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近期出台--1997年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_发改委论文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近期出台--1997年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_发改委论文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最近出台——一九九七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论文,改革委员会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要点论文,一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最近出台了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摘要如下:

按照“九五”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继续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广泛进行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以粮棉为重点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把城乡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搞好县域经济。改革措施的安排,要服从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有利于贯彻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按照《公司法》组建大公司、大集团,集中力量抓好国家确定的一批大型企业。扩大国家企业集团试点范围,规范和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各地区要立足本地优势,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公司、大集团,并在资产划转、企业重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小企业改革主要由地方负责。各地应从实际出发,以理顺产权关系为突破口,继续采取股份合作制、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在放开搞活小企业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

推动存量资产流动重组,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把经济增长的着眼点转移到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上来。加快结构调整,关键在于通过公司制改造,以及联合、兼并、参股控股、收购、拍卖、破产等多种形式,真正使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把存量调整与增量投入有机结合起来。重在盘活存量资产。用好用活增量,一要带动盘活更多的存量资产;二要注重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推动企业制度创新。

把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结合起来。经有关部门的协商认可,国有经济内部企业之间的国有资产可以无偿划转,有些可以跨地区、跨部门进行划转。对债务重、效益差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可采取转产或搬迁、联合、合并、托管、拍卖债权等途径,进行债务重组。稳步发展以兼并、收购、租赁为主要内容的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并推进企业存量资产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兼并和破产要认真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防止利用破产、兼并、分立等方式逃债废债。无论实施兼并还是破产,都要妥善安置好企业职工,保证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费用。

把企业重组与盘活国有土地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利用级差地租收益,对市区的老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转产改造。

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央和地方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实践探索的力度,在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建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离、解决企业历史包袱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利用存量资产调整的机遇,推动国有独资公司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转换。继续搞好国家航空、石化、有色金属三家控股公司的试点。

全面搞好“三改一加强”,把推进企业改革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整顿和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增资减债。对于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等办法筹措资金,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继续选择少数城市进行国有经济债务重组试点。对个别特别困难的行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加快调整和转轨步伐。加快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抓紧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本监管和营运体系,加快构造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促进政企分开。明确国有资本营运主体及其权责,建立明确的国有资本营运责任制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制度。选择具备条件的大公司、大集团进行试点,使其成为国有资本营运主体。选择少数国有投资公司,实行国有资本投资与营运相结合的试点。

有条件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行业性总公司,在分离行政职能、人员、机构的基础上,可改组为资产经营公司或行业协会,改组中要防止搞行政性“翻牌”。有些可突破行业局限,组建综合性的资产经营公司。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监管和营运体系的有效途径。

二、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改善投资结构

进一步缩减政府投资领域,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凡是经营性的项目都应鼓励企业去投资,各级政府的投融资活动应主要集中在公益性项目和基础领域。中央和地方都应选择重点建设项目进行面向社会的项目法人招标试点,以现有企业和企业集团为基础通过公开、公平竞争选择确定项目法人。积极鼓励多家企事业法人机构合资合股,实行多元投资,打破投资领域中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强化投资主体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

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增强银行投资信贷的风险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大银行投资贷款的决策自主权,切实落实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进一步落实项目资本金制度。不允许搞无本企业。积极试行国际通行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方式,包括“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和以预计资产收益作抵押的融资方式。

加强和改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各级政府部门主要管方针、管政策、管规划、管监督,而不应干预企业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抓紧完善国家产业政策体系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地区经济布局的引导和调控,防止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建立健全产业和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加快投资立法步伐,规范投资决策、审批、监管和责任。

三、配合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各地及实行行业养老保险统筹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不同实施办法向统一制度平稳过渡的衔接工作。在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要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努力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及行业建立和发展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

扩大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范围。试点城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意见的通知》,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职工医改试点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要坚持属地化原则。

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与管理。在全国200个重点城市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

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包括从存量资产和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弥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基金的不足。

在发挥家庭和集体保障功能的基础上,按照农民自愿原则,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事业。

做好职工解困工作,推进社会救济制度改革。加强对社会低收入者的社会救济与保障,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继续探索建立统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有效途径。暂时不能统一管理机构的,可先建立统一的资金营运机构。探索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营运和管理养老基金。

四、搞好住房制度改革,努力开拓住宅市场

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逐步取消住房福利分配的做法,实行新房新制度。根据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将住房实物性补贴理入货币工资。各企事业单位新房应取消福利性分配,实行先售后租、新房新租金的政策。逐步改变国有单位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建房、分房、管房的老办法。

全面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搞好国家安居工程建设。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和使用管理,完善监督体系,确保专款专用。

加快国家安居工程建设,适当增加国家安居工程贷款规模。试办住房专项储蓄,以保证安居工程贷款资金来源。

继续调整公房租金,稳步推进公房出售。1997年各城市公房租金水平按双职工家庭平均收入计算,提高两个百分点。对低收入居民、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等,制定详细、严格的减免和补助政策。

采取有力措施,启动住宅市场。清理商品房价格构成中的不合理因素,盘活积压商品房所占用的资金。积极发展住房金融,开办多种形式的住房储蓄业务。扩大住房信贷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积极开办个人购房的抵押贷款业务,鼓励居民购房。建立政策性抵押贷款制度,并可利用住房公积金,向购房者提供低息贷款,增强个人购房能力。

五、以粮棉为重点,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加大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力度。按照“一并轨、四分开”的思路,稳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实行粮食定购价和市场价并轨的具体途径,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和价格风险基金制度,提高国家调节和稳定粮食市场的能力。

继续改革棉花供应体制,完善棉花交易会制度,供需双方按照棉花调出、调入计划数量,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自主选择交易对象。积极探索棉花购销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途径。

对化肥、原油、成品油、茧丝、食糖、猪肉等重要商品,要进一步理顺产销关系,建立储备调节制度。

进一步完善批发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逐步形成包括中心批发市场、主产区和主销区批发市场在内的全国性粮食、蔬菜批发市场网络。提高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

努力搞好代理配送制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佣金代理制。继续推进连锁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支持连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着力开拓农村市场,稳步发展拍卖业、旧货市场。

以深化基层社和社属企业改革以及培育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理顺股金入手,努力探索多种入股形式,切实增强基层社的凝聚力和为农服务的实力。

六、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体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继续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进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对预算外资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清理和制止各种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强化政府行政性收费和基金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巩固和完善新的税收制度。调整和完善消费税体系,适当调整部分行业的营业税负担。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的办法。

按原定计划继续研究降低关税税率方案,改善关税结构。抓紧修订个人所得税法。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解决某些垄断性强的行业和某些特殊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

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继续完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继续改进金融调控方式,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增强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注重多种间接工具的协调配套。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运用力度,扩大再贴现业务,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灵活运用利率杠杆调控货币供应量。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稳步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合理调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抓紧在大中城市建立城市合作银行。落实“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所有银行要与所办金融机构脱钩。清理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要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努力实现政策性和效益性的统一。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增设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抓好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保险合作社的试点。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

积极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银行间拆借市场,培育票据市场。继续规范证券市场,适当增加股票发行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直接进入市场发行企业债券的规模,拓宽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选择少数城市进行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此外,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还就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搞好搞活县域经济;推进对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搞好城市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立法步伐,加快对改革的领导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标签:;  ;  ;  ;  ;  ;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近期出台--1997年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_发改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