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用于耳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华迎九

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用于耳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耳鸣而来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耳鸣改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观察组耳鸣症状改善时间为(12.7±2.3)d,对照组耳鸣症状改善时间为(18.9±2.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耳鸣改善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耳鸣患者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联合治疗不仅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耳鸣症状改善时间,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关键词:通窍活血汤;针灸治疗;耳鸣患者;临床效果

所谓耳鸣,指的是患者在附近环境无明显声源的条件下自觉耳中存在鸣响声,鸣响声发生在单侧或双侧皆有可能。该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患者可存在听觉异常症状,鸣响声时而细腻时而洪大,对患者听觉产生极大影响[1]。部分患者还存在失眠、烦躁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症状,若问题严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耳鸣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耳聋。据临床调查研究,中医治疗耳鸣疗效显著[2]。今特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耳鸣而来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以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耳鸣而来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过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耳鸣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得以确诊[3]。所选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皆以耳鸣为主证,反复发作超过1月或持续发作5d以上。排除存在肿瘤疾病、精神异常、全聋伴耳鸣患者、中耳外耳疾病所致耳鸣、妊娠哺乳期、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造血系统疾病以及振动性耳鸣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18至75岁,平均年龄为(48.9±3.7)岁,病程为5d到10年,平均病程为(17.2±2.7)月;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9至74岁,平均年龄为(48.8±3.8)岁,病程为5d到10年,平均病程为(17.3±2.8)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论是年龄、性别、病程等都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50例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汤中药物包括20g的丹参、0.1g的麝香以及各10g的桃仁、赤芍、红花、川芎、郁金、石菖蒲,其中麝香冲服。若患者痰瘀互结,可加入海藻、昆布、贝母与半夏等。若患者气滞血瘀,可加香附与郁金。若患者气虚血瘀,可加入黄芪与党参。若患者瘀血兼寒象,可加入吴茱萸与桂枝。药物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将200ml分两次服用,以20d为一个疗程。对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穴位为听宫、翳风、听会、耳门等,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保证直刺听宫与听会1到1.2寸,耳门穴1.2寸,翳风穴向耳心直刺1.5寸。保证每隔1日进行一次,每10次为一疗程,患者休息3到5d后便开始下个疗程,直到患者病情再无缓解迹象。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观察标准,显效:患者耳鸣症状消失,气导听阈值低于30分贝;有效:患者耳鸣症状明显改善,气导听阈值增加超过30分贝;无效:患者耳鸣症状没有改善迹象或有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来比较组间数据资料,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若p<0.05,即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耳鸣改善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耳鸣在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上,西医临床效果不佳。在传统中医上,五脏与五官是一一对应的,耳与肾相互关联,耳鸣往往是肾虚的外在表现,因此对于耳鸣必须要给予补肾[4]。现如今我国人民营养与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耳部营养由过去的营养不足变成现在的头颈部供血不足,耳鸣与眩晕综合征都是内耳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由于耳蜗微循环障碍,引起听毛细胞血管因供氧不足直接变性或坏死,最终导致听力降低。通窍活血汤正好立足于此,对耳蜗微循环与内耳循环加以改善,让听毛细胞加快修复再生[5]。我国古书《千金翼方》、《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都立足经络学给出了针对耳鸣与改善听觉功能的有关穴位,即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耳鸣症状改善时间为(12.7±2.3)d,对照组耳鸣症状改善时间为(18.9±2.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耳鸣改善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足见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耳鸣的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耳鸣患者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联合治疗不仅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耳鸣症状改善时间,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新. 中药联合中医针灸、推拿在颈源性耳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3):118-119.

[2]杜慧萍.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6):123-124.

[3]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14-317.

[4]谈慧,排孜拉?帕尔哈提.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07):76-77.

[5]曹祖威,岳凤娟,卢兢哲,陈艳芳,何伟平,刘蓬. 以调理脾胃为中心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01):22-27.

[6]刘桂香. 针灸联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1):604-606.

论文作者:华迎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用于耳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华迎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