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地区在发展经济时均没有彻底摆脱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由此而造成的商品流通性差、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引言:
“互联网+”农业经济逐渐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枢纽,也是破除“三农”问题的主要支撑,未来也将成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新工具,既是振兴农村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行动成为农村全新的商业模式,也被众多学者称为农业价值链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这是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1“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内涵及发展
“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本质是数据化、线上化,通过对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端的利用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以网络为载体的服务平台,强调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优化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环节,促使农产品普遍向着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产品增值以及经济增长。“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新态势,根本点在于把信息生产作为引擎,不断转变生产方式,依据科技的力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潜在经济价值。在此技术上,“互联网+”降低了多种成本,支撑了提价竞争的方式,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向着高附加值业态的方向转变。依靠网络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发挥大数据的主导作用,推动市场精准化,能够对那些难以定制价格的资源根据市场行情形成情景定价,从而满足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平台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同时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控制产品生长因素,提高品质,让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更科学化、合理化,农业经营也更加先进化。中国的“互联网+”农业经济,是农业信息化、现代化日趋统一的过程。当前,农业产业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化大生产,互联网在这一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在解决农户经营多样性价值与精准对接市场的复杂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上,在继承原有产出效率的同时加入了多元经济的优势和效能,这是解决增产与增收矛盾的重要途径。结合新时期“联网+”农业经济的发展实况,可以发现互联网正逐步渗透到重塑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链的各环节中,通过融通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以及信息流,带动农村经济走向共生、互利、共赢的目标,从而深层次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我国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引擎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2促进“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
2.1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服务优势,使其与农产品增值服务互补,开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在农村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下,要进一步转化服务功能,基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角度,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互联网+”农业作为当前社会的新服务业态,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分析市场的需求,推动农户+企业转变为农户+互联网,让农民能够直接参与到产品增值的过程中,从而消除以往中间商层层剥利的很多环节,化解了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的服务化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是电子商务化。农业服务业现已在电商平台形成了3种模式:交易服务;网络支撑服务,即线上支付、物流快递、数据分析等,有助于规模化生产;商务衍生服务,主要是指网络平台上的某种应用服务,包括产业链的增值服务及其他产业链拓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第3类的衍生服务主要用于线上的订单生产,这同增值服务共同形成了农户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也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搭建相应的支撑平台是化解农民与企业利益矛盾的有效途径。在以前,农业经济一般呈现出家庭经营的特征,虽然增强了个性化定制,但也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互联网+”则破除了家庭经营的弱势,与之相对应的网络个性化定制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可以把产品同质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型升级,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个性化定制自主经营,与农业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有效衔接。
2.2做好数据应用服务
除了要应用好互联网平台,还要建立可靠的服务体系。中国农业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慢慢衍生出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如“村站”,就是农业服务体系中的一种新增力量。“互联网+”农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因此能够和政府主导的政策、体制相匹配,对于促进社会服务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各地都在逐渐推行“信息健康支付”的新模式,集电子商务、公益服务、企业服务于一体,准确找到了互联网与线下的契合点。据统计,建立的“村村乐”网站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分析、就业创业、乡村旅游、融资渠道方面给予了农户很大的帮助。个体用户只需在平台上发布免费、合法的营销信息,便能对外宣传农产品。这种具有商务兼具公益性的运营平台已经覆盖了大部分村庄。平台还把重点放在了青年人才和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两大群体上,将他们选拔成为“站长”,为农村商店免费提供无线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系统,切实解决了大数据与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问题,还推动了适应农户应用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国家农业大数据研究中心所构建的农业网络营销管理,也针对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链,并将视野拓宽到了国外市场。要尽快改造传统,用互联网的思维创造农业经济的线下体验,真正使得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餐桌”,让农业生产的过程透明化,让企业从中看到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设施蔬菜基地安装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便能让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加精准,不仅能扩大单位产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将大棚种植与农业经济体验相结合,采摘体验等,能够让外界人员体会诸如社区经济的农业活动。
2.3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与互联网链接效益最高的是“互联网+”农业组织。由于大多数农村在历史的沉淀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农户的价值观也被固化,只有通过组织化的形式,发挥村长、大学生村官、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农民的思想体系,加快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政府部门、农业部门等要完善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增加对领头者的电子商务培训资金,与高校、企业展开合作,培训农户积极参与“互联网+”农业的业务技能,有意识地吸引一些创业人士,让他们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成为市场主体。大力研发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加强互动性,引入农民技能认证考试系统,搭建教育平台,促使农民培育的模式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摆脱时空的限制,改变农民根深蒂固的农产品生产、营销思想。通过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乡村,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农业产业现代化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要在这个“互联网+”农业的利好之年,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发挥驱动作用。不断拓展产品输出市场的形式,由政府部门牵头促进商贸、物流等企业的参与。尽快转变农民的生产、营销理念,引入价值链、产业链等多种管理思维,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1]汪芳.互联网+时代中的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 (19):161-162.
论文作者:谭慧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互联网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户论文; 平台论文; 数据论文; 产业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