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贺龙,孙章辉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贺龙,孙章辉

河南能源焦煤集团防治水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存在的水文地质危害因素非常复杂,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先掌握水文地质的各种危害,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水文地质的客观、实际情况,掌握水文地质对建筑物基础有哪些影响。这样在采取对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才能够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本文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对策研究

历史的文明与自然的结晶都展现在自然万物的天然之中,工程勘查工作的进行固然重要,但是身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专业人员不能仅仅只知道单纯地履行勘测职责与任务,更应该意识到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已经越来越重要,要想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性,维持工程建筑的安稳,尽量少地发生水文地质灾害,应该在具体工程勘测工作中重视水文地质的危害,并对水文地质危害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危害的原因,从而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好准备措施。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

1.1地下水位上升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变动的原因很多,大气降水是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最直接因素。我国地下水分布涉及的地貌种类多且复杂,可以划分为平原地下水、黄土地区地下水、岩溶地区地下水和基岩山区地下水四种。其中平原地区和黄土地区的土质渗透性好,在潜水层贮藏的地下水易被吸收并进一步渗漏到含水层中储藏,所以这两个地区的地下水位较稳定,发生的波动变化小。而岩溶地区和基岩山区则不然,地下水不易被储藏利用,很难被转化开发,在梅雨多发的季节,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排水疏导,该地区的地下水位就会迅猛上升,含水层中的岩体结构会由于含水量过高而使自身结构和强度变得不稳定,严重时还会造成山体滑坡和塌方等灾害,在词基础上建造的建筑物则会产生墙体裂缝,地基不稳的状况,这对建筑物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影响。地下水位的上升还会改变土壤类型,使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加重,进一步减少了建筑用地的面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1.2水位下降

降水量减少深入地下的水分则会减少,因此就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下水位出现下降的人为因素占据较大的比率。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不够节约,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较大程度的资源浪费,植被被破坏,生态环境出现恶化,最终引起地下水的急剧下降。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与地下之间的水循环无法正常进行,也会造成海洋水营养化,湖泊面积大范围减少,最终地面降水持续不断减少。长此以往造成整个自然环境无法产生持续循环的状态,岩土工程安全性和质量也会大幅度降低。

1.3地下水位波动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频繁波动带来的压力,会增加土体密度,使岩土发生膨胀变形的同时,也溶解了土壤层中的石膏层和钠盐层;另外,这种波动还会加快地基物质干湿交替的速度,加速建筑体材质的腐烂变形,从而缩短了建筑体寿命,导致了建筑物位移、下陷、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2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2.1加强对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简单的来讲就是在岩土和地下水相互影响和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在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岩土的水理性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因为,存在于岩土内部的水理性质不仅仅与岩土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还会造成岩土出现软化性、胀缩性以及崩解性等。岩土中的颗粒成分以及矿物质等成分的变化都会造成岩土出现崩解性。岩土水理性质的产生受到地下岩土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所以不同的地质中由于地下水和岩土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在岩土水理性质表现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今后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要加强对岩土水理性质的研究和测试。

2.2建立健全工程地质勘查制度

工程地质勘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对建筑工程质量及使用期限起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予以重视,对工程地质勘查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及专业性,对合理施工具有一定的保障。建立健全工程地质勘查制度首先要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各个环节及步骤进行规范,例如对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进行明确,布置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以及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评价等,提高勘查效果,规范勘察流程,从而有效保障了工程地质勘查质量。此外,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勘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勘查工作开展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提高工程地质勘查效率。

2.3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水文地质学习,强化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就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而言,我国的人才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一专多能的水文工作者少之又少,水文地质勘察队伍的操作规范性和职业素养都不够高。为此,我们必须从校园阶段开始就重视水文地质勘察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水文地质勘察水平的提升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其次,我国水文地质勘察水平不高,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不够全面,技术更新不够及时,对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加强学习,不断规范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运用,深入了解工作特性和工作内容,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水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

2.4引起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设备

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积极提升水文地质勘察效率。对潜水位上升等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地下引水管道、给水管道的监管力度,及时解决并修复渗漏问题,杜绝恶性地下水抽取现象。此外,充分重视水文地质评价工作,建立评价机制,进行相关宣传教育,确立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使其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细致收集和整理工程范围内的水文地质资料,然后进行相关分析,最大程度提升水文地质评价质量。此外,相关责任人应立足于工程全局,对不同工程节点内的地下水问题进行明确分析。例如,在评价环节,发现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粉土、饱和松散粉细砂等,要在预测层面进行延伸,对管涌、流砂、潜蚀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估。

结束语:

我国发展至今,大多数人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时,对于水文地质的重视度严重不足,投入的精力与资金也有限,因此由于水文地质问题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地下岩土中含有的水分,形成了地质勘查工作的环境,也决定了地下岩土层的质量。如果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查的效果,就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查这一步骤,具体分析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勘查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得勘查人员可以更有效地探究水质危害,只有明确这些危害,才能方便勘查人员在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合理控制与预防危害的发生,进一步防止地质危害和地质环境恶化等情况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跃琪.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02):76-77.

[2]冉宸睿,梁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7,(03):212-213.

[3]梁靖宇.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6):221-222.

[4]张瑞刚,方李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微[J].?有色金属文摘.2015(06):142+144.

[5]陈盛金,罗艳.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173-174.

论文作者:贺龙,孙章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贺龙,孙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