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护理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27%、13.79%,其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抢救平均时间分别为(0.78±0.22)h、(1.35±0.45)h,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采用急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昏迷;急诊护理;护理效果
心脑血管常见疾病中脑出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该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起病急等基本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1]。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开展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急救结局明显改善[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分别开展急诊护理、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证明急诊护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救成功率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现对比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16例,男患者66例,女患者50例,年龄为45~70岁,中位年龄为(60.12±4.1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影像学检查或者头颅磁共振影像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疾病;其中5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1例脑实质出血。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对照组性别、年龄、检查方式、出血位置等临床数据对比基本一致(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给予生命支持、急诊心肺复苏、按医嘱急救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常规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并联合急诊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相关措施体现如下。
1.2.1严格监测病情改变
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后要对患者外周循环功能、瞳孔、神志状态等进行严格观察,并在较快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通过改良预警评分量表判断患者的病情,全面开展急救护理干预[3]。一旦患者出现脉搏增快、昏迷加深以及血压升高等情况,则表示颅内脑疝形成,需要立即上报急诊医生,并完善急救药物、急救器械的准备工作。
1.2.2加强呼吸道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呼吸深浅情况、呼吸频率进行严格观察,一旦发现患者每分钟呼吸次数少于8次时,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若患者出现呕吐症状,要帮助患者取侧卧位体位,且维持通畅的呼吸道。通过分析患者的呼吸方式以及昏迷深浅程度,通过口罩通气、面罩、鼻管等方式给氧。
1.2.3颅内高压护理
脑出血昏迷患者一旦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会导致死亡概率明显升高。因此,患者在脑疝前期,要立即通过甘露醇等药物给予静脉滴注,达到降压的效果。对于年纪较大或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将药物用量减少以及降低静脉滴注的速度。另外,保持病房氛围处于清洁安静的状态内,湿度控制在55%左右,温度控制在25℃左右,稍微抬高患者头部在20°左右,严禁在无枕头的状态下仰卧。若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症状,疾病需要时需要将冰袋放置给予降温,对于钠盐以及液体的摄入要严格限制,促进电解质酸碱紊乱的情况得到明显纠正。
1.2.4并发症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每隔1h对患者进行翻身,并按摩患者的受压位置,防止出现压疮并发症[4]。由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不清晰,需要安置导尿管或者连接接尿器,用来监测患者的尿量,同时加强导尿管清洁工作,防止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排泄物形状、排泄物颜色、呕吐物等进行观察,若出现黑色大便以及咖啡色呕吐物,则表示患者出现胃出血症状,需要立即上报主治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在治疗期间需要维持患者肢体功能,避免出现关节变形症状,并积极为患者拍背,从而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均录入SPSS30.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统计,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2.75%,并发症发生率为34.48%,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27%,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2.2对比两组抢救时间
对照组研究对象抢救平均时间为(1.35±0.45)h,观察组研究对象抢救平均时间为(0.78±0.22)h,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抢救平均时间明显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脑出血主要是因为颅内小动脉破裂造成的,具有进展迅速、发病急等基本特征,如果不能立即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病情进展,则会造成患者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5]。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脑出血伤后1h是黄金急救时间,在急救期间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可使急救结局明显改善,还可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执行急诊护理程序进行干预,严格掌握最佳抢救时间,可使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6]。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抢救平均时间明显较少,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急诊护理流程可使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缩短,促进黄金急救时间内抢救得以实现,由于急诊护理程序各个护理措施能紧密配合,为连续开展抢救提供保障,促进急救护理过程相关环节的转换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急诊护理程序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护理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楠,袁琛,王娟.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No.82 04:75+77.
[2]段小勇,吴柳春.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v.9 06:156-157.
[3]赖碧莹,梁雅玲,邓顺谊.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v.23;No.421 06:189-191.
[4]鄂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v.30 03:102-103.
[5]邢彩虹,杨宝珠,王波.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v.14 25:239.
[6]罗丽娟.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v.17 57:221-222.
论文作者:甘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急诊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成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