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委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在减少心血管疾病(CVD)负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选择我市接受CVD预防措施处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0例(20~80岁)进行研究,选择11项预防性措施处理,根据应用措施项数多少分为两组,其中应用项数≥3项为观察组,共计280例,不足3项为对照组,共计220例。均随访1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时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年人均支出费用,同时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随访1年时心肌梗死率、脑卒中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年人均支出费用则多余对照组(P<0.05);从性别上比较,男性与女性在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从年龄段来看,年龄越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预防性措施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对于减少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及死亡有着不错的价值,但预防性措施越多增加医疗费用的可能性就越大,若患者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预防性措施项数,此外还要重视高龄患者的重点防治,减少不良事件与死亡。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减少负担;预防措施;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349-02
心血管疾病(CVD)属于全球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疾病,2005年某报道中显示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全球死亡人数中占了30%[1]。我市2016年调查报道中发现,居民死亡原因中传染病高居第一位,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之后为脑血管病、心脏病,可见心血管疾病在我市死亡原因中占了很重比例[2]。为了尽量减少CVD负担,应予以有效的预防措施处理,但大部分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未能重视其预防,或者部分患者只接受一种。为了探讨预防在减少CVD负担中的作用,本文就我市5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选择我市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CVD预防措施处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0例进行研究,选择11项预防性措施处理,根据应用措施项数多少分为两组,其中应用项数≥3项为观察组,共计280例,不足3项为对照组,共计220例。纳入对象愿意配合研究,年龄20~80岁;确诊满足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3];能独立完成调查;精神正常。同时排除依从性差,随访不足1年,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严重肝肾等脏器病变等患者。对照组:男性159例、女性121例;年龄20~78岁,均值56.9±6.3岁;病程1个月~13年,均值3.9±0.8年。观察组:男性126例、女性94例;年龄22~79岁,均值56.4±6.7岁;病程2个月~13年,均值3.6±0.6年。前述资料上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预防性措施处理,包括如下11项:若10年心肌梗死发生风险率不低于10%,予以阿司匹林治疗;降低低危个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到160mg/dl以下;降低高危个体LDL-C到130mg/dl以下;降低CAD患者LDL-C到100mg/dl以下;降低非糖尿病患者血压到140/90mmHg;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到7%以下;降低糖尿病患者血压到130/80mmHg;降低糖尿病患者LDL-C到100mg/dl以下;降低空腹血糖(FPG)到100mg/dl以下;戒烟;减少体重到BMI 30kg/m2以下。两组均随访1年以上,若随访期间患者出现死亡则随访结束,随访期间去外省、更换联系方式而未告知、不愿意配合随访调查则视为失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时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年人均支出费用,同时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2.0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肌梗死率、脑卒中率、死亡率、年人均支出费用比较
观察组随访1年时心肌梗死率、脑卒中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年人均支出费用则多余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心肌梗死率、脑卒中率、死亡率比较
从年龄段来看,年龄越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P<0.05),见表2。
3.讨论
我市2016年因慢性病非传染病死亡的患者近3000人,在总死亡人数中占了85%左右,其中有部分为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措施的应用,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医疗费用有一定的价值等[4]。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目前预防措施的执行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为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提供了机会,本次研究选择的预防措施为美国推荐的预防措施,可见其应用有不错的价值,从研究结果中看出,应用项目越多,则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死亡的百分比降低率就越高,甚至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寿命,生活质量会得到一定提升,不过,大部分预防措施的费用比较昂贵,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难以支撑项目过多的预防措施,这也是一些患者无法接受的。为了尽量缩减预防措施项目的医疗费用,预防措施本身,即药物、减肥及戒烟计划可作为首选部分,若找到其他更多的减少预防措施成本的方法,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替代其中的一些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作用与经济成本相一致的效果。
综上,预防性措施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对于减少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及死亡有着不错的价值,但预防性措施越多增加医疗费用的可能性就越大,若患者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预防性措施项数。
【参考文献】
[1]雷莎,蔡国才,陈斌,等.社会支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11):1456-1459.
[2]朱硕斌,孟若谷.实施MPOWER控烟战略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7):892-894.
[3]仝慧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照护负担及焦虑调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1):123-124.
[4]姜慧敏,王梦龙,刘剑芳,等.SK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5):389-392.
论文作者:谢洪委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死亡率论文; 预防性论文; 脑卒中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