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心理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并发症及剖宫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7.8±2.5)分、对照组为(43.8±2.7)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为(31.6±3.4)分、对照组为(45.8±4.4)分,P<0.05。观察组出现1例胎盘早剥,剖宫产共13例,占(54.17%);对照组出现2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剖宫产18例,占75%;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妊娠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199-02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该病主要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1],严重时甚至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易对患者及胎儿造成严重影响。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27.1±2.3)岁;孕周在26~32周有12例,孕周在33~38周有12例;初产妇有19例,经产妇有5例;其中轻度高血压有5例,中度有16例,重度有3例;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26.8±2.4)岁;孕周在25~31周有13例,孕周在32~39周有11例;初产妇有18例,经产妇有6例;其中轻度高血压有6例,中度有15例,重度有3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方法如下:患者对医院存在陌生感,对医护人员态度较为敏感,易出现恐惧感;多数患者对妊娠高血压的知识不够了解,对医护人员水平不信任,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患者受疾病影响,担心胎儿受到影响,出现抑郁、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采取心理疏导。(1)患者入院后主动接待患者,为患者接受医院的制度和环境,消除陌生感;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保证房间内空气流通,避免噪音或强光刺激,使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减少烦躁情绪。(2)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劝导和鼓励,增加治疗的信心;为患者讲解妊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积极、耐心的进行解答;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会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血压升高[2],从而出现恶性循环,不利于达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控制不良情绪,同时可采取听轻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对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解释,为患者讲解孕期的正确保健知识,嘱家属多给予孕妇关心和照顾,对孕期和分娩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积极鼓励患者,协助患者完成孕期和分娩。
1.3 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态进行评价,焦虑评分临界值为50分,高于50分代表患者出现焦虑。轻度焦虑为50~59分之间,中度焦虑60~69分之间,重度焦虑为高于70分。抑郁评分临界值为53分,轻度抑郁指53~62分,中度抑郁指63~72分,重度抑郁指72分以上。观察两组孕妇并发症及剖宫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抑郁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焦虑评分为(55.6±2.3)分、对照组为(54.9±2.2)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为(57.3±2.7)分、对照组为(57.1±2.5)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27.8±2.5)分、对照组为(43.8±2.7)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为(31.6±3.4)分、对照组为(45.8±4.4)分,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胎盘早剥,剖宫产共13例,占(54.17%);对照组出现2例胎盘早剥,2例产后出血,剖宫产18例,占75%;观察组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的健康。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和环境、情绪、内分泌、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过度担心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出现多种负面情绪[3],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因此,加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对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对妊娠高血压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提高顺产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相比对照组更低,体现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良华.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836-838.
[2]邓连方.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6):910-911.
[3]张双华.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5):759-760.
论文作者:那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并发症论文; 抑郁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