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财源”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构筑“第二财源”问题的提出
何谓“第二财源”?顾名思义相对于习惯上称之为“第一财源”而言,进一步说是除国有企业提供利税之外的其它税源。那么,构筑“第二财源”依据何在呢?
根据之一,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结束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包干”分配体制,标志着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之间的分配关系跨入了崭新的阶段。这一体制的最显著特征是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按税种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范围。这一改革对地方财源格局重组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主要的重点税收和大额税收已划作中央固定收入,使原来作为财政“一柱擎天”的基础财源——国有工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已不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使过去那些税大利小的企业失去了财源意义上的“摇钱树”地位,那些赖于以税还贷,投入多、产出少的企业再不是经济发展的后劲,而有可能成为地方财政的包袱。由于涉农税种、零散税种划分地方固定收入,使那些原来作为经济辅助成分的行业或企业,特别是涉农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农业地区,甚至是主导财源。所以说,分税制改革,不仅是一次财力的再分配,也是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的一项再调整。因此,“第二财源”构建问题应运而生了。
根据之二,是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的要求。长期以来我省一直是“吃饭型”财政,收支矛盾日趋尖锐。以1994年兑现工改工资为例。虽然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20.8%),但省里财政留有很大缺口,8 个市县一点也没有兑现,也给下一年度的财政执行留下一个很重的“尾巴”,可见“吃饭”的水平也很低。在事业发展上,各级财政的欠帐也很多。开支标准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之下,与东部发达省份更不能同日而语。受收不抵支的困扰,全省还有20多个县赤字上亿元。“第一财源”增长有限,使财政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东方不亮西方亮”,开辟“第二财源”成为财政走出困境,奔向“柳暗花明”的希望所在。近几年的财政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1993年财政增收额中,来自“第二财源”的比重扩大到15%以上,呈递增趋势。开辟“第二财源”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之三,是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束缚,我省形成了“单一的产业产品格局,单一的财政来源,单一的工作思路”,致使我省经济一直低速运行,大大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省委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绝不放松开辟农业、国有企业等经济发展‘第一战场’的同时,积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大力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到本世纪末如期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宏伟目标”总体思路。国有企业发展多种经营、精深加工和替代产业不再是“不务正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区街经济、民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也再不是“坐冷板凳的替补队员”,而跃上了经济建设“主战场”。而这些发展对象,正是开辟“第二财源”的重要内容。可见,开辟“第二财源”与其说是寻求财政增收途径,勿宁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此外,一些发达省份的成功经验也是有力的佐证。江苏、浙江乡镇企业产值岂只是半壁江山,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有些地区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体;与我省同处东北板块的辽宁省,前几年的产业结构和我省比较并无大的差别,然而近几年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其产值几近与国有企业分庭抗礼,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财政收入的坚实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方面的客观现实证明,构筑“第二财源”,已箭在弦上。
二、构筑“第二财源”的基本取向
“第二财源”内涵丰富,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构建“第二财源”,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又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注意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特点,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注重实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第二财源”问题上,必须科学地把握其基本的取向。
经济结构取向——多轮驱动,多元并举,重点是非国有经济。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都能得出这样一条结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对下降,非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对上升,国有经济不可能“一统天下”,多种经济成份“群雄逐鹿”,从单一的经济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所说“主体”,是控制经济的命脉,左右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不意味着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多数。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必然要改变计划经济的产权主体唯国有的偏向。中国改革的15年历史证明,一旦打破国有经济全方位的垄断局面,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释放出巨大的潜力,非国有经济必然有一个跨越性的发展。 统计资料表明,1993年同1978年相比,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8%降到56.5%,而非国有工业由24%上升到43.5%。作为非国有经济范畴的乡镇企业,占全国工业产值的47%,真正是“半壁江山”。一些沿海发达省份,如浙江、江苏、山东等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实践也证明,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谁认识得早,谁行动得快,谁就早主动、早见效。
因此,非国有经济不仅要跨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而且势必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支持乡镇企业、区街经济、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发展,应是开辟“第二财源”的主攻方向。当然,这并不是忽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就我省来说,国有大中型企业承担着80%以上的税收任务,这块老财源必须保证,开辟“第二财源”,正是要涵养老财源,借助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经济,依托国有经济发展非国有经济。与此同时,国有工业企业自身也有一个开辟“第二战场”发展替代财源的任务,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有一个不断巩固、强化和精深加工发展的混合经济格局,以提供丰富而取之不竭的财源。
产业结构取向——三产齐发,各有侧重,重要的是发挥自身优势。
经济结构左右着经济发展建设,对财政积累的多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省“重型”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占用资金大,周期长,见效慢,出大力,赚小钱。加之,“原字号”产品和粗加工,高成本低价格,不仅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也使第一财源趋于萎缩。因此在开辟“第二财源”问题上,特别要把握住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环节。
在第一产业——农业方面,要把培植“第二财源”放在支持“两高一优”效益型农业上,我省是农业大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期以来,投入产出虽有所提高,但企业的整体效益仍比较低。而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效益型农业,正是培植农业特产税和其它税源的主攻方向。目前,“一县一品”,“一乡一业”已初步显示了发展潜力。如宁安的响水大米,望奎的瘦肉型猪,明水县的苹果,大兴安岭的北芪茶、红豆饮品,桦南县的白瓜子等。通过加强农村“第一车间”建设,带动农村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进而促进县级财政实力的增强。
在第二产业方面,特别是作为我省经济主体国有企业,要把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多种经营、精深加工和替代产业作为开辟“第二财源”的主攻方向。我省作为资源大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资源型、原字号、初加工和过重的产业结构,单一经营、一业一品几十年不变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和企业比较突出。由于资源衰减和产品老化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景气。历史和现实证明,单就国有大中型企业抓大中型企业,单就主业抓主业,经济发展难以加快,财源增长难以为继。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特别是资源性产业,开辟“第二战场”,发展主业以外的多种经营、精深加工、非林产业、农垦的非农产业和军转民业,以副养主、以小养大,弥补财力所不及的国有企业休养生息,培植财源后劲。
支持发展第三产业,是勿庸置疑的开辟“第二财源”。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因此,要把第三产业放到主要地位。大力民展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信息咨询、房产建筑、中介服务、旅游、饮食等行业,培植生产资料、主权转让、期货证券市场,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使第三产业成为地方财源的有力支柱。
经济质量取向——既要进档,又要效益,重要的是少投入、多产出、快积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投入产出率的高低论英雄。过去实行财政包干体制的教训使人们记忆犹新,速度即是效益,尽管财政不十分宽裕,但争上大项目、铺大摊子,不问产品销路,不顾市场需求,结果造成很多浪费,有的还给财政背上了包袱。为此,开辟“第二财源”必须以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对地方财政的回报率作为基本依据。作为我省来说,财力拮据,是一个吃饭型的财政,支持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相当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适当的环境中去,充分发挥“发酵剂”作用,把“第二财源”这块蛋糕做大。所谓适当的环境,就是那些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的产业、产品乃至项目。树立效益第一的原则,不分所有制性质,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谁发展快就支持谁,谁效益好就扶持谁。充分运用政策、资金杠杆,快速建立起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高附加值、高投资回报率的财源群体,更快更好地构建第二财源。
三、构建“第二财源”应遵循的原则
构建“第二财源”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第二次创业,它要求各行各业,各经济部门乃至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仅就财政部门来说,在构建“第二财源”中,应把握和坚持以下原则:
——兼顾调控与服务的原则。在开辟“第二财源”,支持“第二财源”范畴内的经济发展上,财政部门应尽快转变职能,多政策调控,少行政干预,做到宏观把住,微观搞活。放手让企业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组织生产,开展经营。同时,要强化服务职能。并不是政企分开之后,财政对企业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财政部门还担负着为企业制定宽松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工作帮扶的责任。因此,财政部门要满腔热忱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财政环境。
——兼顾取与予的原则。“先予后取,取之有度,培植财源,发展经济”,应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开辟“第二财源”的基本思路。在“予”的问题上,坚持放水养鱼的思想,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投放到具有典型性、导向性的产业和企业上,起到举一反三,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同时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省外、国外资金,混合投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促进“第二财源”的建设。在“取”上一定要把握“度”,既要保吃饭,又要促发展,注意公平企业税负,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绝不能竭泽而鱼,越收越穷,越穷越收。形成“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予”,“予”是为了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兼顾全面给政策与一事一议的原则。“第二财源”的概念,包含着多种经济成份,而这种混合的经济成份并存,加之企业的经济基础又千差万别,就决定给予企业的公平竞争的发展政策不可能千篇一律。既要制定统一的导向性、宽松性的扶持政策,也要一事一议地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是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创造一个公平的、宽松的发展环境。
——兼顾国家与地方利益的原则。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国家与地方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在开辟“第二财源”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国家的贡献,也要注意对地方经济的回报。财政部门要支持全省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培植起地方财源,地方经济发展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就会越来越大,也就是既要唱好“国际歌”,更要演好“地方戏”。
——兼顾贯彻政策与创造性工作的原则。关于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国家有很多宏观政策。在贯彻这些政策的同时,给合地方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用好用足。要吸取南方和南部沿海发展经济的经验,比照他们的发展策略,制定优惠的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关键靠创造性地工作,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发扬敢闯、敢冒的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踏出一条发展经济、壮大财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