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论文_周军,曹国贞,王红,王金莲

(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河北定州 073000)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及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的手术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39.8±2.7)分,SDS评分为(41.5±4.3)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P<0.05)。研究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的22.5%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预后改善;全程无缝隙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84-02

手术不可避免会给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患者很容易出现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预后,所以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全程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为了解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20~68岁,中位年龄(39.8±4.7)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21~69岁之间,中位年龄(39.7±4.9)岁。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用于临床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病情监测、健康宣教以及遵医嘱用药等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1)组建无缝隙护理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确保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1]。(2)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程度,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叮嘱患者术前应注意的事项,做好手术环境、设备和仪器等准备工作,准备相应的急救药物。(3)术中患者调整合适姿势,增强患者舒适度。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给医生各类手术物资,确保手术顺利完成[2]。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3)术后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应做好交接,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渗血情况,对于患者的术后疼痛、导管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记录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软件,(x-±s)表示计量数据,(%)代表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态比较(x-±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9±0.7)天,对照组恢复时间为(3.9±1.1)天,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0.5)天,对照组为(5.8±0.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压伤和切口感染各1例,其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9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压伤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发生率为22.5%,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作为医院护理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要求较高,而且护理风险相对较大,手术室护理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问题严重时还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加之手术治疗本身会给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损伤,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通过有效措施措施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问题发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疗效,改善其预后[4]。

无缝隙护理就是通过发现护理过程中的漏洞,从而实施动态改进,实现护理的完整性与持续性,保障护理质量[5]。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说明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总而言之,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匀,潘名娥.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5):1836-1839.

[2]唐力娇,沈小红,刘小玲等.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5):2076-2077.

[3]张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179-180.

[4]韩银花.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90-91.

[5]黄吉慧.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7,23(16):33-34.

论文作者:周军,曹国贞,王红,王金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论文_周军,曹国贞,王红,王金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