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经济、空间经济“两位一体”流通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两位论文,时间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时间经济、空间经济的关联度
流通经济是时间和空间构成的二维向量经济模式。商品流通时间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的时间节约。1.商品物理、化学的属性,对商品的滞留时间具有严格的限制,鲜活商品要求较短的流通滞留时间,否则商品就会霉烂变质,我们称为商品流通的绝对时间或极限时间。不同商品具有不同时间极限要求。2.商品的寿命周期决定不同时间极限要求。高新科技产品更新周期短,产品成熟期要求较短的流通滞留时间,否则,商品会冷背呆次。3.商品需求度决定不同时间极限要求。供不应求的商品、季节性商品在需求旺季时要求较短的流通滞留时间。
空间经济的本质是网络经济,流通产业由多个批发结点与零售结点连接构成,自身形成一个网状配置系统,网络功能的体现和发挥就需要多个网络成分共同参与。因而,网络成分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商品流通网络系统将产生较为明显的网络经济效应。网络结点的稀疏程度受生产集中度、产品价值,运输条件、商品时间极限要求的影响。1.生产集中度高,空间距离长,网络结点多。2.产品价值量大,基于节约资金占用利息的要求,网络结点少。3.运输种类多,网络结点多。4.商品时间要求短,网络结点少。网络结点的要求反映空间极限要求,我们称为商品流通的绝对空间或极限空间。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空间极限要求。
商品流通时间、空间的矛盾斗争使两者处于关联经济的存在形式。关联度是商品流通规律的内在要求,商品流通围绕关联度波动,如图1所示。
附图
关联度线是空间经济、时间经济的二维向量的夹角线。空间经济、时间经济的矛盾转化总是围绕关联度线波动。形成了夹角不等的关联度线。某种商品的流通规律,就是某种商品的关联度线。说明商品流通规律是时间经济、空间经济的关联度经济。当缩短商品流通时间超越了空间网络结点的极限要求(左半部分),以及增加或减少网络结点超越了时间的极限要求(右半部分),都会产生商品流通不经济。例如,“三多一少”商品流通新体制是“短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为地增设层层批发的冲击,商品流通符合关联度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过剩经济”的出现,要求增设必要的流通环节,节约商品流通费用,空间经济由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企业集团化的流通模式符合关联度经济的要求。关联度经济理论可以解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的变化趋势。商品流通围绕关联度上下波动,市场经济正是千万种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试错”中得到“娇正”,使商品流通符合关联度经济的要求。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时间极限和空间极限要求,各种商品的关联度也不相同,这就为商品流通渠道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用曲线的弯曲度来表示各种商品的时间极限和空间极限,曲线的极端形式是直线,表明商品的时空差不存在,也就不存在商品流通,这种情形是不存在的。由于商品流通是时间和空间的二维向量,任何一种商品都具有时间极限和空间极限,在直角坐标中,它们必有交点从而产生关联度经济。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关联度范围,越是弯曲的曲线,阴影部分面积就越大,关联度值就越大,关联度值大的商品表明图一中围绕关联度波动的幅度越小。例如,价值量低、且经久耐用的日用小商品其时间经济曲线和空间经济曲线的弯曲度较大,阴影部分面积大,关联度波动的幅度小,表明讲求时间经济效益受制与空间经济效益力度大,或讲求空间经济效益受制与时间经济效益力度大,罗密布的网络渠道使关联度波动的幅度小。
由于商品的物理、化学属性和运输经济性的限制,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关联度经济,实现关联度经济要求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商品组合经营,就是经营商品的专业分工。形成商品经营组合理论。商业批发企业经营商品专业分工总是讲求商品组合的深度,商品组合的深度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关联度,存在着商品组合的规模经济,商品组合多,会增加进货总量从而降低进货价格,同时,会减少单个商品的运输费用,从而达到讲求空间经济效益的目的。零售企业经营商品专业分工总是讲求商品组合的宽度,有利实现区域市场的经营目标。经营商品的专业分工理论反映了关联度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时间经济效益分析
在商品极限时间内,时间经济效益反映为商品资金占压利息的节约。时间经济效益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空间经济的制约,商品流通时间要求越短越好,其极限是产销直接见面。讲求时间节约必然会越过网络结点,而这些网络结点又是空间经济效益的反映。当讲求时间经济效益有损空间经济效益时,就会产生不经济效应。时间节约效益小于或等于丧失的空间经济效益。如图3所示。
附图
在空间经济给定的条件下,时间经济使商品利息为一条向下倾斜的线,斜率由利率决定。流通费用线由L[,1]变化到L[,2]时,增加的流通费用为cd,减少的利息为ab,当ab=cd时,实现均衡。由此得到定理一;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商品流通费率小于商品资金占用利息率,则会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根据结论得到的推论是;高档商品价值量大,流通时间的节约可以产生更大的利息节约,则会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根据推论可以解释专业店的流通模式,经营高档商品的厂家在各地设置的专业店越过批发环节,形成产销直接见面的流通模式。
导致商品直达运输的流通模式的另一个原因,与市场供求有关。商品供不应求时,越过网络结点进货会增加商品毛利,商品毛利率的高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决于市场的投机性。商品短缺、供不应求,商品毛利率高。经营者为了掘得“第一桶金”,会以最快的流通时间取得商品,取得时间经济效益。如图4所示。
附图
流通费用率与毛利率相交于M点,该点为投机商品经营盈亏点。 由此得到定理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经营商品的动态均衡条件是毛利水平与费用水平相等。毛利率大于流通费用率,就会有投机商品驱动力,就会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定理可以用来解释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的“长途返运”,商品的紧缺和信息的闭塞使毛利率达100%以上,也是个体户手提肩扛,二、三天打一个来回的直接动力。 由此得到推论:如果某种商品是投机性商品,则必然存在投机时间差价,就会形成用时间消灭空间的驱动力。一般来说,市场上研发的新产品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新鲜感,在消费定价策略上总会将价格水平定得较高,使经营者产生投机的驱动力,也是经营者捕捉市场的机会,同时也带来较高的市场风险。
三、空间经济效益分析
空间经济是商品流通渠道(从物流角度考察,下同)结点经济,当商品流通渠道结点(极限空间)确立后,会产生网络的外部正溢出效应,就是空间经济效益。商品流通渠道结点关系,可以是独立企业的市场交换关系,也可以是企业内科层组织关系。科斯(1937)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制度安排,市场交易存在交易成本,当企业科层组织的管理成本小于交易成本时,企业便会替代市场。交易成本等于管理成本是实现市场均衡的条件。如图5所示。
附图
图5说明,在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相等时,商品流通费用实现均衡。 商品流通费用线的斜率取决于网络结点的多少,网络结点多,则斜率大,反之,则小。由于网络结点是现实客观条件决定的,人为的增加或减少,都会产生空间不经济。价值量低的小商品,网络结点多,这时,企业安排代替市场,可以解释“联购分销”和“连锁经营”的企业模式。高档商品网络结点少,流通结点关系主要通过市场安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通过关系锁定。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表明,21世纪的企业从根本上是有别于20世纪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网络企业”在逐步替代单纯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合作战略是企业在现代外部环境下的理性选择,通过联盟与合作,企业发现可以找到共同使用彼此资源和能力的方法,使彼此都能创造出新的,难以为其他企业所理解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竞争优势。
由此得到定理三: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设置网络结点的科层组织的均衡条件是,增加的管理成本等于市场交易费用,网络结点为空间经济的最优结点。该定理可以说明当前大批发商缺位的情况下,企业设置内部配送中心,实际上从事的是批发业务,由此我们得到推论:如果在某一区域市场设立批发结点更为有利于商品集中运输,从而降低商品流通费用,批发结点取得空间经济效益,说明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的不可取代性。
四、结论
时间经济、空间经济“两位一体”流通经济理论表述了商品流通规律。为商业业态创新提供了理论框架。既然流通产业空间经济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流通经济效益表现为网络营销经济效益,随着市场交易费用的增加,必然出现企业替代市场效应,合作战略将替代一、二、三级批发企业的市场交易关系,形成整个网络效应,并通过互补和双赢关系取得网络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