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媛媛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泗溪镇凤 小学 325000
摘 要:教育如果缺少爱,那么就不能在学生的心灵注入教育的阳光了。教师只有具备爱的力量,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使学生真心诚意地在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了教师的爱,师生之间就能铸就和谐的关系,就能使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经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实:爱就是教育的全部智慧。
关键词:教育 爱 师生关系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织,是教育的灵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是不能缺少情感的,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池塘,池塘若没有水,也就不能称之为池塘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职业最真挚、最执着的追求就是爱事业、爱学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国家的未来要靠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与家庭和教师的关爱密不可分。所以,我在教师生涯中有了今生难忘的经历,每天与学生在关爱的呼唤中开始,在快乐的阳光下成长。
回顾我的教师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和很多与众不同的学生进行了接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我逐渐体会到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爱的浇铸。他们犹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对绚丽的绽放有着热切的期待,多一份爱的呵护,就会绽放得更加婀娜多姿。爱心先行,浇灌心泉。记得本班有位非常有特点的学生,他既让人爱又让人恨。这位学生善于发言,也爱举手回答问题,可是他的自控能力很差,整天说话不停,常让老师左右为难,批评他,怕打击他的积极性,不制止,又会对正常的教学流程产生影响。一开始我对其不予理睬,他却没有任何觉悟,也不完成作业。之后,我便多次与他谈心沟通,他表面上虽然虚心认错,行动上却没有任何改变,他的测试成绩落在了后面,自己也无动于衷。为此,我联系了他的妈妈,想了解这位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他的妈妈在前两次只是简单地说知道了,会好好与他沟通,之后再打电话就是无人接听了。然后我找到了这位学生的家庭住址,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家访。从家访中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曾为他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由于其父亲常年在外经商,现在他成了单亲家庭,母亲对他无暇顾及,只是每月按时给他生活费。孩子对她的管教根本不听从,其母亲也感到束手无策;父亲一年只看他两次,每次都对他进行严厉的要求和命令:必须好好学习,必须考出好成绩。这些都使他产生了逆反心理。
回想在班里的这段时间,我给予了他过多的负面评价,也导致他产生了逆反情绪。很多学生在听到责备的话时都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鼓励。在这次家访中发现,父母与孩子交流很少,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几乎都不闻不顾,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从那以后,我多采用鼓励、关注等方式来对这位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邀请其父母到学校,让他们对学校情况有所了解,告诉他们孩子需要的是爱、陪伴和鼓励。交流后,其父母决定以后会多抽时间关心孩子,少批评,多鼓励,让孩子从他们的具体行动中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当晚,他的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听了这些话后非常高兴。果然,他在第二天的课上表现好多了,不乱插嘴,能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看到他的进步也使我的信心增强了。平时,我多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当他要乱说话、做小动作时,我都及时给他一个关注的眼神,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头,表达出我的关心。此外,我还特别关注他在作业方面的表现,认真审阅,多用鼓励的评语,他渐渐开始按时交作业了。在期末考试时,他取得了班级前20名的成绩,我在班级里表扬他,这一鼓励更加增强了他学习的劲头。在致老师的一封信中,他写到假期里父母陪他到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了,那份喜悦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就仿佛看到了他脸上绽放的笑容。他的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父母、老师、同学的爱,使他成了让人放心的学生。
事实上,每位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的真爱和智慧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有智慧的爱。
每位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位学生都有各自优秀的方面,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付出特殊的努力。在教师付出更多关心和爱护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师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
本班还有一位学生,其父亲生意投资失败,最后倾家荡产、家庭破裂,极大地冲击了这位学生的心灵,影响了学习;且其基础不牢,非常消沉,曾经几度想退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到他家去家访。交流的过程中看到他的沮丧、他的失落,很多学生都谈了一些自己的经历来激励他,鼓励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学习任务。慢慢地,他又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从消沉的状态中从走了出来。
教师对学生应该循循善诱,将自己的慈爱赋予每位学生,让他们能够自尊、自爱、自强、自勉、自信。在爱的阳光下,学生一定会“亲其师,信其道”,向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不断前进。此外,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热爱、尊重并了解自己的学生,以平等、尊重、真诚的态度将每位学生的心扉打开,与学生共同成长。唯有如此,教师才会心明眼亮,做到因材施教,才会让学生喜欢。
参考文献
[1]林治丽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与理[J].新校园(上旬),2015,(8),75-76。
[2]苏娜 用爱交流,用心管理[J].学周刊,2016,(02),103。
论文作者:夏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母论文; 家访论文; 池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