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海平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对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则予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2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与7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6.400,P<0.05);观察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4%与68.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4.631,P<0.05)。结论:相比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溃疡愈合率及幽门杆菌根除率方面更具优势,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属临床常见病,多发于胃与十二指肠,即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胃酸过多、幽门杆菌感染、胃肠粘膜保护弱化等,幽门杆菌为该疾病最重要致病因子[1]。奥美拉唑属质子泵抑制药的第一代,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而雷贝拉唑则属质子泵抑制药物的第三代,为对其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加以探讨,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入组患者均经14C尿素氮呼气试验检测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幽门螺杆菌检查呈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上腹痛、上腹有烧灼感等症状。排除:伴有幽门梗阻、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患者。入组患者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25-61岁,平均(36.1±4.3)岁;39例为十二指肠溃疡,31例为胃溃疡,26例为复合性溃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2组患者在病情及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本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即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国药准字H20063609,2011-07-28,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g,每次2次),用药10天后复查胃镜

②观察组:本组患者予以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即口服10mg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31292,2010-08-10,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每日2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g,每次2次),用药10天后复查胃镜。

1.3 观察标准

对2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及幽门杆菌根除率加以对比。

(1)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胃镜下患者溃疡处于疤痕期;②好转:患者溃疡灶缩小不低于50%或转为愈合期;③无效:患者溃疡灶处于活动期,抑或缩小低于50%.

(2)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判断标准:同时以14C尿素氮呼气试验对患者HP加以检测,若检测结果均属阴性便确定为HP根除[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表示、x2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对比

本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与7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因胃酸侵袭加强、幽门螺杆菌、胃粘膜防御作用减退三者共同发生作用而发生的临床常见疾病。幽门螺杆菌、高胃酸分泌为该疾病发生及复发主要因素。所谓三联疗法,指的是含质子泵类抑制药与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可有效对基础胃酸分泌与各种应激性胃酸分泌加以抑制,从而使得溃疡症状得以快速缓解并愈合,根除幽门螺杆菌[3]。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均属质子泵抑制药,也是消化性溃疡常用治疗用药。但雷贝拉唑属新型的质子泵抑制药,其起效更快,作用更为持久。雷贝拉唑肠溶片可有效避免药物进入小肠之前被分解,使其能够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下迅速被患者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4]。遇酸后奥美拉唑会被再次转化成次磺胺化合物,其在胃肠道生物利用度被极大地降低,进而对疗效产生影响。有研究指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成本及成本-效果方面显著低于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在三种治疗方案中,疗效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成本最低,这与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原则相符合[5]。该研究还指出,雷贝拉唑解离常数较高、起效快、稳定性强、作用持久,因其非酶代谢形式独特,因而对药物间影响不大,在腹痛缓解速度、抑酸及作用持久性与稳定性方面相比于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均具有显著优越性。

本研究通过对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发现,雷贝拉唑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方面相比于奥美拉唑组具有显著优势,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相比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5):13-15.

[2]刘增林,马用江,常卫华,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J].中外医疗,2015,17(33):117-118.

[3]李薇,曾晓华,沈思魁.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6):71.

[4]钟旭江,朱创健.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1,22(32):3008-3009.

[5]郑健军.雷贝拉唑、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3种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8):192.

论文作者:刘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