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论文_向露露

向露露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 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过程中,分析 效果及体会。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患儿84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早期干预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而对照组患儿则未实施早期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6个月后,早期干预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以及语言功能等Gesell发育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分别为23.8%、54.8%,早期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Gesell发育测评分,促进患儿全面发育,使脑瘫发生率有效降低,并且,能够有效减轻脑瘫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危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疗效;体会

脑性瘫痪具体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脑性瘫痪由于病因复杂,症状各异,所以,很难进行早期确诊,但早期诊断与干预对于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2]。此研究中所选84例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患儿,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进行治疗过程中,分析早期干预的效果结合治疗过程中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研究中所选84例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早期干预组男性患儿有29例,女性患儿有13例,年龄1-8个月,平均年龄6.2±1.4月,其中Vojta姿势反射异常极轻度、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例数分别为5例、9例、13例、15例。对照组男性患儿有27例,女性患儿有15例,年龄1-8个月,平均年龄6.5±1.1月,其中Vojta姿势反射异常极轻度、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例数分别为3例、7例、15例、1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Vojta姿势反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早期干预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召开早期干预评定会议,由治疗医生、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参与,根据患儿现存问题制定干预目标与运动计划。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让家长了解治疗的意义、后续治疗的重要性,并且,对家长进行治疗技术培训,让家长积极的配合治疗,并每月复查,由责任医生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同时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如神经节苷静脉注射治疗,每日一次,休息15天后进行下一疗程。并且,出院后由家长进行家庭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药物治疗并给予一般性指导和随访。在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及一岁时复诊。

1.3观察指标

利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以及语言功能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1岁时患儿脑瘫发生率进行统计,以供对比分析[3]。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都是利用 SPSS19.0 软件来进行,以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6个月后,早期干预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以及语言功能等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分别为23.8%、54.8%,早期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近年来,虽然围生期保健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使得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但是脑瘫患儿数量却在逐渐增多。根据研究表明0-2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达到发育速度和代谢能力,所以,在此时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是降低脑瘫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减轻脑瘫程度的重要措施。所以,要想有效预防脑性瘫痪的发生,就需要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诊断、早干预,抓住黄金治疗期。在早期干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个学科,其中包括妇产医学、儿童保健医学、神经科学与康复医学等,同时,还需要多机构共同协作,最为重要的是家属参与其中实施家庭治疗。本研究早期干预通过干预目标的确立、运动计划设置、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家属治疗技术培训等治疗方案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Gesell发育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6个月后,早期干预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以及语言功能等Gesell发育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分别为23.8%、54.8%,早期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Gesell发育测评分,促进患儿全面发育,使脑瘫率有效降低,并且,能够有效减轻脑瘫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明高.不同年龄的脑瘫患儿语言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7):238-239.

[2] 张红运,杜菲.针刺结合坐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坐位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3,38(05):403-406+410.

[3] 夏先萍,赵翠娥,刘文.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09):878-879.

向露露(1988,11-),女,大专,康复治疗士,湖北荆门人,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

论文作者:向露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论文_向露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