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行业的逐渐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投入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但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仍然不足,每年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非常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确保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根据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实行研究,并增强预警管理,尽量防止产生安全事故,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文章针对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预警管理;研究
导言: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不断的增长,而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的比例。由于建筑产业的工程建设较大,并且劳动力比较集中,所以,导致安全事故经常的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都比较严重,每年在建筑产业中死亡的人数已经高达上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建筑业在我国发生安全事故的状况仅次于矿山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对建筑也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要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想要了解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就应从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因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人、物、环境、管理以及安全投入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①人的原因指的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许多不安全行为,如工作时不认真、施工操作不规范以及奔跑作业等等,进而引起安全事故;②物的原因指生产安全工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物处于安全状态。缺乏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及信号装置;未佩戴安全帽以及安全带等;施工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③除了人和物的原因,施工环境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当在如光线过强或者过暗、作业面狭窄以及杂乱等不安全环境下进行作业,使得施工作业无法正常进行,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④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会引发安全事故。常见的管理缺陷主要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以及未做好安全检查工作;⑤一些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通过建立预警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方法
2.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的方式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全面把握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比如:首先,施工现场的各级部门需要充分的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比如:做好安全上的标记、防止因为指示标志不明造成施工人员或者是其它方面人员的意外进入造成了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次,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种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避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出现。比如: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用电的管理,禁止将电线搭载到脚手架上,避免不注意的工人接触到有关的电线上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同时,也需要对于建筑工地的变压器进行必要的防雨、防雷处置,全面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充分地应用好建筑工程安全监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理是保障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具体来讲,第一,建筑工程监理的人员需要在从事工作前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能进行工作。这一点可以做为建筑工程的所有方选择优质建筑工程监理公司或者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的一个因素。第二,建筑工程所有方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选出高素质的人员对于其工程进行全面的施工监督,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不规范性操作进行及时的指出,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
2.3充分地对于建筑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
对于建筑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充分的预防,可以从源头上制止各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发生,减少经济上的损失与人员上的伤亡。比如:首先,建筑施工的企业需要制定出严格的施工规范性操作章程,要求有关的施工人员严格依照此标准来进行工作。其次,需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在第一时间对于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解决,避免事件的扩大产生出严重的安全后果。
2.4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的方式加强对于建筑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得他们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具体来讲,第一,建筑施工中各种人员的情况复杂、有一些技术人员、安全人员、还有大多数的农民工。其中,这些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比较差,不懂得在建筑施工中进行规范性的操作,保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建筑施工的企业需要在他们上岗工作之前对于他们进行短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得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安全施工对于他们生命的意义、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意义。第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人员需要充分的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与沟通,避免因为沟通不够造成安全上的事故发生。比如: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地方,有关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与高空中的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工作内容沟通,避免因为机械上操作的不当出现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2.5构建完善的监管平台
在进行施工预警管理时,要构建有效的监管平台。利用基本方法实行监测平台的监管,在搜聚到检测的数据和信息后,来总结基础生产情况的数据信息。在进行安全预警时,要对施工单位实行全面的监管,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种设备、基础器械、安全网、电线的基础构造以及基本的安全防护设备实行科学合理的监管。此外,监控系统不能只依靠于人工,还要在适当的地方设置监控摄像头,确保管理中心对基础信息能够实行全面的掌握。信息数据化的管理是管理模式上的完善,工程负责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施工工程的进度,进而进行工程监督和调度。
2.6建立应急预案
工程施工人员要构建安全预控以及应急预案,要实时监测和掌控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构建施工工程安全应急预案。在项目中构建的基础应急预案对推动工程的有效建设有一定的帮助,在应急预案中要预料产生事故后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现象,并且对应急手段实行细致化的规定和要求,确保事故不会进一步恶化和升级,进而降低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也正在不断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以及质量的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世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2]缪海燕,缪德勇,蔡春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3,29(9):175-176.
[3]诸英.JC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4]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
[5]刘明,周辉.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建筑安全,2017,(7):10-12
[6]任敏.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08):22-24.
论文作者:林玮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发生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成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