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老化特性分析论文_王婷婷1,陈晓飞2

陕西顺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SBS改性沥青具有优越的使用性能,在公路领域得到大面积的使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对SBS改性沥青老化行为研究的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老化行为,并通过常规指标和微观指标分析导致SBS改性沥青老化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防止改性沥青老化的措施。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沥青老化;特性分析

引言

SBS是指由苯乙烯(S)一丁二烯(B)一苯乙烯(S)组成的嵌段共聚物[1],在体系内部π电子云不能旋转从而使分子链刚性变大,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主链中的C-C键增加了沥青的弹性使低温抗裂性增强。SBS改性沥青已经成为公路最常用的沥青种类,但是经过多年的使用下已经发生了老化,影响到了使用功能,因此本文就SBS改性沥青老化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其老化行为,为改善其功能使用性提出措施。

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和荷载作用的交互影响,会导致沥青内部化学组分流失、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物理性能改变。

1 常规试验研究

1.1粘度

粘度试验是沥青的常规试验之一,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粘度越大,其高温性能越好,SBS改性沥青之中,由于加入了改性剂,在高温之下高聚物依然对沥青中的轻质组分有粘附作用,本文利用布氏粘度计对新沥青和老化沥青进行粘度试验,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图1 SBS改性沥青老化粘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老化之后SBS改性沥青粘度增大,利用线性回归显示基本符合线性增大模型,Y=2.194X+0.2124,R2>0.97,相关性较好,沥青粘度主要是因为老化过程中轻质油分减少,SBS改性物质发生了团聚,沥青粘度增加容易导致路面产生裂缝。

1.2软化点

软化点也是评价沥青高温的指标之一,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较高,试验室下测得新沥青软化点为66.1℃,经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后测得结果如下图2所示:

图2 SBS改性沥青老化软化点

从上述曲线图可以看出,老化之后沥青的软化点增加速度是先变大再减小的趋势,老化之后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减少,改性组分所占比例增加,在轻微老化过程中,对于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具有益处,但是随着老化的加剧,其软化指标增加明显。同基质沥青相比,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好。

1.3低温延度

沥青老化之后,往往会导致柔韧性降低,低温抗变形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脆断,通过低温延度试验分析SBS改性沥低温性能,结果如图3:

图3 SBS改性沥青老化延度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SBS改性沥青在老化之后延度指标急剧下降,之后趋势慢慢变缓,但是在老化时间达到20h之后,发生脆断,表明此时沥青中的轻质油分已经严重挥发,SBS改性组分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发生了断裂等系列反应,容易引发路面发生开裂等病害。

2微观试验研究

2.1荧光显微分析

通过荧光显微镜将SBS改性沥青样品放大一定倍数之后可以观察到SBS在沥青的分布状态,可以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沥青的老化状态[2]。如下图4所示为试验室内将SBS改性新沥青和老化后放大400倍后的效果图,老化沥青为PVA压力老化处理。在沥青老化前,SBS改性组分呈连续状态(左图中的亮色),老化之后其连续状态被打破,发生断裂分散到沥青之中。利用此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荧光区域面积率评价微观结构特征,但是不能分析沥青中组分变化和SBS中链的变化。

2.2红外光谱分析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可以观察到样品特征峰种类,并通过计算特征面积可以定量的分析不同官能团的含量,利用官能团含量的变化分析SBS沥青老化中的微观变化。利用布鲁克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新沥青和老化后沥青样品下图5所示:

图5 SBS新沥青及老化后的红外光谱

从上图中的标峰中可以看出,在2920cm-1、1450cm-1、966cm-1处沥青老化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查阅上述波数分别对应C-H、C-、C=C键,沥青经过老化后C-H及C=C键含量明显减少[3],表明沥青发生了严重的热养老化,发生了吸氧反应和断链现象,在1720cm-1出现了新的特征峰,表明老化后产生了羰基和亚砜基团。

3 老化影响因素分析

3.1热氧老化规律分析

高温和氧化作用时导致沥青产生老化的主要原因,从沥青加热到拌合、运输、碾压、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热养老化现象[4],热氧老化过程中会造成沥青中轻质组分挥发,芳香芬等物质发生重质化反应,向沥青质转变。热养老化过程分为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过程,长期老化过程是发生是沥青老化的主要因素,在进行SBS改性沥青长期老化试验时,主要方法是PAV压力长期老化试验,经试验研究发现,SBS改性沥青的变化趋势同基质沥青基本相同,但是抗老化能力较强,相同时间内性能变化较小。

3.2紫外线老化规律分析

由高分子化学研究显示SBS嵌段共聚物中的C=C及CH2-CH2在热养和光养下极易产生断裂,从而使结构发生破坏,影响SBS的改性作用。利用紫外线进行老化试验结果表明,光养下SBS改性剂发生失效,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变化趋势同基质沥青基本一致。其原因主要为基质沥青在光养下产生缩聚反应,向沥青质转变,从而提高了沥青质的含量,改性组分SBS中的活性键激发态消失并产生断裂反应,停留在沥青中提高了沥青的稠度。

3.3水对老化性能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分侵蚀,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同时基于上述分析在热养化过程中,水分的加入会导致老化时间缩短,利用多项耦合试验分析SBS改性沥青在热养水综合作用下的性能,研究表明其缩短时间可以达到5h,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分能够加重沥青的老化行为[5]。

4 沥青老化预防处理措施

SBS改性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减缓沥青老化的速度,在前期需要防止沥青的热老化,使用中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防止水分的侵害,在出现轻微老化后及时选用再生剂或者防老化剂进行处理,并采用合适的路面结构层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SBS改性沥青老化后的常规指标,以及利用荧手段和红外分析了老化机理,并从热养老化、紫外线老化和水分对老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SBS改性沥青老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邓云祥,刘振兴,冯开才.高分子化学、物理和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博.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物理检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

[3]丁婕.道路沥青五次老化再生微观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5.

[4]范庆国.SBS改性沥青老化及再生规律研究[D].东南大学,2010.

[5]郝培文.沥青与沥青混合料[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王婷婷1,陈晓飞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SBS改性沥青老化特性分析论文_王婷婷1,陈晓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