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的困境与探索_诗歌论文

新诗教学的困境与探索_诗歌论文

新诗教学的困境和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诗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以白话作为表现工具的、反映时代精神的自由体诗。它以“思想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形式的自由”等特点而受到许多诗人和读者的青睐,成为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中,新诗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有些教师一提到诗歌教学,就当成古体诗词的教学;有些地方和学校甚至以高考不考为由,将新诗教学完全取消。这些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新诗在教材中的地位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新诗篇目散见于必修一、三、五册,共11首,其中中国诗6首,外国诗5首。古体诗主要见于必修二、四册,共11首,其中古诗4首,词7首。不难发现,从数量上看,教材编者把古体诗和新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当然,对于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而言,教材选编诗歌的篇目显然是偏少的。因此,编者又在语文读本中编入相当数量的现代诗歌,如必修一读本编入“青春颂”“韵”两个单元共9篇诗歌,包括诗人徐志摩、戴望舒、北岛、顾城、海子和日本的大冈信、法国的保尔·福尔等人的作品;必修二读本在“热爱生命”单元中编入3首诗歌,包括食指和英国的弥尔顿、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等人的作品;必修三读本在“深情的歌唱”单元中编入6首诗歌,作者分别为艾青、常任侠、梁志宏、痖弦和俄罗斯的普希金、古巴的何塞·马蒂。此外,选修教材又有《现代诗歌选读》作为补充。可见,教材中的新诗,无论是篇目数量还是选材的广度,都足以为师生教学提供较为丰富的选择。

      二、新诗教学的困境

      《江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对诗歌教学提出的学习要求为:养成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感知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形象,了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中外诗歌风格流派。可见,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其教学要求是一样的。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新诗教学往往停留于写作背景、诗人简介、主题思想层面,教师对新诗的特点、新诗教学的特点研究甚少,导致新诗教学走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部分教师审美素养欠缺。当下新诗教学过于注重对作品思想性的阐述,而不是把新诗的美学价值放在首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本人文学审美素养低下,诗歌鉴赏理论储备不足,诗歌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在多媒体时代,许多教师缺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几乎都是完成任务式的讲解,没有真正的“鉴赏”。新诗教学方法和古诗教学方式几乎是一样的,没有形成新诗教学的特点。可见,新诗教学不是诗歌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

      三、新诗教学的探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诗作为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都有极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诗教学与其他文体的学习目标是一样的,不应有所偏废。为此,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如下路径:

      (一)促进感发,激起学习兴趣

      感发,就是让人感动后内心之中有一种兴起和发扬。叶嘉莹教授说:“诗的感发其实就是人心之动,是诗让你的心活起来。这时候,你所感受的就不只是这首诗本身所写的感情内容的感动,而是让你自己对你的生命有所珍惜,对你的精神有所提升。”诗歌的生命是长久的,每首经典诗歌都像是一个青春不老的生命,使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仍然为它感动。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读大学时,参加过一个诗歌朗诵会,十多名选手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朗诵的篇目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就是诗歌的感发作用,读者被舒婷在“文革”后期对祖国遭受灾难的深重的忧愁和深深的爱所感动,这种感情发生位移,反映了读者的心声,于是,朗诵者借舒婷的诗歌表达出来。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新诗,独具现代特征和人文精神,既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历史积淀的思考,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关注,也有对人格精神的发掘,对文化性格的重铸,其感发作用不可小觑。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诗歌的感发作用?笔者认为,一是让诗歌融入学生的生活。诗歌创作源于生活,在平时引导学生多读名家名篇,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创作的背景,挖掘创作灵感的来源,将诗歌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创作,体味诗歌的感发作用。二是创设诗歌情境。如举办诗歌品读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契合诗歌的影片、音乐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诗歌的情境中去,体验诗人在此情此景中发自内心的感受,赏味诗句的凝练与精妙,领会寓于诗句背后的真挚的情感。三是结合诗歌教学揣摩玩味。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与品鉴,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了解不同的风格流派和不同诗人之间的差别。教师适时讲解诗歌朗读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新诗的节奏和内在的感情变化。花季的学生本来就处在诗一样的年龄,诗情蓄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旦被激发出来,对诗歌的兴趣就有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整合教材,勾连相关篇目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所以,从教学内容的构成看,解决新诗教学困境的出路在于教师要树立新课程意识,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用教材教”就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组合调整。

      一是同类组合,即把主题相似、相近的诗进行比较。比如,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可以给学生提供《神女峰》《我愿意是急流》等爱情题材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诗人不同的爱情观。舒婷在爱情方面追求的是独立的个性、平等的地位,对漠视女性生命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思考与反叛,对真实爱情的渴望。裴多菲为了真爱敢于承受孤独,敢于与任何敌人抗争的意志,也倾诉了对爱人的抚慰。学生还可以发现这些诗人风格的不同:舒婷的含蓄、委婉、细腻、阴柔;裴多菲的勇敢、顽强、热烈。又如,可以把必修一的“吟诵青春”与读本中的“青春颂”结合,感悟不同诗人对青春的理解。把食指、北岛、顾城等朦胧诗派诗人的诗组合在一起,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是对“文革”社会灾难的严峻反思和批判,是对人性回归的呼吁。其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表现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是古今比较。新诗的“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很多意义上,艾青、穆旦他们仍是在写屈原、杜甫没有完成的诗。教诗,就要教到这种“通”的境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和领悟到那贯通古今的诗的真髓,只有“通”了,才能发现新意。比如《双桅船》中“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一句,就是化用了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舒婷简洁而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这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此诗的象征意义——忠贞不渝的爱情。还有,“丁香”之于《雨巷》,“笙箫”之于《再别康桥》,都是借古诗词中的意象表达诗人寂寞、惆怅的心境。

      三是中外比较。徐志摩的抒情是相当潇洒优雅的,因为他是受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该诗潮主张“好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泻”。但是这种强烈的感情,是经过沉思提炼的,达到一种宁静境界的结果。所以,徐志摩在抒情上很收敛,《再别康桥》反复强调“轻轻的”“悄悄的”,虽然实际上是一首离别的歌,可是,表面上却反复说“不能放歌”,一切,一切都是沉默的,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静静的自我享受,默默的自我体验。这样的情感和语言的提炼,正是徐志摩借助西欧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把自我的情感美化到了极致,达到了情感表达和诗歌形式的完美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成熟的新诗一般是讲究节奏、韵律的,像新月诗派提倡“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中西融合,创造出一种既不同于古代律诗又区别于自由诗的新格律诗。以闻一多的《死水》最具代表性,每一行都是九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西方诗歌也讲究押韵。如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A Red Red Rose,全诗分四节,每节又有四行,句子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和吟诵。如第三节:“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第一、三句结尾都是“dear”,第二、四句结尾是“sun”“run”,都是押韵的。

      由此可见,尽管教材中诗歌的选编内容是有限的,但教师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教学新诗,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诗歌,进而对诗歌发生兴趣,甚至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三)引导创作,提升语用能力

      尽管高考作文不提倡写诗歌,但是新诗具有形式自由活泼、韵律和谐优美、情感含蓄动人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处于诗一样年龄的中学生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为此,可以引导学生适时进行新诗的创作练习。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改写、自创、修改等方式,创作出了一批较优秀的作品,虽显稚嫩,但言为心声,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的确难能可贵。

      比如,一位学生创作了《寻找蓝色土地上的珍珠》。他以“黄河里的一粒沙、长江里的一滴水、珠江里的一条鱼”自喻,伴着“欢快的步伐、勇敢的步伐、沉重的心情”,向着黄海、东海、南海进发,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山万水”,寻找大海里的“珍珠”(喻指被别国占领的海岛),可“珍珠”却“被人蚕食,无法接近,握在别人手中”。“我惊叹,我痛心;我愤怒,我伤心”,从而要“依然留下,决然留下,守护(卫)这颗(串)珍珠”。最后又以“珍珠”的口吻写道:“母亲啊!母亲!/为何依偎在您的身旁/却时而感受不到您的温暖。”“母亲!母亲!/快快寻找您蓝色土地上的珍珠,/永远地爱抚在手心里,/莫要再被强盗掳走。”全诗意象鲜明,感情真挚,一气呵成,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可贵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又如,一位学生创作了《青春默片》,全诗如下: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总想找个地方/妥帖收藏//那午后的和煦的风/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男孩/林荫下安静读书的女孩/安静地定格青春的默片//我们只能拼命地奔跑/想要跑出这幽暗深长的甬道/却不曾想/再回头已是花开//而那个女孩/踏着六点钟的余辉跑来/身后扯出长长的剪影/像跑过一段繁复冗长的时光/笑着搭上我的肩:“嘿,在聊什么?”

      这首诗表现的是对少年时光的回忆、留恋,对当下青春的珍惜,对现实生活的烦恼和挣扎,对时光倏忽消逝的感伤。全诗情感细腻,节奏明快,跳跃性强,诗味浓郁。

      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自觉表达的强烈动机,从而促使其习得积极和全面的语用能力,催生其洋溢着个性魅力的言语表现力。

      作为语文教师,新诗的教学只是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种子总会发芽,鲜花总会开放。有诗歌在,有爱诗歌的人在,新诗教学就有希望。

标签:;  ;  ;  

新诗教学的困境与探索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