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有效生成论文_李娜茹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有效生成论文_李娜茹

河北省宁晋县唐邱学区兼场小学 055550

时代在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课前教师虽然尽力备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是在课堂中,面对“活生生”的个体,依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数学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是在猜想、探究、论证等数学实践中形成,它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是稍纵即逝的、可遇不可求的。当教学中出现一些非预设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时,它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较强的解读教材能力,以及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用教学机智去驾驭预设之外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更要有目标的调控和组织来挖掘、利用、调动课堂动态资源。

叶澜教授曾提出:“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生命。师生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心灵、情感融合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形形色色的动态生成信息,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从而使课堂教学超越预定目标,变得异彩纷呈。

一、充分预设,为促进课堂生成创造机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教学目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境,并且要预设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从而为促进生成创造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测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内角和。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画的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但测量出来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笔者已经预设到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而立即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再试着量一量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不是180度。最后,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实践操作(如任意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或者把三角形每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凑起来,或用量角器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算出他们的内角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学生最后得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充分利用学生操作过程中生成的信息来提升理性上的认识,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善于倾听,敏锐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因素

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中的艺术和智慧的源泉。学生的反应,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也都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结果和认知进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通过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因素,并据此灵活调整教学预案,“以学定教”,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某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地面上有一个底面半径为0.5米的圆柱形车轮。如果要将这个车轮滚过6.78米,要滚动几圈?”学生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计算出要滚6.78÷(2×3.14×0.5)≈2.16(圈)。这时,有一名学生在下面嘀咕:“我们平时都是把车轮滚到墙角的。”教师听到了这名学生的嘀咕,立即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个车轮离墙角的距离是6.78米,滚到墙角要滚几圈?”学生因此陷入了沉思。该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画出形象图形。通过画图,学生直观地看出,如果有墙挡着,最后一个半径的距离不用滚,滚动的圈数是(6.78-0.5)÷(2×3.14×0.5)=2(圈)。可见,教师善于倾听,敏锐地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因素,并灵活应用,就能使课堂更有价值。

三、随机应变,生成精彩的课堂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教师的预设难以预见他们回答问题的种种可能。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程序,而应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并纳入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充分地交流、探究,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例如,教学“认识梯形”时,笔者让学生说说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何区别。一名学生说:“它们的高相等。”这个学生的回答立即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也让笔者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我问的是两个图形的区别,但这个学生却说了它们的共同点,而且还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对此,笔者并没有简单处理,而是认为他没有听清问题,说:“大家不要笑,这位同学可能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不过,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同学们认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吗?”这时,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不可能,如果两个图形的大小不一样,比如梯形很大而平行四边形很小,他们的高怎么可能一样呢?”原先那个同学反驳道:“可是我在家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他们的高是同一条,就是一样的。”很快又有其他同学站起来说:“有的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在学生充分讨论后,笔者小结:“你们说的都对,这其实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不同的,但也存在个别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同的情况,不仅是这两种图形,其他图形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这次讨论,不仅及时纠正了那个学生的错误思维,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教育,使他们对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探索的过程。课堂的“动态生成”强化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论文作者:李娜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有效生成论文_李娜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