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策划者”:中国社会科学院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中国第一个“策划者”:中国社会科学院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中国第一号‘主谋’——中国社会科学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主谋论文,中国论文,第一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被誉称为中国的两大智囊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它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起就制定这样的方针:以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当好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助手和参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囊的核心

在中国社会发展建设事业中,社会科学研究举足轻重。社会科学要根据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出的任务,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力求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供系统的、科学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共有1000多个研究所(中心、室),总人数近10万。这其中的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50年在中国科学院之下建立了考古、语言和近代史三个研究所。1952年以后又陆续建立了哲学、经济、文学、历史、少数民族语言等所。1958年建立了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1964年建立了一批研究外国的研究机构,成立了世界经济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等。197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家院。建立了一批研究部门经济国际问题以及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研究所。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拥有31个研究所,21个研究中心,3个出版社,以及研究生院、文献信息中心、杂志社、人文科学发展公司等。院图书馆和各研究所专业图书馆藏书520多万册,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珍本图书。现在全院在职人员4800多人,3600多个专业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有1600多人,具有中级专业职称的近1400人。据不完全统计,在老一辈学者中有22人被国外科研机构授予院士荣誉院士、通讯院士等称号41种,在中青年学者中有51人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有15人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有破格者升为高级专业职称的60人。在学科布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学科门类设置最多的学术机构,除教育学、军事学之外,包括了其他所有的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有二、三级学科300多个。各主要学科都具有贯通古今、兼及中西的业务特点。在不少学科的研究方面,居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办有《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经济研究》等各种学术刊物79种。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是科学研究活动中长期坚持的方针,也是突出的特点。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全国性的各种学会、研究会177个,其中直接主管的106个。如1988年开始实施至今仍在进行的大规模国情调查——全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组织了全国近3000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在全国(除台湾)范围内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类型不同、具有典型意义的100多个县、市,本着“真实、准确、全面、深刻”的原则,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等各方面的现状和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调查,最终推出《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又如以“现状与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选点调查工作,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合作在全国(除台湾)选择了100多个大型企业的调查研究活动等。

对外学术交流十分活跃,与之开展的活动遍及五大洲58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的交流总量达1500人次左右。交流活动呈稳定发展趋势,1993年的交流总量为790批2026人次,其中派出485批975人次,来访的305人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

在宏观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全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网络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的社会科学最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它的任务是从事各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以及国际问题研究,侧重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并责无旁贷地肩负提高我国社会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使命。它的研究触角几乎伸展到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覆盖的学科面也很广泛。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正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课题134项;国家基金课题357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或国家有关部委委托,以及社科院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确立的重点研究课题337项。在宏观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咨询、参谋作用。

197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胡乔木在国务院国务会议上作长篇发言《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在197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国内外多家报纸转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单行本300,000册,三联书店发行单行本100,000册,很快销售一空。

在中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或带有全局性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决策时,中央领导同志或决策部门要指示或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思路或对策建议。1985年10月,接受了中央关于对“六五”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和“七五”计划设想的任务,在上报的报告中强调必须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以速度为中心转为以效益为中心,并在正确分析当时存在的各种情况之后提出,为了改变改革所需的良好的环境的递转,要用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治理经济环境,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报告受到中央决策部门的肯定和重视。1987年11月,中央要求国家体改委负责拟定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改革纲要,体改委委托几个单位分别提出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过半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双向协同,稳中求进的”的改革纲要。“纲要”突出强调前三年治理环境,消除不稳定因素,重点是紧缩、控制通货膨胀,后五年陆续出台一些大的改革举措,使新体制逐渐占主导地位。

1988年,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通货膨胀、需求过旺、结构失衡、流通领域秩序紊乱等问题,经济改革遇到了困难。1989年初中央决策部门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2月社科院上报了《紧缩中的矛盾与对策选择》研究报告。当年4月,中央有关决策部门又要求社科院提出立时付诸实施的具体政策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上报了《走出困境的近期对策》的专题报告。这两份研究报告,及时为中央的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参考意见,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做出了贡献。

1990年2月,中央决策部门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草拟“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思路。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之后,提交了以《以改革促稳定,在稳定中发展》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八五”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治理整顿、改革、发展三者互相衔接,措施积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运行逐步走向良性循环;抓紧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报告”阐明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八五”乃至“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中环节;加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行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改革积累机制,着手解决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推进价格改革和市场改革,基本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问题等。这个“思路”中央领导批示作为国家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参考。

在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的1989年初,社科院成立了由著名经济学家、副院长刘国光主持的“十年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课题组,在经济理论、工业改革、农村改革、财政金融和流通体制改革、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改革中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等六个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总结”受到领导的重视,发表之后,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对深化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如《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大思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流通部门的发展战略》、《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我国税制改革研究》、《深入商业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90年代我国外贸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设想》、《论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金融改革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三峡工程国民经济评估》等等。成果提出了许多开拓性、建设的理论、建议和方案,对有关政策的形成和制定,发挥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组织力量研究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出路;国有企业产业交易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各级政府收支的划分及政府间收入的转移研究;我国廉政建设的法律保障;我国大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前景、问题和对策;企业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和对策;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中的中、日、美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农业改革和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我国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报》刊发了《关于改革“政社合一”体制的建议》一文,真可谓石破天惊。文章指出“政社合一”混淆了政府行为和经济行为,以政府意志代替了经济规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安徽风阳、肥西地区农民搞包产到户的事传开之后,一些人固守着批判单干风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防线”而持抵制态度,甚至在文件上明令“不许单干,也不许搞包产到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陆学艺、李兰享等人,深入到农村进行调查,闯入禁区,于1979年撰写了《包干到户问题应该重新研究》,论证“包干到户”的巨大经济效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高度论证其合理性。这对解除人们的思想顾虑,特别对解决干部的余悸心态,从而推动农村改革,具有深刻地影响。1979年至1984年农业连续丰收,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卖猪难”的现象,1985年农业又出现了减产,对此,人们认识不一,占主导地位的意见是所谓“计划性减产”,也就是说因为粮食太多了而有计划、有意识让其减产的。主张农村改革的社科院农村问题专家陆学艺不赞成这种观点。他撰写的《农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文,从耕地日益减少、大量水利失修、土壤严重恶化、各行各业冲击农业、农民负担加重、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干群关系恶化、服务渠道不畅、领导注意力转移、农业投入减少等十一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盲目乐观、放松农业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强调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不能动摇,否则将影响整个改革工作。此文1985年5月19日刊出,报送中央领导。6月10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对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胡耀邦、赵紫阳、姚依林、胡启立说:“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

为经济特区建设留下非凡的历史业绩

深圳特区发展战略研究

1985年,应当时任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长梁湘同志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时的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率领10名专家,同深圳特区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组成“深圳特区发展战略调研组”,对深圳经济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经反复论证,提出了《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报告》等八个专题研究报告。总报告提出的深圳特区发展战略目标是:把深圳建成为外向型的,以先进工业为主的,工贸并举,工贸技结合,兼营金融、旅游、服务、房地产和农牧渔等业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实现这个发展战略目标,要经历三个战略阶段。主要任务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创造一个初具规模的投资环境,并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摸索出一套初见成效的经验。朝“外向型”经济发展,达到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贸并举。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少量高技术工业,发展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传统工业,并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从而完成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使高科技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适当比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用八个专题研究报告分别对深圳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贸工农问题、资金和金融问题、对外经济关系、对内经济关系、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等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作了深入详细的阐述。这个发展战略报告被深圳政府所采纳,获得了国家的批准,对深圳特区建设和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1992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刘国光一行在深圳市委研究室等部门的协助下,对深圳进行调查研究,本着“站在全国来评价深圳、办好特区来推动全国”的宗旨,写出了《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总研究报告》和十个专题报告。总报告指出,经过12年的建设,深圳有了一定的基础,1985年制订的发展战略,提出的许多目标已经达到,应该实行经济战略转换。90年代的发展战略目标为: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高,使经济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把深圳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外向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文明健康的多功能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步骤、措施,在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中作了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海南特区经济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受国务院委派和海南省筹备组的邀请,由刘国光亲率12位专家组成的海南调研组赴琼,深入到10个县市的30多个企事业单位,以及一些黎村苗寨,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和9个专题报告。总报告中提出,海南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开放、改革促开发的方针,实行社会主义的有指导的市场经济,最终建成为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贸旅并举、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的、综合性的“自由经济区”,力争以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0美元以上,相当于台湾80年代初的水平。比全国提前进入中等发展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移:①从主要作为国防前哨转向同时作为建设前沿;②从单纯强调为国家作出贡献转向同时着重于海南本身的开发和振兴;③从与港台和东南亚对峙转向相互补充、协作;④从封闭的半自然经济转向开放的市场经济。

报告对每期的具体任务和操作办法、互相之间的衔接,作了细致的论述。九个专题报告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农业发展的战略、对内经济联系的战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人才问题、经济体制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刘国光指出,海南人均收入低于全国,有1.6的人口仍处于贫困线下。起点低,目标高,落差大,是海南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用常规的办法而要采取超常的手段来实现超常的目标。要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实行更加特殊、更加优惠、更加开放的政策,建立起全新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新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形成和完善开放型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其评价、选优、控制和调节作用。

根据上述战略设想和海南资源分布及投资环境,刘国光提出,海南的经济开发必须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坚持以港口为依托,以港口城市和有港口依托的城市为枢纽,岛内以公路为纽带连结广大腹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不同功能的环岛产业带。全岛规划分为五个经济区:一是北部经济区,亦称海口经济圈。重点发展轻工、食品、橡胶制品、机械电子和第三产业。二是南部经济区,即三亚经济圈。主导产业是旅游业,目标是建成一个国际性旅游区和高技术产业区。三是东部经济区,以发展农业、农产品加工、食品、轻纺等工业为主,利用该地区的侨方优势,发展“三来一补”工业,以出口导向为目标,跻身于东南亚地区国际分工行列。四是西北经济区,建成石油化工、水产加工基地。五是西南经济区,发展钢铁、水泥等重工业。

这个战略研究报告,受到海南省领导的肯定和重视,并上报中央领导部门。对海南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改革开放这场惊心动魄的洗礼中,以它群体共志的大智大谋主导着中国的前途,它体现在经济建设、民主建设、法律建设、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充分明示了社会科学的意义,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使社会科学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仍旧需要全社会对它的共识和支持。

标签:;  ;  ;  ;  ;  ;  ;  ;  ;  

中国第一个“策划者”:中国社会科学院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