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过去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跟上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此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提升的专业素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微课”是什么?“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者结合某个教学环节和某种教学方式而精心设计的微型数字化学习资源(胡小勇《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那么微课的特点就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想要在短时间内深入透彻地讲清楚知识点,除了有好的制作技术,选好有价值的主题和内容,才能真正意义算得上一堂好的微课。然而面对高中语文课程庞大的“任务学习群”,教师在教学中本身就需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取舍,那么在制作微课时知识点的选择更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迫切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因为:明确的主题和科学的内容是微课的眼睛。为此,如何有效地选择微课的知识点是我们制作一节优秀微课的重中之重。
一、明确的主题目标
有的放矢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微课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只有5-8分钟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进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能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就需要有明确的主题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有效地学习。所以我们在选择微课内容的时候就应该选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关键点。比如对一首写景诗歌的赏析,我们要关注的点有很多,可以是作者、内容、技巧、情感等诸多方面,如果面面俱到,不仅时间上不允许,对每个点的讲解也只能是涉及皮毛。若是我们在制作微课前先认真分析诗歌的内容,从中选取最能够表现诗歌特点的其中一方面进行讲解,可以是写景方法的指导,可以是读诗步骤的讲解,也可以是作者资料的补充,这样做指向性就很明确了,学生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有效的知识。
二、科学的课程内容
高中语文的教授和学习不同于初中的单纯知识的积累,而是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也是由一个个知识点组合串联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析,想要挖掘其中更深层的内容,就需要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了解,然后串联出更具有思想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每个知识点做进一步的拓展延伸。比如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和积累更多的文言基础知识,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情感,我们可以就“作者和琵琶女的感情共鸣”这一点,制作成一个8-10分钟的微课视频。这里既补充了许多关于作者的资料,又有效地巩固了课文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丰富课外知识,有了挖掘文章深层次的意趣,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赏析文章的内涵,也是我们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三、适合学生的要求
高中生的思想和认知都已经比较成熟与稳定,面对互联网,他们有更多的兴趣和发挥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高中学生需要面对高考,语文学科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有效地掌握各个考点的知识、提升解题的能力也是他们乐于追求的。因此,针对语文考试的考点进行微课制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教师要根据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研读历年的高考试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制作一些题型解读微课,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更多地了解高考题型,避免在考场上遇到新题型产生恐慌心理、影响考试效果。还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前提是教师要对这部分内容有大量的前期调研,搜集了至少五年以上各地的高考题目,才有可能制作出含金量较高的微课。
2.可以针对答题技巧、考前心态等等制作微课。这样的微课比较实用,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常常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浅显易懂。总之,高中学生希望从微课中看到的是资料书上没有知识和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微课上有所收获,才能成为一节真正的好的微课。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在“互联网+”的大平台里,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有效推进,语文微课的制作和学习也会越来越广泛。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我们在选择高中语文微课的内容上需要不断地探索,需要学习优秀的微课案例,从中汲取营养,选取更加科学的、有效的微课内容,为学生的深层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注(2017版)》.教育部。
[2]胡小勇 《设计好微课》.机械工程出版社。
[3]陈怡 “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5,(01)。
[4]张桂芬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
[5]吴玉祥 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0)。
论文作者:汪先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知识点论文; 学生论文; 内容论文;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有效地论文; 互联网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