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许可协议下的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库论文,协议论文,机构论文,CC论文,许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CC(Creative Commons)协议及协议的版权授权方式
CC(Creative Commons的简称),中文译作知识共享或创作共用,是一种有弹性的版权授权方式。通常称为CC协议。它的宗旨是构建一个合理、灵活的著作权体系,倡导、鼓励对知识创作成果合法地分享与演绎,体现的理念是“创作共用”。它首先表示了“创作”是缘自于创作者的行为,并产生作品为结果,创作者有权利要求自己的作品所附加的各种权利。在传统的“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体系中,创作者的权利被错误地变成了“封闭”和“不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保留部分权利”已经成为一种更有利于创作者的趋势。其次,“共用”体现了人们愿意将作品给更多人使用的愿望,这种共同使用的前提是尊重创作者所选择的权利要求。我们把愿意共用的精神称为“分享主义”(Sharism),分享主义的前提是尊重创作者的权利,而不是随意剥夺变成“公有”①。
知识共享组织或机构知识库帮助您在线发表或存储作品,同时让他人确知他们对您的作品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当您选择了一份许可协议,就会提供给您一系列的工具及说明资料,使得您可以在您自己的网站上,或者某一个集成了知识共享协议的免费存放空间上添加有关许可的信息。Creative Commons是适用于网络的广泛的版权协议,在转载他人文章时留下原作者的信息和原文链接。
2 CC协议对机构仓储不同存储版权授权方式的影响
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是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而一种合适的资源共享模式则是资源共享顺利进行的条件,creative commons许可协议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灵活解决资源共享中利益冲突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又称机构资料库、机构信息库、成果数据库、机构仓储、机构典藏库,是收集、存放由某个或多个学术机构(例如大学、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专家、教授、学生创造的,可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的数据库。机构仓储可以由一个机构或联合许多机构组成联盟一起创建,是学术机构和文献采集单位通过系统收集、组织和提供利用以及保存其知识内容而“展示”其知识能力的一种途径。它分为自存储和强制存储,自存储包括机构仓储、学科仓储、个人主页和博客论坛等。强制性存储包括强制性自存储、协议性代存储等,见图1。CC协议对两种方式会有不同的影响和可适应性。
2.1 自存储
自存储模式即作者通过“自存档”形式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存入由一个机构(特别是大学)或者一个学科组织建立的相关软件平台,用户可以自由地向库里提交自己有价值的没有任何盈利目的的学术成果,并可以免费在库中检索和下载其他作者的文章,也可以对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存储有3个实现途径:机构仓储,成果“自存档”到机构的相关软件平台上就是机构仓储(也叫机构知识库);学科仓储,“自存档”到学术组织或学科机构的相关软件平台(如arXiv,Cogprints等),可以存储预印本文档(Prepeer Review or PrE-referee);个人主页,作者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博客论坛等把自己的学术成果上传到主页上或发表自己的学术博客及相关论坛。
自存储实现是在作者自觉自愿自助提交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方式作者可以挑选适合自己作品的CC许可协议,添加有关许可的信息,在其他人使用成果时留下原作者的信息和原文链接。目前许多博客版主使用了CC协议。
2.2 强制存储
机构(特别是大学)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或个人意愿许可的情况下,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的版权许可协议,由作者必须完成或机构统一收取作者的知识成果,并在作者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使用。
强制存储的另一种模式是协议性代存储(自存档代理),主要应用在学术机构内部,存储管理机构收集到作者的知识成果并跟作者直接联系,获得作者的许可,由机构代为把作者的知识成果传到机构知识库上,或通过存档软件来进行批量的文档存储,在作者的许可范围内存储和使用相关的知识成果。这种方式可以由机构挑选适合不同类型作品的CC许可协议,同类型的作品添加相同的许可信息,在其他人使用成果时根据许可程度使用作者的成果并保留原作者的信息和原文链接。如高校的学位论文提交模式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3 机构知识库存储可适应性分析
3.1 机构知识库的现状比较
机构知识库目前主要存储的是来自知识拥有者的学术论文,但对于一个学术机构而言,可存档的文献包括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工作文稿、会议论文、科研数据资料,以及重要学术活动的演示文稿等。可以用来长期保存机构的学术成果,方便国内外同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评议、知识共享等;展示机构学术成果,加快学术传播,提高学术声誉;促进电子出版(E-Publishing)和公开获取(Open Access)运动。存储知识库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知识的积累速度和利用效果。但目前只有小比例的学术成果通过自愿进行自存储而实现,自存储现象的缓慢发展,极大影响了知识库建设的进程和实施利用。开放获取优势使得一些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自存储政策。目前有研究正在对强制性自存储和自愿式自存储的开放获取优势进行比较。对机构知识库的存储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机构知识库自愿进行自存储的论文数量只有15%,而强制要求自存储这一数量为100%②③。
图1 机构仓储的存储分类体系
因此,希望采取富有实效的方法使开放获取的论文存入其机构知识库的科研机构(或资助机构)需要郑重考虑采取强制措施实施自存储。国外许多机构已经采取了强制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一项即时存储或选择性获取命令要涵盖各种情况,需要提出所有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元数据可以即时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设置Closed Access形式及时地获取论文,而无需经过任何时滞期,建立弹性版权制度等等。
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在国内也在尝试、学习和实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自存储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我国对自存储和强制性存储还没有相关鼓励政策和实质性规章及法律的实施与研究。
完成机构仓储关键是知识拥有者对机构仓储和开放获取的认识及可信度,知识拥有人对知识库的意识,强制性自存储遵从机构的管理与发布协议,目前高校对学位论文存档采用强制性自存档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在政策规定的许可和作者许可下执行。自存档代理是存储机构与知识贡献者之间的一种协议存储模式,这种方式可使机构仓储获得100%的存储比例。
3.2 知识获取运动和CC协议对机构知识库和开放获取的影响
知识获取(Access to Knowledge,A2K)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公民团体以及个人参与的全球性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公正、自由以及经济发展等目标,知识应该能够被最广泛的人群所获取。知识获取可使机构知识库采用开源协作模式,就是在法律研究、学术出版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采用多人协作工作方法,使得研究成果能够为公众不受限制地获取,CC协议可以在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中实现开源协作模式。
3.3 多种存储方式并行使用问题
以自存储模式为基础建立符合高校知识者群体的机构库,既能增强知识贡献者对机构库的认同度,又能使知识贡献者认同机构库模式。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应主要以自上传为主,代理存储为辅。机构存储的建设定义为主动知识源的许可模式和合作式的许可模式,使资源提交能达到一定的提交比例。为使机构存储的建设模式适合中国高校机构存储,应对机构存储的存储方式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进行预测分析。以前的研究表明,自存储模式既不会危害也不会有助于期刊的发展④。
自存储进展缓慢的原因研究及对策表明,自愿式自存储、强制性自存储、协议性代存储等多种开放获取存储模式的并行实施,将有利于用户对机构存储模式的认可度和实施效果。
在自存储模式建设缓慢且自提交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自上交知识资源的模式运行得并不理想。所以,通过强制性存储可以完成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强制上传被定义为被动的知识源的许可发布模式,自存储和强制性存储两种模式可使资源提交达到理想的提交比例。强制性存储确立机构资源的采集模式,建设多类型资源多方式存储模式,并设计采用图书馆情报机构与用户的协议合作式代替存储提交模式,并加以CC协议的强制许可等等⑤。
4 机构知识库运行版权制度研究
4.1 CC的可行性分析
机构知识库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思想取向,即自我保存的出版物,也称为“绿色”出版物,从而达到开放获取运动。目前网络环境下可构建多元著作权保护制度,“Creative Commons”机制将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它已经成为在网络环境下逐步流行的授权许可协议。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系列协议形式会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让一般公众和使用者得以规避愈来愈倾向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著作权法律,并推动著作权法的相关发展,从而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更合理、更方便、更有弹性的著作权保障模式。
Les Carr,Alma Swan等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所有学科中共有约24000种同行评议期刊,这些期刊每年出版研究论文约有2.5亿篇。但目前只有15%的论文通过作者自愿进行自存储而实现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即自由地联机获取)。希望采取富有实效的方法使开放获取的论文存入其机构知识库的科研机构(或资助机构),需要郑重考虑采取强制措施实施自存储。自存储的认可程度和强制存储的相关版权授权制度和方式是完善机构仓储和开放获取的根本⑥。
4.2 政策法律研究及CC协议的影响
有效实现强制性存储,要对现有国外的相关政策、授权许可机制进行研究和有效的吸纳,国内已有政策研究普及和有效的实施,如学位论文的递交政策、缴本制度的研究,并对可行性新政策、新协议加以研究,探讨相关的制度及可新增的规程。
“Creative Commons”授权许可机制的实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著作权制度造成影响,使得著作权学者必须开始考虑现有的著作权体系是否能够支持这一在网络环境下逐步流行的授权许可协议。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系列协议形式会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让一般公众和使用者得以规避愈来愈倾向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著作权法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网络自发采用的许可合同形式很可能会“改写版权法的规则”,促进建立全新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合理使用法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著作权法的相关发展,从而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更合理、更有弹性的著作权保障模式。
自存储是以知识共享为前提的知识自由原则。长期以来,高校科学研究都是受政府或团体资助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理应是一种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知识一旦被生产出来就已经在客观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正如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Merton)在科学精神的四特性说中指出,科学知识具有“共有性”(Communism),即任何科研成果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应该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发现者和发明者不应据为己有⑦。所以自存储——开放获取、共享知识、知识自由,是社会的共同诉求。自存档代理的方式也可以与用户签署相关的版权协议,以此达到自由使用的效果。
强制性存储是国家的政策并在法规许可的情况下,遵从机构的管理与发布协议,强制性存储的实施政策可以与开放获取运动有机的结合。如高校学位论文的收集模式,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制定论文使用的相关规定。会议论文在会议召开前也可以制定相关的使用规则⑧,CC协议许可也可应用在论文管理中,而CC zero是一个很好的协议版本。
CC协议、开源运动等都是人们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过于局限,而由知识产权所有人自发地主动放弃部分权利,以促进作品的传播和信息的分享,防止社会因知识产权制度而无法分享知识,防止社会要使用知识便必须违法的情况发生,同过CC协议灵活解决使用问题是机构资源获取的可行方法。
注释:
① http://creativecommons.cn/
② Suber P.Guide to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http://www.carlham.edu/~peters/fos/,2007-08-07
③ Lawrence,S.Online or Invisible? Nature 411(6837):521.http://www.neci.nec.com/~lawrence/papers/onlinE-nature01/,2001-08-07
④ Hajjem,C.,Harnad,Sand Gingras,Y,(2005).Ten-Year 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of Open Access and How it Increases Research Citation Impact(pdf 8pp).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Vol.28 No.4.http://sites computer.org/dubull/A05dec/hajjem.pdf,2005-12
⑤ Repositories for Institutional Open Access:Mandated Deposit Policies.http://eprints ecs.soton.ac.uk/13099/02/abs77.pdf,2005-09-30
⑥⑦ Les Carr,Alma Swan等著,李麟编译.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强制性存储政策.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6(9)
⑧ 大英图书馆2005—2008年的战略规划
标签:机构知识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