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朱宇春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朱宇春

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从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结构来看,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发展中的主体,但是如今建设工程不断复杂和环节增多,这对于主体结构以及混凝土的功能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浇筑技术作为主要的施工环节和技术重点,如果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从浇筑技术上入手进行提升,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浇筑技术实现有效率的控制,这也是整个工程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分类

混凝土浇筑施工通常比较繁琐且复杂,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根据特定的比例调配混合而成的,其浇筑施工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遵循相应的技术规则与规律,相关人员要对浇筑后的裂缝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特征与要求进行正确与合理的认识及把握,做到对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的裂缝现象及时且有效地预防。以浇筑的方式为依据,混凝土浇筑可划分为3种类别: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余面分层。其中,全面分层浇筑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分层浇筑方法予以采用,逐步完成各个层面的浇筑,先第一层,凝桩之前浇筑第二层,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准确性、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整个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效果;分段分层浇筑是全面分层浇筑的延伸,首先需合理地把握浇筑工作的具体顺序,然后在指定区域内开始浇筑,遵循先底层,凝桩之后再第二层的浇筑规律;余面分层浇筑在浇筑中可以一次到顶,伴有1∶3左右的浇筑斜坡。

不同的浇筑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征与适用范围,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实际浇筑之时,必须以工程的实际特征与要求为依据合理设计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与注意事项,对科学的施工技术加以利用,真正地实现对品质高且质量优的建筑工程的打造。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对进场原材料进行规范性检查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砂以及石子等材料,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对这些进场原材料进行规范性检查,其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如水泥的品种、强度级别、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以及相关出厂检查报告等,通过国家相关规定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查,在强度、安全性和初步凝结时间等方面进行检查。在原材料的采购上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原材料是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施工操作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

2.2混凝土结构的拌制

对不同的天气状况以及环境湿度变化,对混凝土原材料含水率增加检测频率,比如雨天应当适当增加检测次数,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对水和骨料的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注意外加剂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并通过反复对混凝土进行调配,得到最佳比例。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时要注意控制外加剂的用量,外加剂的含量误差应保持在4~5%之间。注意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在保证外加剂含量合格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外加剂的分布均匀性,以避免出现因外加剂分布不均而引发的其他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混凝土中均匀的放入粉煤灰,有利于二次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延长1min。

2.3混凝土的输送

混凝土的输送主要依靠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泵。通常,施工现场可以设置一台托泵和一台移动泵,混凝土主要由商品混凝土站和施工现场同时供应,然后通过泵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确保混凝土的输送工作能顺利进行,施工方要注意以下几点:对混凝土泵的各项技术功能要充分了解;混凝土泵的备用零件要准备充足,特别是易受损零件的备用件。

2.4混凝土浇筑方法

全面分层浇筑法是混凝土在浇筑方法之一,按照原则要求进行分层,然后逐层浇筑的浇筑方法。这一方法适合在混凝土结构平面适中,在进行浇筑施工时,通常从混凝土结构的短边开始,沿着长边的方向进行浇筑,情况特殊时可以从中间向两边浇筑,也可以从两边向中间浇筑。

2.5分段分层浇筑法

全面分层浇筑法适用于工程量较小且浇筑强度较低的混凝土结构浇筑。对于浇筑强度和施工强度都比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全面分层浇筑法将无法满足施工需求,这时就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法进行浇筑施工。分层分段是指将一个整体的混凝土结构分成若干个分段,然后在对每一分段进行分层浇筑。这一方法适用于浇筑面积和厚度适中的混凝土结构。

2.6余面分层浇筑法

余面分层浇筑法的主要施工方法是一次将混凝土浇筑到顶,为了使浇筑质量可靠,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从结构底部逐渐向上进行振捣。由于余面分层浇筑法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降温和收缩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进行适当提高,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选择粉煤灰或地热硅酸盐等具有减缓混凝土凝结速度的添加剂;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对水泥的使用量和用水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使用隔热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覆盖保温;在混凝土的拌制中要控制温度。

2.7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要求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时,每层的浇筑高度由浇筑结构中的钢筋密度决定,通常情况下将每层浇筑高度不得超过0.5m;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振捣的频率以及对振捣点的控制,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捣密实,振捣点要分布均匀;将移动间距控制在0.3~0.4m之间;在分层振捣时,两层之间应避免出现缝隙,振捣上层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对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

3结束语

总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前期拌制和后期的养护工作。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这两部分工作内容的关注,即为混凝土浇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效保持了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其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重点,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规范地流程操作,同时也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

[2]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22):109.

[3]陈华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6(4):75-76.

论文作者:朱宇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朱宇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