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论文_卜雨华1,彭扬凤2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论文_卜雨华1,彭扬凤2

卜雨华1 彭扬凤2

(1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2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以及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运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大学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以及相关行为;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同伴教育,使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同伴教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结果: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2300人,均为高校大一新生。大学生性及艾滋病知识获得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71.2%),仅有24.7%来源于父母教育;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知晓率最高的问题是:“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吗”(96.3%),知晓率最低的问题是:“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29.5%),大多数问题的知晓率都在70%-95%之间;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基线调查显示:4.8%的新生有过性行为;36.4%报告从不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54岁;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知识总分及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情况分析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态度总分及分层后态度总分除了少数民族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比较高,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能力。2.大学新生对于艾滋病关于情感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高,但是对于行动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低。3.同伴教育在艾滋病知识态度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经过同伴教育后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和相关态度正向率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同伴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27-03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且目前正在广泛流传。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其性观念可能与普通人群有所不同,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同伴教育是指将具有相近年龄、背景、生理、经历、体会、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同性别等特征以及具有共同语言的人组织起来,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通过同伴教育者来唤起身边同伴的心灵共鸣,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的相关调查并比较同伴教育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湖南某高校包材学院、财经学院、土木学院、音乐学院、法学院2013级大一新生。以计数资料现况研究的样本含量估计公式,根据相关文献[1-9],大学生自我报告总体性行为发生率为 8%~25%,取平均值为16.5%,容许误差为0.1,计算样本量为2240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资料收集后采用双人录入的方式,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大一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同伴教育前大一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单项情况中,大一新生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问题“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吗?”“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吗?”“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知晓率比较高,均达到90%以上,但是对于安全套使用可预防艾滋病情况并不高,“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不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害”问题正确率只有75.6%“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能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问题正确率只有68.9%,对于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问题正确率只有57.1%“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水杯、餐具、卧具可传播艾滋病”问题正确率只有69.3%,只有29.5%知道“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具体见表1。

表1 大一新生单项知识正确率情况

知 识正确率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缺陷为特征的传染病86.1%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89.2%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吗96.3%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96.0%

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不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害75.6%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能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68.9%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89.1%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87.4%

年轻人有抵抗力,不会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95.8%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57.1%

艾滋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81.2%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水杯、餐具、卧具可传播艾滋病69.3%

目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79.0%

目前无预防艾滋病的疫苗57.5%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但尚未检测出来这段时间里,感染者是否具有传染性74.3%

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29.5%

2.2 大学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途径

在基线调查大学新生中,性及艾滋病知识获得的来源有71.2%来源于电视广播,24.7%来源于父母教育,49.6%来源于卫生工作者的宣传,49.2%来源于学校课程,59.1%来源于互联网,64.8%来源于报纸杂志,39.5%来源于同学朋友。

2.3 同伴教育前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得分情况

全部样本总分,经正态性检验,知识总分不符合正态分布(p=0.000)。由于样本量比较大,用x-±S进行描述,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方法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构成中性别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知识总分及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知识总分比较

知识总分同伴教育组对照组tp

总体12.32±2.55412.44±2.345-0.9690.332

男生12.44±2.70512.61±2.336-1.1940.233

女生12.17±2.31712.08±2.3280.4510.652

汉族12.32±2.53912.42±2.364-0.8770.380

少数民族12.44±2.89512.62±2.071-0.3540.724

2.4 同伴教育前大一新生对艾滋病态度正向得分情况

全部样本总分,经正态性检验,态度总分不符合正态分布(p=0.000)。由于样本量比较大,用x-±S进行描述,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方法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构成中性别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态度总分及分层后态度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 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态度总分比较

态度总分同伴教育组对照组tp

总体7.79±1.8247.86±1.736-0.9080.364

男生7.67±1.8727.86±1.729-1.8270.075

女生7.95±1.7417.87±1.7550.6030.084

汉族7.80±1.8167.86±1.734-0.7190.472

少数民族7.53±1.9817.90±1.792-0.9770.331

2.5 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全部样本总分,经正态性检验,知识总分不符合正态分布(p=0.000)。由于样本量比较大,用x-±S进行描述,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方法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构成中性别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知识总分及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4。

表4 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知识总分比较

知识总分同伴教育组对照组tp

总体12.87±2.18212.48±2.762-3.0420.002

男生13.03±2.11112.67±2.696-2.3140.021

女生12.67±2.25911.99±2.875-2.7900.041

汉族12.84±2.21012.52±2.716-2.4670.014

少数民族13.18±1.85911.88±3.435-2.0980.043

2.6 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比较

全部样本总分,经正态性检验,态度总分不符合正态分布(p=0.000)。由于样本量比较大,用x-±S进行描述,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方法不齐,采用校正t检验,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构成中性别和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态度总分及分层后态度总分除了少数民族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5。

表5 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态度正向总分比较

态度总分同伴教育组对照组tp

总体8.14±1.7297.82±1.951-3.4840.001

男生8.07±1.7807.84±1.889-2.0490.041

女生8.24±1.6587.76±2.099-2.6860.008

汉族8.14±1.7447.81±1.945-3.3330.001

少数民族8.20±1.5837.85±2.063-1.0510.295

3.讨论

3.1 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学生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民的性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阻力,中国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处于低水平初级阶段,缺少系统、规范、科学、全民的性健康教育指导[10]。本次调查显示:大学新生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对传播途径认识较高,关于传播途径知晓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这与国内其他研究[11,12]一致。但是对于安全套使用可预防艾滋病情况并不高,“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不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害”问题正确率只有75.6%“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能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问题正确率只有68.9%,大学生性观念日益开放,性行为及多性伴的情况日益严重,大学生中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比例逐年上升,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对艾滋病产生不正确的态度,从而导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

调查显示,大学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的途径依次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卫生工作者的宣传、学校课程、父母教育、同学朋友,这与国内关于大学生类似研究结果相近[13]。

3.2 同伴教育效果

本次研究,基线调查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知识态度总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经过男女分层,民族分层知识态度总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在知识态度总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知识态度总分均提高,经过男女分层,民族分层后,知识总分提高分别在男、女,汉族、少数民族都有提高,态度总分提高在男生、女生,汉族有统计学意义,在少数民族知识提高无统计学意义。同伴教育在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少数民族学生经过同伴教育后知识总分提高,但是态度总分提高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少数民族他们特有的文化传统有关,民族文化传统是从小就开始接触的,印象深刻,短期的同伴教育并不能取代文化传统对思想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少数民族学生组中,同伴教育对态度的影响并不大。

【参考文献】

[1]文美荣.大学生生殖健康与预防艾滋病的调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2) : 47-48.

[2]孙建萍,王连花.河北省部分大学生性观念及其相关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708-709.

[3]孙建萍,孙建红.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 : 645-646.

[4]常春,孙昕羹,史宇晖,等.中国大学生与艾滋病相关的性安全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 15(2):170-172.

[5]刘志浩,卫平民,王湘苏,等.南京市大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0): 1243-1245.

[6]邱惠萍,姚水洪,李舰艇,等.浙江某市高校大学生单纯疱疹病毒2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5) :344-345.

[7]赵莲英.邯郸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及性行为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27-1428.

[8]吴汉奇,田小兵,潘池梅,等.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5):397-399.

[9]胡珍,史春琳.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行为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12: 31-33.

[10]吴扬.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与内容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4):3-5.

[11]陈丹等。长沙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况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3):83-89

[12]郭冰云,谢汉瑜.同伴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晓率的效果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6):90-91.

[13]高玉骞,王辉,其其格等.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及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82-784.

湖南城市学院科研项目(JK14B021)

论文作者:卜雨华1,彭扬凤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论文_卜雨华1,彭扬凤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