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论文_王琼芳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妇科 云南 普洱 665099)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到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当中去,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29-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病情发生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不调、腰腿疼痛和白带增多等,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我们在多年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探索出相对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较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旨在改善患者临床状况,同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共8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同时不包括依从性较差者;80例患者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年龄为22~51岁,平均年龄为(33.43±3.12)岁,患者病史为5个月~6.5年,平均病史为(2.43±0.36)年;观察组中年龄为23~51岁,平均年龄为(33.23±3.45)岁,患者病史为6个月~6.5年,平均病史为(2.76±0.52)年;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在100ml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中加入0.2g左氧氟沙星,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平均12小时用药1次;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通过临床路径的分析,首先按照中医辨证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型,患者白带增多、伴有恶臭、舌苔薄而发黄、下腹部疼痛明显定为热毒下注型;患者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情烦躁、乳房胀痛、舌苔薄而发红定为肝郁气滞性;患者经期出现血块、乏力疲倦、腰痛明显、腹部伴随坠痛、舌苔发白定为气虚血瘀型[1]。气虚血瘀型患者用药为丹参、黄芪、红藤、土茯苓、党参、生薏仁、败酱草各30g,玄胡20g,桃仁、丹皮、黄柏、川芎、香附、赤芍各10g;肝郁气滞性患者用药为玄胡20g,土茯苓、红藤、生薏仁、徐长卿、败酱草各30g,丹皮、乳香、川芎、桃仁、枳壳、赤芍、柴胡10g;热毒下注型患者用药为生薏仁、土茯苓、蒲公英、红藤、鱼腥草、败酱草各30g,连翘20g,金银花、黄芩各15g,生山栀、丹皮、柴胡、桃仁各10g,生甘草和龙胆草各5g;中药材均混合进行煎熬,分早晚服用,连续用药2个月。后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评价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精神状态恢复良好,妇科检查无异常,定为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患者精神得到一定恢复,妇科检查患者基本均恢复正常,定为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改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在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病发初期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多数不会引起患者重视,待到病情持续发展,炎症长期影响盆腔,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症状,同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治疗就成为关键所在。

本次我们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医在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单纯用药的方法进行干预,但很难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时,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分型,同时我们对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分析,分析发现中医认为盆腔炎属于带下、痛经等范畴,多因寒邪入侵、蓄久成毒、加上气血虚亏等而致病,我们在治疗中主要进行补气养血、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为主,本次所用药物中桃仁活血化瘀、黄芪补脾益气、茯苓健脾败毒、丹参可有效活血、薏仁能够去湿,多药合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2]。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玉华,韦继莲.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不孕症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63-64.

[2]刘丽芬,刘波,苗娜.69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72-473.

论文作者:王琼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论文_王琼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