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明珠放异彩——广东电网公司江门新会供电局创建文明单位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门论文,侨乡论文,供电局论文,广东论文,异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侨乡春来早,电力报春晖。
2001年12月26日,虽然还有6天才是2002年的新年,可在全国著名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已春潮涌动,春意盎然!
此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深入新会供电局属下中外合资企业江门市福斯特惠勒动力机械有限公司、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对新会供电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向合资企业延伸,向服务领域延伸,贯穿生产服务的全过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寄语新会供电局再创佳绩,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八年来,新会供电局干部职工牢记长春同志的嘱咐,抓住机遇,求真务实,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先后荣获“供电服务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南方电网达标企业、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江门市模范集体等多项国家、省、市、行业级殊荣28个。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着眼经济发展大局,创新服务文化理念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大局,该局结合实际,敢于创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是建立客户档案,设立大客户服务中心。据统计,至今年8月底,该局已走访客户达6000多次。对于中小企业客户也建立多种联系方式和沟通平台,如开通“95598”服务热线,来电必答,手机短信服务等,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二是落实农电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创新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该局重点抓好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规范乡镇营业窗口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三农”发展。大鳌镇是农业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的乡镇。涌现了一批年产值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养殖大户,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过去农村和农业生产用电滞后,影响了养殖户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局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网改造,完善高低压配电网络,更换高损耗配电变压器和线径细小残旧的麻皮线,全区农村供电可靠性达到99.74%;另一方面,由各镇供电所领导亲自带队走村进户派送资料,维修班员工经常上门为农户生产提供用电设施安装和现场维修等服务。
三是贴心为民服务,当好城乡居民“电保姆”。“买家电,政府给补贴,你们又上门帮我接好了电线,更换了漏电保护开关,这下我可以放心用电了。”在新会区双水镇岛桥村,梁伯在家里乐呵呵地感谢供电所的员工。
二、着力抓好科学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一)落实科学发展,增强企业实力。目前在辖区兴建的有500千伏圭峰站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为江门能源大市的建设提供支持。同时,主动与区政府沟通,对新会一批重大优质的项目,遵循“特事特办”原则,积极为中国南车、银洲湖纸业基地、崖门电镀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开通用电“绿色通道”。
在电网建设中,该局坚决履行“两个优先”,确保实现“三个提高”,打造“安全、优质、高效、零缺陷”的电网。
(二)建立安全生产体系,打造电力安全文化。始终坚持“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以“零事故”为目标,“零跳闸、零停电”为方向,抓班组、抓过程、抓现场,填写现场作业记录卡,确保应用、执行率两个100%。二是开展隐患、“黑点”排查,加强整治,全面规范员工安全生产作业行为。三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升电网科技水平。仅2009年,该局共组织开展了58场次的预案演练培训活动,参演人员达2100多人次。大力开展防雷专项工作,在全区建立13个GPS基准点,添置装置,完成了雷电定位系统测试,提升电网科技水平。如今,该局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至今年8月底全局电网连续安全运行4465天,创该局供电历史新高。
(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供电企业新形象。供电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企业应当在发展的同时努力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持续遭遇了罕见的冰雪凝冻灾害,电力设施遭到空前的破坏。为支援灾区抗灾复产,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该局组织4支抢险队共200多人,分赴贵州和粤北韶关、清远等地参加抗冰救灾复电。
三、着重落实以人为本,创建工作突出特色
(一)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该局坚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努力培养“门类齐全、梯次合理、人尽其才、忠诚能干”的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四好”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该局针对实际开展艰苦奋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从机关到基层,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提倡“四个一”:节约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一滴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培养良好节俭习惯。
二是加强班组建设,提升班组长“四会”能力。按照《江门供电局班、站、所长“四会”标准》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班组长“四会”能力培养的工作。如组织资格认证远程培训工作,已选送74名班、站、所长及生产业务骨干参加首期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远程培训,以及供电所长“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测试,全局23名正、副供电(营业)所所长全部以高分数通过测试。强化班组建设中,以争当优秀“四会”班组长为目标,以推广使用供电系列作业指导书为途径,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重点,
三是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爱岗敬业成就事业。一线员工做到多考证、考多证,全面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同时,加大员工继续教育力度,鼓励参加各类高等级的学历教育和技能晋升培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认证。2010年上半年,该局举办员工技能培训41期2433多人次,送培37期924人次,提高了员工的操作能力。在开展“师徒制”模式的班组人员培训工作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徒弟较快掌握本领,成为岗位操作能手。去年,该局在实践中总结的“闭环师徒制”和“创新安全活动”两个金点子入选为南方电网公司“班组培训金点子”优秀作品。
(二)抓好活动载体,增强企业凝聚力。认真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及“安全在班组”等活动,有力推进全局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设立兴趣小组,坚持寓教于乐。目前成立了足球、摄影、文艺八个兴趣小组,成员377名,各小组有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仅今年1至8月,八小组举办各类活动192场次,参与活动员工达4600多人次。此外,每年还举办员工游园晚会,趣味运动会,安全生产知识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和谐企业文化和快乐工作氛围。
今年以来,领导干部共计562人次深入基层与职工谈心,及时做好员工思想稳定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有效维护了队伍的稳定,构建和谐电网。同时,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送清凉到一线”活动。制定了《新会供电局员工困难互助金管理试行办法》,坚持“五必访”制度,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给予困难补助。仅今年上半年,共探病59人次,发放困难补助费共40000多元,使患者及其家属深感新会供电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办好退休职工之家,让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新会供电人在实践中形成“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服务经济,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快乐工作”的企业文化,正融入企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该局凭着创新精神,点亮南国这颗璀璨的电力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