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东西部产业链重构_产业转移论文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东西部产业链重构_产业转移论文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东西部产业链再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链论文,产业转移论文,东西论文,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际产业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过去的十多年内,世界经济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的深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垂直专业化生产模式下的国际分工开始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角。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将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要素密集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并对国际生产网络进行系统整合,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同一产品的不同环节依据要素投入比的差异布局到相应具有禀赋优势的区位,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裕的市场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将不同环节分布到不同的区位生产以发挥每个特定环节的最佳规模是推动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将重心集中在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将生产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了某一产品不同工序和环节在空间上分布于不同国家的格局。

传统的基于产品间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将一国失去竞争优势的整个产业链条转移到其他国家,而目前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转移模式中,发达国家只是将产业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之一转移到作为承接地的发展中国家,而将附加值高的环节留在本国,此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只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避免了传统产业转移模式带来的“产业空洞化”。而对于产业承接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动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对自身的产业升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一国产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链条上的升级,日渐成为推动本国产业整体升级的内在动力,成为一种“双赢”模式。

中国承接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我国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摩擦的增加,集聚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环节出现了向外转移“双向需求”。对外,可以将劳动密集型环节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来延长和拉伸国际产业链在国内的环节。促进东部地区不断向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环节攀升。对内,通过产业链在区域间的传递和转移,拉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以产业转移来协调产业升级、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目前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转移模式运用到我国的东西部产业转移中,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所追求的整合能力和系统效率的目标,发挥我国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优势,通过国内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来发挥我国区域差异所提供的空间优势,从而构建产业链在我国区域内的跨区域整合延伸,随着环节的增多和链条的拉伸,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就可以协同互动,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这也是促进我国当前区域产业转移的一个方向。

我们认为,通过产业链条在不同区域的分工,可以在我国东西部之间形成东部地区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则成为由国内价值链主导的制造业基地,这可能是协调我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关系的一条新的路径和机制。

二、我国东西部产业链再造

在制造业分工日益深化、中间生产环节不断拓展的基础之上,不同区域之间是通过错综复杂的产业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和紧密结合的经济活动体并进行贸易交换的,它们之间的经济产业结构差异除了市场的最终需求能力差异外,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产业内部之间的关联度及中间需求力量的差异。在产业链跨区域分工模式中,各链条环节之间存在着上下游供应关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链条环节会自发产生整合的目的和意愿。因此,整合过程主要依靠非行政组织,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需求拉动功能。由于消费需求的拉动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又急需资源要素的支撑,本地资源的限制迫使企业向外寻求最佳的合作伙伴,从而产生跨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

在目前这种国际产业转移环境下,知识密集的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管理服务、营销和品牌管理等高增值环节向发达国家合地区转移,从而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服务化的转型;而装配、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则向发展中国家积聚,引发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制造化。平新乔等(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已经从1992年的14.22%增加到2003年的21.82%,在12年间上升了50%。Dean等(2007)通过将加工贸易从一般贸易中分离出来,指出1997年我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比率为29.3%,到2002年则上升为35.9%,增加了23%。

张少军(2009)利用来自投入产出表的新方法,测度了广东省和江苏省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水平。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广东和江苏两省参与全球价值链排在前六位的行业分别是:广东: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化学纤维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可以看出,广东和江苏两省参与全球价值链行业基本属于中间品行业,即原材料、半成品和资本品行业。粤苏两省参与全球价值链定位于劳动密集型环节,就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半成品和资本品,再发挥国内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进行加工组装后出口,最终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也就是说,我国东部地区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形成了产业的制造化和产业的加工化特征。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是:参与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并加工装配成最终消费品。这种分工地位与我国的比较优势相一致:我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按比较优势原理,可专业化生产产品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然而,东部地区近年来由于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制约,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大,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成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可以将发达国家与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关系延伸到我国的东部与西部之间,将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模式延伸到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中。通过东西部的产业链再造,东部地区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把产业链条中某些制造化和加工化的环节通过内部化方式转移到西部,充分利用西部的比较优势。而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可以有效利用自身上游(低端)产业比较优势,参与东部产业分工体系,通过东西部产业链再造、重组,促进东西部产业一体化,形成不同区域优势产业链突出,其他区域尾随产业配套的一体化合作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成本最低化和产业整合后的一体化增长效应。东西部产业链的存在和发展就是衔接缩小地区差距和完成产业升级的微观机制,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

三、基于产业链的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的思考

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关键是东西部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和兼并整合,尤其是东部企业西进,是东西产业链再造的重要途径。产业链跨区域分工模式是建立在区域间发展差异、优势互补、利益共赢之上的,以各地区之间产品结构的异构互补和产业梯度传递为基础。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通过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在地区间的转移,实现产品分工互补,从而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和服装产业、简单机械加工业等。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些产业中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有利于整合后要素资源的互补和流动;同时这些区域内自身资源有限,并且近年来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遇到资源稀缺的制约,需要进一步合理地整合和利用周边的传统资源条件。

一旦西部地区能够承接由东部沿海转移过来的加工环节,东部地区就可以更好的发展价值链中附加值高的环节和生产者服务业,从制造工厂向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转型,就可以对整个行业提供高端服务,增加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吸引到自己急需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可以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劳动者的生活消费也可以扩大当地的内需,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可以将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型工业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起点。尽管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低级化特征较明显,产业结构素质低,但已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西部地区在全国地域产业分工中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部门(即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集中在采掘工业和中间投入品制造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少数资本品制造业上。这些部门奠定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基础地位,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相对规模优势。因而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优势,既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及产业成长的基础,也是与国家在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重点相衔接的最直接的结合点。因此,西部地区可以在自然资源和能源、原材料产业优势上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与东部地区的产业链分工。这种分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立足于某一资源优势,沿产业链条,从事一体化生产。也就是说区域内既发展上游产业,又发展下游产业,例如,在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石油化工、基本化工原材料—化纤工业,塑料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系列。这本质上是在区域内部发展垂直分工,以与东部地区形成水平分工格局:

二是立足企业优势、区域优势,发展区域间同种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如汽车和大型设备的零部件制造,这是在国际上较发达的一种分工形式。又如,有色金属工业,西部地区过去主要输出加工程度低,甚至没有加工的原材料产品,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则要求深化和扩展原材料的开发深度,发展高科技量、高附加值的新型原材料,这样就与东部地区之间形成了原材料产业领域的产业链分工。这种产业链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市场调节下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不但不会结构趋同,反而会促进对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具体而言,东西部产业转移可以考虑几种模式:

一是“市场+资源”模式。针对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中资源短缺而西部地区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引导东部产业到西部地区建立生产基地,西部产业承接地区的资源开发以东部的产业发展为市场,通过产业链的空间延伸和直接投资来实现东西部的产业合作,通过区际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来实现东西部的双赢。

二是“品牌+资源”模式。引导东部地区已经形成的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到西部投资设厂,开发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开拓西部地区的市场。

三是“技术+周边国家市场”模式。我国的西部地区大多地处边疆,有毗邻周边国家的区位优势。可以针对东部地区有技术而西部地区毗邻的周边国家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引导东部对具有边境区位优势的西部地区进行技术转让和产业转移,这些地区在承接技术转让的基础上,以周边国家为市场发展加工业,实现产业链的跨境延伸。

总之,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实际上是产业链跨区域分工,是建立在区域间发展差异、优势互补、利益共赢之上的,以各地区之间产品结构的异构互补和产业梯度传递为基础。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通过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在地区间的转移,实现产品分工互补,从而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劳动力等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和服装产业、简单机械加工业等。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些产业中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有利于整合后要素资源的互补和流动;同时这些区域内自身资源有限,并且近年来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遇到资源稀缺的制约,需要进一步合理地整合和利用周边的传统资源条件,所以产业链跨区域垂直型分工模式能够促进这些集群产生整体的聚合能动效应,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区际分工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在区域产业转移中要实现以资源优势作为参与产业转移合作的起点、以能力强化作为参与合作的目标的战略,必须考虑产业转移的领域与项目的性质,避免为转移而转移的局面。只要产业转移的项目有利于资源型经济转型,必然会缩小西部与东部之间在能力结构方面差距,自然也将拓展未来东西部产业转移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并最终提升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获利能力。因此,西部参与区域产业转移应当走出从资源布局出发片面强调产业垂直分工的模式,努力构建产业转移的新机制,通过加快直接投资、产业与技术转移、市场网络建立等途径,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加快西部赶超东部地区的步伐。

标签:;  ;  ;  ;  ;  ;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东西部产业链重构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