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论文_于世良 马丽荣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论文_于世良 马丽荣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中学教师 于世良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中学教务主任 马丽荣

课标要求及分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是“描述”所以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是了解水平,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学习内容是人体呼吸的组成。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意识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本节内容提供的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等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分析活动,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的作用两方面的知识内容;本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重点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可以为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优势:七年级学生对呼吸道的组成已经有初步的认识所以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了解和掌握。

劣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乏深入探究的耐心以及对知识的处理能力较弱。

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课标的分析和教材的分析它们都共同提出了呼吸系统的组成,所以得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根据对课标的分析和学情分析分析中学生对于学习本节课的劣势是对知识的处理能力较弱所以得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通过资料分析,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学生能够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学生能够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自主阅读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分析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能够理解呼吸道的结构与呼吸道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关注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形成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呼吸(预设时间3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婴儿啼哭的图片和声音,提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思考后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你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从此,你的生活就离不开空气,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你的健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点评:这样设计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并不枯燥,有情景、有动作、有感觉,贴近生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设时间25分钟)

1.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书41页图4-26呼吸系统的组成图,说一说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在多媒体中播放呼吸系统组成图,各器官名称用空格。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观察图4-26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看书思考后表达各自观点,统一正确答案。最后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观点,相互评价。

【点评: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稍简单的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利用教材中的信息以及生活常识,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呼吸器官的名称,然后以填图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考等能力。对他们的回答充分肯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呼吸道的作用

教师活动:一、让学生阅读“资料分析” 教师给学生提出四组问题,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逐一解决,并对学生的讨论回答给予鼓励表扬

第一组:阅读教材41页资料分析1、4、5讨论并回答

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气管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第二组:阅读教材41页资料分析3讨论回答

1.鼻子中的污物、痰中的污物都来自哪里?

2.展示给学生禁止随地吐痰的标志,提问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3.脏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4.我们的身体有怎样的结构能将这些污物阻挡或者排出体外?

5.展示人体鼻毛的图片,提问鼻毛有什么作用?

6.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在我们的气管里面有没有和鼻毛类似的结构呢?说明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能起到什么作用?

第三组:讨论患感冒时,用嘴呼吸会觉得嗓子发干,而用鼻子呼吸就没有这种感觉。你认为鼻腔能对进入到体内的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

第四组:1.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鼻腔有时会流血,这说明鼻腔有什么结构?能猜出它的作用么?

2.试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分析北欧人的鼻子形状和赤道附近的人的鼻子形状有何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二、根据学生上述讨论教师提问:有了呼吸到对空气的处理人类就能避免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危害么?同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空气污染和吸烟者的肺与健康人的肺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争取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教师参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相互研讨得出结论,发表观点,争取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

【点评:呼吸道的作用是本节的难点也是重点内容。本环节是课堂学习的主题环节。资料分析是本节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好素材。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也很好的渗透品德教育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等。】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预设时间7分钟)

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引导学生描述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鼓励学生发言,谈体会。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谈体会及家长对此事的看法。形成“食不言”的正确观点。

【点评:这个问题的设置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疲惫时,又一次激发探究的热情,集中了注意力。同时教育学生养成“食不言”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知识应用(预设时间5分钟)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有哪些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知识。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质疑环节:有关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还有那些疑问。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答案的肯定。

总体点评:

本节课的知识点不多,但“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授课教师从生活实际入手,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设计了四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引导性的语言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但是教学设计也有不足之处:

1.对于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通过看书一目了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这部分时间缩短一些,可以为后面的总结环节多留一些思考和拓展的时间和空间。

2.在播放呼吸与吞咽的动画时,教师担心学生表述不清楚,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其实这个动画要表达的知识点很清晰的,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还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他们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3.备一节课,不仅是要背教材,更要背“学生”,每一个环节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在上课时可能发展的进度,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每个环节的时间和讲授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利用。

论文作者:于世良 马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论文_于世良 马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