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模块化的边界与经济效应研究_模块化论文

企业模块化的边界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边界论文,效应论文,经济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模块化理论的研究与进展

1.国外的研究和进展

早期的研究文献中,模块化着眼点是面向客户,重点是模块的标准化和通用化。西蒙(Simon,1962)认为模块化是促进复杂系统向新的均衡动态演进的特定结构;Alexander(1964)认为模块化是结构设计的规则,可以促使组成模块之间的协调,能够克服设计者认知的不足。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学者对模块化赋予了崭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含义,把模块看做是分解和整合的基础,采用分级的模块化设计,强调模块的互换性和通用性。Langlois(2000)认为模块化是管理复杂事物的一整套规则,将复杂的系统分为独立的部分,各部分在结构内部可通过标准界面交流。Baldwin & Clark(1997,2000,2002)则认为模块化是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产品或业务的过程,他们进一步借鉴了金融学的期权理论证明了模块研发价值创造的有效性。有的学者将模块化理论拓展到生产组织的角度,并提出模块化是“一种新的美国式生产组织形式”(Sturgeon,2002)的观点。青木昌彦等(2003)认为模块化是半自律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过程,这是新产业结构的本质。

2.国内的研究和进展

近2年,模块化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他们相继撰写了大量的专业性论文,涉及范围比较广。其中,一些学者将模块和模块化理论提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把模块和模块化看做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新型研究工具,并认为它对现代经济学,尤其是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产生强烈的冲击(童时中,2000;昝廷全,2002;李海舰等,2004)。还有一些学者则运用模块化理论对不同的经济现象展开了研究。①将模块化与分工对应起来,钱平凡等认为模块化是一种超越传统分工的分工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将模块化与产业集群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认为模块化是产业集群的本质,它因快速提高产业集群的效率和降低内生性风险,以至产业集群变得普遍起来(朱瑞博,2004);③将模块化与组织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研究,陈向东等认为模块化既是提高组织创新力、形成集成创新和模块创新的关键手段,也是培育企业“基因”能力、促进企业价值网形成的关键。同时,组织内部的模块化表现出的就是企业集团、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而企业外部的模块化则表现为核心企业协调下的网络组织模式和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④将模块化与产品设计和价值形成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朱瑞博认为模块化是价值链的拓展形式,并提出了价值模块的概念,而胡晓鹏则进一步深入到产品价值内部,指出价值系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模块化系统,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它是否真正重视价值模块的转移规律。⑤将模块化与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研究,胡晓鹏认为模块化是产业标准化的新的标准形式,同时也改变了产业组织理论关于S-C-P的基本联系规则(朱瑞博,2004)。此外,也有一些运用模块化理论对特定产业的案例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二、企业模块化的形成机理

自从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1937)发表了一篇已成为经典的论文以来,经威廉姆森、张五常等经济学家的补充研究,企业开始被人们看成是与市场对等的资源配置形式。与市场相比,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通过市场安排生产的交易成本,从而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此,阿罗认为:“组织(企业)是在价格体系(市场)失去作用的情况下获取集体利益的手段”(Arrow,1974);并且,企业在处理复杂的和不确定的经济交易时优于市场(Arrow and Wiliamson,1975)。显然,如果将经济体系看做一个系统,那么市场和企业就是履行资源配置功能的子系统。

虽然,理论上认为市场和企业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件,但它们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独立和地位均等的模块。借用模块分类观点,笔者认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市场应该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模块,而企业则是资源配置的非主体模块。企业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劳动力的市场交易成本小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张五常,1983),在这样的条件下,必定会产生对劳动力需求的市场行为。显然,如果不存在市场,企业也就不会出现。进一步来看,在履行资源配置的功能方面,企业与市场具有条件互换性和兼容性的特征。所谓条件互换性是指在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完全相等的前提下,企业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相互替代。所谓兼容性则是指企业模块与市场模块具有较强的“即插即用”的对接能力,彼此之间通过相互嵌入使得企业模块与市场模块呈现出相互兼容的特点,最终造成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李海舰,聂辉华,2004)。

从融合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模块镶嵌在市场模块之中。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将企业化管理手段引入到市场,这时出现了具有企业形态的市场模块,它本身是市场信号的发布者,同时也要利用权威进行资源配置,用公式表示即为“市场模块+企业模块+市场模块”。二是市场模块镶嵌在企业模块之中。这种模式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其实质是把市场化管理手段引入到企业。一旦市场模块被引入到企业内部和集团公司的企业之间,企业利用权威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开始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可以表示为“企业模块+市场模块+企业模块”,例如,近年来大规模出现的外包、供应链合作等。

从本质上讲,企业模块中引入市场模块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模块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跃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生产方式的模块化开始进入经济生活实践,并演化为一些产业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通常理解上,产品的可模块化已经使产业从纵向一体化演变为纵向分离,其分离的结果使原本以追求规模经济为核心目标的企业开始向模块化的生产模式转变。以计算机行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之前,该行业被大的、纵向一体化企业所控制(如IBM、DEC等),这些公司生产几乎所有的零部件,资源配置的模式就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基准,通过权威命令执行的。然而,从80年代开始,模块化思想以及技术的成熟使得厂商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体化演变成纵向分离。这种分离不仅明确了厂商的角色、加速了厂商间的合作与竞争,而且每一个厂商重新蜕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模块之间的交易行为按照市场规则发生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实施纵向分离的企业称为主导企业,接受业务模块生产的企业称为模块企业,而通过主观的纵向分离、客观地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为称为企业模块化。

虽然,此前的一些研究均已表明:模块化是一种崭新的分工形式,它是促使经济系统结构性变化的原动力之一。但与本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作为模块化重要表现形式的企业模块化,其隐藏在背后的基本动因及其形成的基本机理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市场和企业的演进角度来重新审视(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交易效率的提高是产生市场,进而产生企业的基本动因(杨小凯,1998)。企业一旦形成,接踵而来的就是企业间为争夺市场利益而展开的竞争,正是竞争的驱动,生产技术才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表现出两种影响路径。①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并因此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汇聚在宏观层面上将表现为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最终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②在生产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的一支表现为通信和传播技术的飞跃,它们作为市场交易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交流效率,使得企业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

基于此,我们可以确信:技术变革是推动模块化生成的源动力。虽然最为古老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早就存在过,但它只是分工的产物,并集中体现为分工的衍生效应①。作为生产方式而言,模块化思想的影响深度和覆盖的范围在当时都还很肤浅,并没有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我们把技术变革看做是模块化生产方式普及的外因,而市场需求的变化则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得以流行的外因。从形成方式上看,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双重性特征:一方面推动着产品价值链的不断被分解;另一方面又确保了产品价值链重新聚合的可能。而通信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则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大规模流行的前提保障,它使得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成为相对应的事物,即模块化的生产模式推动了模块化组织结构的产生。与此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消费者需求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前进,这在客观上成为模块化生产模式快速发展的一大诱因。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内分工开始向企业间分工转变,导致企业模块化的大规模流行和普及。值得强调的是,这一转变并不是以平等的市场地位完成分工范围的拓展,而是朝着以差异收益为前提的垂直分工方向转变。一方面,推动这种分工的企业往往要将现有产品的生产结构进行重新聚合,将核心技术打包到某一核心部件之中,而对于那些不具有核心技术或不需要技术的部件则外包出去。于是,市场层面上便出现了不可能实现均衡收益的非同质的模块企业。

三、模块产品专用性与企业模块化边界

根据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观点,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企业的边界就在于一项经济活动由企业内来完成所产生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其由市场交易来完成所产生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上(科斯,1937)。依据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科斯的这一命题并不是普适的,它的基本前提就是企业与市场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模块,彼此之间不具有兼容性。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当企业模块化被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配置模式时,它的边界与适用条件又是怎样来决定呢?笔者依旧采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所不同的是将企业与市场看成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两个模块。

假设1:主导企业对某个产品模块自行组织生产时将产生两类成本: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为了简化必要的分析,我们设定生产成本为C[,0][z]和管理成本C[,1][z]固定不变。

假设2:主导企业完全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模块时,也将发生两类成本:购买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并且,购买成本C[,0][g]与模块企业的生产成本正相关,市场交易成本C[,1][g]与模块产品的专用性程度(K)相关。

假设3:模块产品的专用性程度特指该产品的市场专用性程度,可以用企业对模块产品的需求量q与市场总需求量Q的比例来表示:K=q/Q。显然,K值越大,表明该模块产品的市场专用性程度就越高。

假设4:主导企业采取纵向分离行为,出现了企业模块化。这时,企业仍然要通过市场购买模块产品,所不同的是企业与模块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还带有一定的“权威契约”或“关系契约”的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对模块产品的交易也产生了购买成本C[,0][m]和市场交易成本C[,1][m],它们同样符合假设2的关系。

对于主导企业而言,究竟是选择市场交易、自身生产,还是企业模块化,取决于上述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块产品的专用性程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它是企业选择交易方式的关键。

1.产品的专用性程度越小,越表明该产品的市场溢出效应越大

较小的市场溢出效应,一方面使得生产模块产品的企业很容易满足规模经济条件,从而将促使模块供应商或模块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也使得市场的内生交易成本降低到较小的程度。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到在发生市场交易行为时有下述不等式条件:

在完全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模块化模式的前提下,不等式的一阶条件表明产品的购买成本与专用性程度正相关,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与专用性程度正相关;二阶条件表示边际购买成本和边际交易成本具有递增的性质。

2.比较三种模式下成本的关系及其基本结论

(1)在0<K<1的前提下,有C[,0][z]>C[,0][g]>C[,0][m]。

相对于企业自行组织生产的情况,完全市场交易和企业模块化的模块生产企业因其具有专业化的性质,往往能够以更高的生产效率组织模块产品的生产,而在K值较小时,这种专业化优势加上规模经济优势将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是,当K值达到1时,即模块产品的市场溢出效应为零的条件下,三种模式的生产成本相差不大。

与完全市场购买方式相比,企业模块化的生产成本可能要小一些(但差距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模块化往往带有合作竞争的性质,合作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共享,并最终体现在模块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上。

(2)随着K的提高,C[,1][g]>C[,1][m]>C[,1][z]。

在给定市场外生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产品的专用性程度也高,就越容易产生“败德行为”,造成市场的内生交易成本骤增。因此,随着K值的提高,企业自行生产的管理一定会小于其他两种模式的市场交易成本。同时,又因为在企业模块化的模式下,权威管理的手段在一定程度发挥着作用,这将抵消掉一部分市场内生交易成本的增加。

3.主导企业选择交易模式的基本原则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告诉我们: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这对于选择交易模式的主导企业自然也不例外。依据上述讨论,可以列出三种交易模式下的总成本,即自行生产的总成本TC[z]=C[,0][z]+C[,1][z],完全市场交易时的总成本TC[g]=C[,0][g]+C[,1][g],企业模块化的总成本TC[m]=C[,0][m]+C[,1][m]。显然,最佳交易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比较三类总成本的大小。

讨论1:完全市场交易模式与自组织生产模式的边界。

在这个问题中,基本的判定原则是比较完全市场交易模式与自行生产模式的总成本,即:

△TC[zg]=TC[z]-TC[g]=C[,0][z]+C[,1][z]-C[,0][g]-C[,1][g]=(C[,0][z]-C[,0][g])-(C[,1][g]-C[,1][z])=△C[,0][zg]-△C[,1][zg]。显然,如果△TC[zg]大于0,就影响采用完全市场交易的手段;如果△TC小于0,企业就应选择自行生产。总之,根据该方程,我们可以求解出主导企业在上述两种模式下的临界条件,并得到产品专用性程度的临界值。

由于企业模块化就是主导企业实施纵向分离的行为,或者说在企业自组织生产模式下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为,因此,我们对企业模块化问题的临界条件的求解,就要在主导企业已经选择自组织生产的条件下进行。基于此,我们有:

讨论2:在企业选择自行生产的条件下,讨论自行生产模式与企业模块化模式的边界。

其判定条件为:△TC[zm]=TC[z]-TC[m]=(C[,0][z]-C[,0][m])-(C[,1][g]-C[,1][m])=△C[,0][zm]-△C[,1][zm]。如果△TC[zm]大于0,就影响采用企业模块化的交易手段;如果△TC小于0,企业就应选择自行生产。

依据上述假定和分析推论,我们通过图形转换的方式分别求解出了△C[,0][zg]、△C[,0][zm](见图2)和△C[,1][zg]、△C[,1][zm](见图3)。将这四个变量同时置于图4中,并根据讨论1和讨论2的判定准则就可以清晰地发现:①产品的专用性程度在区间[0,K[,1])时,主导企业选择市场交易模式是最优的;②产品的专用性程度在区间(K[,2],1]时,主导企业选择自行生产模式是最优的;③产品的专用性程度在区间[K[,1],K[,2]]时,主导企业选择模块化生产模式将是最优的。

四、企业模块化的经济效应

1.创新效应

与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形式相对应,企业模块化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对纵向一体化“线性”组织形式替代的基础上,迫切地需要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合作伙伴、企业与顾客之间更有效的集成和团队精神(孙晓峰,2005)。实际上,企业模块化后的组织结构将表现出网络型的基本特点。它不是等级制的官僚主义机构,而是可塑的“特别主义结构”。这种组织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模块企业构成,模块企业间按照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采取合作与竞争,任务或目标完成后,它们可以选择继续保留或撤离。并且,构成组织的各模块企业之间并没有上下级关系,而只具有横向的联系。在遵从业务协定的前提下,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所有决策都不是统一的和标准的,而是因时制宜的,属于自身独有的信息。

从内部构成上讲,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存在三种类型独特的创新资源定位,即组织体系的整合创新定位、专用模块创新定位和通用模块创新定位。于是,网络型组织内企业的战略设计内容就突出体现在本企业的创新资源的选择上,即究竟由本企业开发产品结构或职能结构中哪一类型,并进而决定与此相关的企业外部合作的程度和方式。Clark(1989)曾根据对日本汽车行业的研究,提出复杂产品体系的开发活动中专用部件(专用模块)及其生产商的竞争优势,并特别突出了其中的黑箱作业型(背对背竞争)的创新和垄断优势。他本人(1991,1996)以及Sanchez等人还进一步根据这类创新活动特征提出“模块化”竞争优势的概念。Clark还就此得出结论,产品的衍生发展特征,即构成产品的模块可能组合为其他产品的发展过程,对提高企业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对组织内产品体系相关的所有企业在其产品形成链条上各自通过其黑箱作业取得其可持续竞争优势有直接的贡献。

因此,如果仅从创新的角度分析,模块化生产模式所带来的最大益处就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产品创新的模块化效应。这里的创新模块化效应就是指在模块化生产网络内部,通过模块制造企业与模块体系化企业等多类型的企业并行创新,并通过标准界面(设计规则或契约协定)实现企业间合作的创新形式。因此,创新的模块化效应关键条件还在于创新资源的可分解、可分享及可组合特征。

2.多样化效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迅速地提高,促使人们的爱好、需求、审美观、价值观等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求新、求奇、求高级化的消费趋势,唤起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心态。中国学者童时中(2000)认为,模块化生产模式是应付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挑战的有效手段。通过模块化的生产方式,产品不再是由新的零件及元器件直接构成,而是由许多的通用模块和少量的专用模块组成,把这些模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合,就可以迅速提高众多的功能相似的同类产品。因此,按照产业模块化原理进行的新产品设计,不仅会大幅度降低设计的经济成本,也会快速地增加产品的多样化程度。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形式谈起,假设一种可以进行模块化的产品被拆分成为m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有n个供应商。一般来讲,同一模块供应商为了提高模块产品的竞争力,在接受产品接口和标准界面的前提下,往往会在产品性状上加入一些差异因素。因此,n个模块供应商所提供的模块产品并不完全相同。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不难看出:最终可以组合出的产品种类数量为n[m]。显然,n和m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其数值的变化将显著地改变产品的种类数量。一个重要的问题是:n和m是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呢?两者之间有没有一种较为稳定的联系呢?对此,笔者可以得到下述定理:随着产品模块化程度的提高,即m值的增加,必然引起模块供应商(n)数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产品的种类数大幅度提高。

为证明该结论,我们可做如下假设:产品可拆分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T)和市场多样化偏好程度(P)的制约,这两个因素是主导厂商进行产品模块化的前提基础。在这个假设下,主导厂商的目标是选择模块供应商的数量(n),以达到最大的利润。进一步分析,在给定m值的条件下,厂商收益(TR)取决于产品的种类(s=n[m]),而厂商选择模块供应商的数量越多,所带来的协调成本就越高,因此,成本函数形式为

同理,可以归纳出,随着m值的提高,主导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不断地提高n值。很明显,一旦主导厂商实施了产品模块化战略,其最终必然诱发产品的多样化程度不断增加。

3.市场效应

随着企业模块化战略的开展,整体产品的出售在市场中被分割成不同商家的行为集合。对应于产品模块,商家将被划分为规则设计商或系统集成商,专用模块供应商和通用模块供应商。普遍的理解上,专用模块供应商和通用模块供应商也被称为上游供应商。显然,企业实施模块化战略,规则设计商将大部分部件的生产活动都交给了其他企业,而只专注于核心概念的开发设计和最后的组装,以及品牌的树立和维护。因此,相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系统集成商在企业模块化网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三类厂商虽然同是致力于同一整体产品的市场供应活动,但它们的市场地位是非均等的。在市场的竞争格局中,规则设计商往往表现为寡头市场结构,专用模块产品因其专用性强的特征使市场结构呈现出垄断竞争性质;而通用模块产品因为具有完全复制和普遍适用的特点,因此,通用模块供应商之间就表现出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由于市场竞争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收益差距,因此,从规则设计商到专用模块供应商再到通用模块供应的顺序,也是模块企业获得市场收益从高到低的排序。

五、结论

近年来,产品结构的模块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厂商应用,其产生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虽然许多学者已经探讨了产品模块化的基本原因,但关于产品模块化以后所引起的企业模块化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在理论上澄清和证明企业模块化的边界与模块产品的专用性程度具有显著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企业模块化以后的经济效应。我们的基本观点是:①模块化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交互融合对于解释企业模块与市场模块的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②企业模块化在本质上就是对纵向一体化企业实施分离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为,它将在主导企业和模块企业间形成一种具有网络性质的组织形式。③模块产品的专用性程度对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产品的专用性程度较低时,纯粹的市场是最佳的资源配置模式;当产品的专用性程度较高时,完全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形式将是最佳的资源配置模式;而当产品的专用性程度高于判断市场与企业选择的临界点且低于某一较高的专用性水平时,企业模块化才能够发生。④企业模块化后将带来三个重要的经济效应,即创新效应、多样化效应和市场效应。在多样化效应中,笔者借助数理模型的方式证明了企业模块化中模块产品数量与主导企业选择的模块供应商数量存在显著的正向依存关系。这种正向依存关系表明,一旦企业采取了模块化战略,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多样化程度将会越来越大。

注释:

①模块化生产方式是以分工为前提的,但它绝不等同于以追求专业化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分工生产方式。就两者的区别而言,分工生产方式强调的是生产过程的“专”和“精”,而模块化生产方式的重点还包括“弹性”。其本质的差别就是模块化生产方式还要在“分”的基础上体现“聚”的作用。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认为,那些古老的模块化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分”而不是“聚”,故将其称为分工的衍生效应。

标签:;  ;  ;  ;  

企业模块化的边界与经济效应研究_模块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