长,民间信贷,个人集资筹措的企业初始资金也增长很快。另外,作为乡镇工业前身的社队工业也是乡镇工业的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2.乡镇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差异
(1)乡镇工业同城市工业的协作条件不同。我国乡镇工业大都技术层次低、规模小、与城市工业存在着垂直分工。乡镇工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协作配套服务,以及为城乡发展和生活所需要的,而受到条件限制在城市难以获得充分发展的产品。因此区域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城镇网络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乡镇工业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同内地比,交通网络和城镇体系发达,相反中西部大部分农村地区位置偏辟,交通不便,与城市工业联系弱。另外从城市工业的性质上看,中西部地区建立的一批现代化的大中型工业主要是国防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它们的形成是在计划体制下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嵌入式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些企业的原材料的供应,劳动力的招募,产品的分配大都在区外,有人称之为“孤岛式”工业,它的发展无法对周围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据有关研究,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从外部经济和企业联营中得益使其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4%,而这两项因素却使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3.5%至10%。
(2)外贸条件不同。东部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发展外贸起步较早,因此东部乡镇工业发展对外条件十分优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沿海地区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也受到这个恩惠,例如通过与城市工业联营或直接与外贸公司挂勾扩大出口;由外贸部门进口原料,提供市场信息、样品,帮助引进新设备和适用技术,产品由外贸部收购出口;享受出口优惠政策等。因此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得天独厚的外贸条件,使之基本上垄断了乡镇工业的出口,1993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出口额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的92.5%,中部占5.73%,西部占1.69%。
3.资金筹集和投资政策的倾斜
(1)金融财税政策的倾斜为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资金。首先在东部地区高收益率的刺激和诱导下,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纷纷流向东部地区,出现了资金在区域间的逆向流动。其次东部地区享受了大量的外汇留成政策,仅1988年出口创汇的留成比例,经济特区为100%,广东、福建等省次之,而其他地区仅为20%。
(2)投资倾斜政策。80年代以来,国家在建设资金的分配上,严重向东部地区倾斜。据统计,1979年至1991年东部地区12个省市所得到的国家基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9.17%,而中西部18个省区仅占42.75%,而且东部地区地方预算外投资和外商投资比重更高。总之东部地区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而中西部地区则陷入一种资金匮乏,又留不住资金的二难困境。在资金软约束、社区政府的强烈投资冲动以及国家对乡镇企业采取鼓励政策的作用下,东部地区较宽松的资金大环境给乡镇企业提供了充裕信贷资金。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城市大工业资金奇缺,因此,乡镇企业的信贷资金更是困难。
4.缺乏缩小区域差异的市场机制
根据经济学理论,如果资源流动没有限制或人为障碍,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只会使区域间和产业间差异或不均等程度减小,而不可能成为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加剧的原因。这是因为要素报酬的区域间差异和要素边际报酬的产业间差异是导致区域间或产业间差异或不均等程度的主要原因,而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趋同,区域间的要素报酬趋同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美国和日本劳动力资源的禀赋大相径庭,但劳动力收入却基本一致。但我国乡镇工业为何有过高而且逐渐增大的基尼系数呢?其原因为:资源自由流动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完备的市场体系;其二是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对于我国农村来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与满足资源自由流动的要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农村,位置偏辟,交通落后,与大城市或外地联系困难,市场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通常在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从而区域的要素边际生产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各地可以生产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区际贸易,以达到缩小要素边际报酬差异的结果。然而由于我国价格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又导致了区域产品流通障碍,影响了国内统一的产品市场发育,大大制约了这一发挥比较优势的途径的利用。其结果是:一方面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难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要素报酬的区域差异难以消除,于是出现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快马加鞭,中西部地区相形见拙的局面。虽然对农村各产业诸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仍有待于做具体的的分析,但农村各产业劳动者与其各自创造的产值十分不对称是它的有力例证。在此我们用农村产业(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饮五大产业)的结构反差指数来衡量各产业劳动者与其各自创造的产值不对称的状况,1983年以来农村的产业结构反差指数不断增大:1983年为0.282,1986年为0.316,1989年为0.392,1992年为0.425。
结论: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东部乡镇工业是在较高的基础上,较优越的外部条件和政策倾斜作用下取得高速度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增长的市场机制,循环累积效应使得乡镇工业的区域差异逐渐增大,且超过城市工业的区域差异。因此如何缩小三大地带乡镇工业的区域差异,促使其协调发展成为九十年代后期刻不容缓的议程。
三、东中西三大地带乡镇工业协调发展的措施
1.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在一体化的市场体系中,在利润动机的诱使下,各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确保“资源结构”上的比较优势与“经济”上的比较优势趋于统一。各地区只要在市场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或产品结构,就能够加快经济发展;而且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按照比较优势的变化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为不发达地区的产品创造需求或让出市场,将成为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动力。因此在统一大市场中,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不但可以扭转不合理的价格体制造成的发展初级产品带来的资源双重流失,而且可以发挥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生产优势产品,在同东部地区的贸易中求得发展。为了保证统一大市场的运行,政府必须做到如下三件事: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如仓储、运输、交通、中介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建设;第二,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素质。如果劳动力素质一样,又有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支持,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的收入就会一样;第三,加强市场软环境建设,如法律、法规的制定,产权的界定。
2.东部与中西部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协调
1979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逐步扭转了以重工业优选增长的发展格局,长期受到压抑的消费品市场的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东部地区乡镇工业受到轻工业品市场扩张的拉力更大,其占全国轻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3%上升为1992年的30%。随着城乡消费品市场扩张力逐渐减小,调整东部地区乡镇工业轻型产业结构,不仅是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关系到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让位市场问题。东部地区乡镇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二条去路:一方面用市场力量去冲击传统体制下的高度垄断的部分城市资金密集型产业,促进城市工业升级换代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另一方面继续挖掘农村内部的市场潜力。随着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条件日趋成熟,为农业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将为乡镇工业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据统计,1982年美国农业生产大系统中,各个阶段的增加值如下:产前部门占23%,产中部门占15%,产后部门占62%,因此乡镇工业向农业拓展的市场是相当巨大的。对于中西部乡镇工业而言,其优势为资源、劳动力丰富,农产品来源多样,经济发展处于腾飞的前期准备阶段。因此中西部乡镇工业应该重点发展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为经济腾飞积蓄力量,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原材料加工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3.大力促进乡镇工业的东西合作
为缩小三大地带乡镇工业区区域差异,促使经济协调发展,应大力促进乡镇工业的东西合作,而且这种合作是互利互惠的。事实上,东部地区许多企业集团已捷足先登,为了拓展经营天地,斥巨资西进,以谋取更大成就,例如早在1992年浙江省有名的乡镇企业横店集团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在河南、安徽、江西等地办厂,已初见成效。为了加快东西合作步伐,国家应该加紧“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的实施,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东部西进的企业一定的优惠,从而促进中西部乡镇工业全面腾飞。
4.多渠道解决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的投入
不发达地区最短缺的莫过是资金问题,为了扭转中西部地区资金的外流,加速资金的积累,首先必需加大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力度,以吸引外来资金的流入;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以良好的环境吸引资金、人才的流入;再次建立充满活力的金融体制,加强区域内资金的聚集,东部地区乡镇工业的崛起再一次证明农民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如何造就良好的机制,将中西部地区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组织起来是中西部乡镇企业腾飞的必要条件。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