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地籍测绘及其有关技术问题研究论文_唐立军,何晔

GPS地籍测绘及其有关技术问题研究论文_唐立军,何晔

五常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黑龙江省五常市 150200

摘要:GPS 系统独具特色、高速度、高效率、多功能等的技术让工程测量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开拓范围,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保证。要将GPS 技术作为一种全面的测量技术,作为未来广泛应用的测量手段,在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发挥更强更大的作用。。本文对地籍测绘展开讨论,对GPS 的应用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给同行参考。

关键词:GPS技术;地籍测绘;研究

前言

为了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需要查清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其基础就是对地籍进行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的获取依赖于地籍测绘。当下,地籍测绘技术在不断发展,逐步集成有:普通测量技术、数字测量技术、面积测算技术等技术。GPS 的出现给地籍测绘带来了新的思路,将该技术运用于地籍测绘中,能够大大提高测绘的精度。另外,相比于常规方法,GPS 技术在选点埋石上更加灵活。

1 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所谓地籍测绘,主要目的是获取地籍信息,并将这一信息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内容是对特定位置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进行测定,同时,确定其权属界线,界定其类型和面积。测量的基本原则是尽量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大局,同时也为国民建设提供相关信息。就地籍测绘的基本方法来说,主要分为地籍控制测量方法和地籍碎部测量方法。对于前者来说,它是根据相关的界址点以及地籍图精度要求,按照测量要求的原则,依据测绘区域的大小等情况,进行合理选点埋石和野外观测,后期还需进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有:

1.1利用GPS 定位技术,布测地籍控制网。通常情况下,大城市都建立有自己的控制网,在此基础上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测绘工作。但是,这一控制范围并不能满足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要求,需要GPS 定位技术对原有的控制网进行必要的改造,将其成为地籍控制网。GPS 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布测地籍控制网时能够有机联测已有的控制点,达到较高的精度,缩短观测的时间。

城市的控制网可以直接作为地籍基本控制网,比如:《城市测绘规范》中规定的2、3、4 等城市控制网以及1、2 级控制网点。在没有1、2 级控制网点的情况下,可以以基本的控制网为基础,对1、2 级地籍控制网进行加密。对于地籍碎部测量来说,主要方法有:

1.2.1极坐标法。如图1 所示,将仪器架设在控制点A 上,通过B 点进行定向,P 为测量的目标点。对图中所示的AB 与AP 夹角以及距离S 进行测量。目前,这种方法在获取地籍要素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它支持计算机对碎部点高度角、水平角以及斜距的自动记录,方便三维坐标的直接解算。

1.2.2白纸成图法。这是一种图解形式的成图法,它基于平板仪测图技术,由于这一技术无法保证野外实测数据的精确度,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逐渐被淘汰。

1.2.3GPS 测量法。

在当前,GPS 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定位工具。将其应用于地籍信息的数据采集工作中是很多工作者采用的手段。地籍空间数据不仅包括空间位置,还包括属性信息,GPS 只能提供前者,因此,还需要外业采集的配合。在使用GPS 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配合使用计算机。在实际中要注意:GPS 的定位模式要与地籍信息系统相匹配;在确定GPS 的处理方法之前,需要对所需精度进行研究。

2 GPS 测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GPS 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范围广且可持续工作的特点。但就其发展和需求而言,依然具有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必须为其提供较为空旷的环境以降低其受干扰程度,另外这一技术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也阻碍了其发展。在大型建筑设备附近进行测量时,GPS 技术的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导致其无法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 GPS 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技术人员的水平也成为主要问题,国内相关培训较少,操作人员受行业特征影响,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合理利用这一技术。一些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理念使其无法正式 GPS 及其相关技术。而作为碎部测量核心技术的GPS-RTK 技术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该仪器的测量数据为独立数据,无法确定测量仪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因此测量准确性值得商榷。而在特殊环境下,尤其是在信号较差的山区,如何保证其持久信号时该技术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 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3.1地籍测绘图分析

GPS 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地籍图和地籍数字化系统上。众所周知,地籍图的测绘和装绘要求都相当高,准确性、精准度直接决定地籍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地形图是地籍图的参考数据,在测绘地籍图时不能够直接用地形图来代替地籍图,而必须要实地测量,然后进行转绘。在地形图测绘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布置和图根点的选择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通条件良好、视野开阔的地方会作为地形图测绘的主要控制点和站点,以便控制更大范围。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每次都选择适合的站点,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带,会选择相对优越的点作为主要测绘站点,但其仍然会存在地物要素无法测量的状况。为了缩小测量误差,便需要借助皮尺或者是平板支导线来辅助测绘,尽管如此,其仍然可能存在错误。

3.2地籍测绘图方案分析

利用GPS 地籍测绘技术来测绘地籍图时,为了尽可能提高其效能和实用性,需要制定完善的地籍图测绘方案。在制作地籍图测绘方案时,首先要确定好比例尺,选择1:500 或者是1:1000 的比例尺,将获得的导线点、界址点和图根点的坐标都描绘在比例尺薄膜上。然后将相关点连接起来,形成地籍测绘图。最后对所绘制的地籍测绘图进行检查,丈量实际界址,以保证地籍测绘图的真实性、客观性及准确性。当面临新建区域和变化较大的地域时,需要将临界控制线置于界址点处,并综合考虑宗地边界的地籍条件和其他相关要素,以提高其测绘速度并提升其准确性。

3.3GPS 技术在地籍细部测量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土地权属界址点,地形形状,临界控制线以及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都是地籍细部测量的主要内容,其是地籍测绘工作的主要组成因子。根据地籍调查的相关要求,测量地籍细部时需要合理控制误差范围,一般而言,城镇街坊外围与内界址点的误差为10 厘米。而村庄与城镇之间的误差为15 厘米,误差取消不能超过这两大界限值,否则所测量的数据就会失效。建立地籍数字化系统:利用GPS 技术进行地籍测绘,最主要的是建立地籍数字化系统,测绘地籍图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并将其作为主要测绘内容。一是合理区分各级行政界线,明确各行政区域的界址点和界址线,并标明各区域的占地面积、经纬度以及土地类别和行政区域单位名称。二是要在各界址点处标明与其相邻的地物点和街道名称。三是要对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编号并登记房屋层数,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所有的数据都必须建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并将测绘结果与实地情况相检验。四是要用特殊符号表明意义重大的围墙、篱笆等。五是表示出公路和街道名称,并描绘出道路走向和河流流向。当做好这些工作时,在利用计算机制图软件编辑房地平面图,并做好相关的标识工作,标注好地籍号、地类号以及界址边长。地籍数字化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建立此系统时,一定要立足实际,尽可能的提升其准确性能,以真正发挥其功效。

结束语

总之,GPS 系统独具特色、高速度、高效率、多功能等的技术让工程测量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开拓范围,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保证。要将GPS 技术作为一种全面的测量技术,作为未来广泛应用的测量手段,在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发挥更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震.浅析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

[2]何建华,李纯.顾及人口流动交互的城镇景观动态模拟[J].测绘地理信息.

[3]覃通.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思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

论文作者:唐立军,何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GPS地籍测绘及其有关技术问题研究论文_唐立军,何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