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修补和生态修复的房彦谦墓环境整治设计论文_朱芋静

基于文化修补和生态修复的房彦谦墓环境整治设计论文_朱芋静

上海市政院 上海 200092

摘要:本文探索再生态和更新织补理念结合房彦谦墓的环境整治设计,复原或迁移文物古迹,修复相应形制、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园区特色和活力,创新文物遗产的环境阐释和认知传播方式,将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文化景观传承体系方面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修补 生态修复 环境整治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regeneration and renewal, combines with th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design of Fang Yanqian's tomb, restores or transfers cultural relics and monuments, restores the corresponding shape, space environment, landscape style, enhan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itality of the park, and innovates the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cognitive transmission mod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heritages. It will b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marking system, cultural relics value dissemination system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nheritance. The system provides new inspir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repai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一、宏观政策的引领

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2018年7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大国策颁布实行,这是中央对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作出的整体部署。在《若干意见》中,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等方面对遗址遗迹类工程同样具有普世意义[1],例如:房彦谦墓的环境整治工程。

二、房彦谦墓概况

房彦谦(547—615),字孝冲,齐郡历城人,祖籍清河,隋朝官员,唐代名相梁国公房玄龄之父,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王朝的更替换代。房彦谦墓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西彩石三村村北约1500米赵山之阳,国道309线南侧,东侧毗邻济南超算中心科技园。墓地南北长120米,东西宽约50米。墓区范围内北侧存封土一座,高5米,直径17米。石碑两通,其中封土南缘向南约3.8米有清同治八年章丘知县蒋庆第书《隋监察御史房公彦谦墓》碑一通,另一通石碑位于封土南缘向南约62.5米处,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碑首和碑身用一整块巨石雕成,碑首呈拱形顶,两侧各有3螭,碑额篆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九字,碑趺因埋地下,不详。楷书碑文34行,行75字,共计2500余字,刻于唐贞观五年(631年)三月二日,为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丹,书法谨严浑古,苍劲秀丽[2]。

另存石兽两座,封土南缘南26、东2米处有一石羊,石羊南13.3米处有一石虎。该墓1977年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征地5.5亩,植树墙、立地界碑加强保护。

根据上位规划,此区域占地面积约90亩设计为房彦谦公园,整体地势平缓,基本为低矮的草本植被,除北侧一处植物群落外无乔木或其他景观植被,视线开阔。基地以房彦谦的纪念碑为核心,将文保单位范围、公共绿地范围纳入其中,统一规划,打造具有景观互动、教育宣传功能的公共空间。

三、生态修复为底、文化修补为核的环境整治设计提升

“文化修补+生态修复”是从“文物保护”上升到“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结合所要实现的两个转型,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文化遗产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遗址遗迹环境质量,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文物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用更新织补的理念,复原或迁移文物古迹,修复相应形制、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园区特色和活力,传承历史文脉,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房彦谦公园以出土文物房彦谦墓和墓碑为核心,从文化和生态的角度进行了环境景观设计,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一)恢复墓园形制为主的文化修补

从文献记载来看,房彦谦灵柩迁葬于赵山之时,其已被追封为徐州刺史,官职从三品,据文献和相关研究与官职级别相符的墓葬规格应为:墓地方七十步(长、宽各约105米);墓葬封土为圆形、高丈四尺(约4.2米);墓地四隅筑阙(或有垣墙);墓前置石人一对,石羊、石虎共六件(三羊三虎),神道碑一通。而根据具体工作情况来看,勘探区域内地层堆积比较简单,各层包含物亦较少、甚至较为纯净。仅发现墓道一处遗迹,未见道路、墙基、房址等其他遗迹现象;遗物也很少,未见较大砖瓦等建筑相关器物。据此,初步推断:房彦谦墓或许不存在墓园围墙,而仅以墓地四角筑阙、植树来标志墓园范围。阙及神道均为平地起建,已被破坏殆尽(因未见砖瓦等遗物,围墙平地起建而被破坏殆尽的可能性较小)。现存封土较相关规制有所差异,或许与后代人对封土的保护与破坏有关。

景观设计中恢复墓园唐代形制,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约105米,中轴线为6米宽神道,神道南端为石望柱一对,由南至北依次为唐代标志碑刻及新建两座碑铭、石虎(3件)、石羊(3件)、石人一对,轴线北端为房公墓碑及修复的直径约25米封土。封土前神道左右,复原用石头雕刻的柱子、走兽和官员组成的“仪仗队”,以彰显房公的身份、等级、地位。

其中,房公墓碑和唐碑刻实施原址保护,“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3]。”

(二)设计、施工多种措施保障的生态修复

1植物设计措施

1.1现状植物的保留和保护

施工前:在本设计中植物保留区标明需保留的植物并采取保护措施,在构筑物或平台柱梁对保留植物可能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应在施工前与设计师进行确认。禁止在距离树木1米以内堆放物料,2米以内挖沙取土、挖坑、挖窖;禁止在树体上打钉、缠绕铁丝、搭棚、架设线缆、或作为施工支撑点或固定点。

施工中:在乔木根系分布范围内,严禁设置厕所和污水渗沟,严禁向树木根部倾倒危害树木生长的物质;合理安排树木与建设设施的相互位置,并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施工开挖中,直径5厘米以上的树根不得切断,2-5厘米的树根切断时,切口应平滑,不得劈裂,并做防腐处理;

施工后:要立即回填栽植土,不得填入砂、石、混凝土、建筑垃圾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回填物;对有倾斜偏冠的树木,应在做好修剪、支撑等防护工作后方可施工,以防倒伏等。

在施工全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托专业单位对原有树木进行必要的养护,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1.2规划植物对墓园氛围的烘托

墓园是特殊的园林,具有纪念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形式的各不相同,其选用的植物也会因不同的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而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墓园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必然有自身的特点[4]。(1)选择适宜济南生长的寿命长的雪松、油松、白皮松、侧柏以及银杏等,以表示逝者永恒之意。(2)选择可以避邪的植物垂柳、柏树。(3)选择常绿树种大叶女贞等。

四、结语

“文化修补、生态修复”是基于对文化遗产的全要素保护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增强全民文化自信的美好愿景,推动文旅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Z].2018-07-06.

[2]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历城区房彦谦墓墓区勘探工作报告[R]. 2016年3月.1-6.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Z].1982 -11-19.

[4]张求阳.墓园植物景观构建研究.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D].2015.

论文作者:朱芋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基于文化修补和生态修复的房彦谦墓环境整治设计论文_朱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