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综述_经济论文

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综述_经济论文

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研究论文,年中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者们,围绕工业化和中国工业发展战略、产业组织、工业结构以及地区工业经济等问题,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新诠释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产业政策演进路径分析;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地区经济发展中基础条件差异的缩小及其均等化等。

一、关于工业化和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有关工业化和中国工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者们更加注重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对中国工业发展的要求,强调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体现适应这种要求的导向性。政府运用产业政策时,已从过去主要靠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支持特定部门的传统做法,转变为普适性和功能引导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能源、环保、技术、竞争和人力资源培训等综合性政策,这样才能形成导向清晰的合力。

(一)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卫玲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工业化,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应顺应产业发展大势,转变产业发展观念。一是认识网络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网络经济具有高强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高倍增性和深度关联性四个特点。二是树立新的产业发展观,包括由传统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分立观转变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融合观。三是树立新的要素观和资源观。要认识到,不仅劳动和资本是要素和资源,信息也是要素和资源,并且是先进的要素和资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制定系统的配套措施

吕铁、周维富结合对美国钢铁工业调整与改造历程的分析提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支持。他们认为,美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的经历表明,即使在市场机制十分健全的经济体制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改造也并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自动地实现,政府有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钢铁重镇匹兹堡的转型改造中,政府并不仅仅局限于“守夜人”的角色定位,而是一方面积极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为改造和转型提供了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如资金筹集、税收、设备折旧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再如,在近年来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中,为了使兼并者有动力去兼并收购濒于破产的钢铁企业,美国国会特许的养老救济担保公司主动承担这些企业的历史负担。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要加快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改造,更需要政府发挥必要的作用,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0月25日)

(三)文化创意产业对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特拉动作用不可忽视

 沈望舒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在于极高的关联度与带动力。沈望舒认为,文化创意在21世纪已经提升为社会所有行业、产业的高端环节。没有文化创意支撑的领域和产业,最终都会因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的不足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因此,文化创意及其产业的优势在于极高的关联度与带动力,它既在文化、艺术、休闲、体验、娱乐范畴不断创造新奇,为人们带来无限的心理精神方面的欢快愉悦,也在满足民生需求、改造传统产业、破解社会难题方面大放异彩,为人们工作生活加注更多的幸福、美好与希望。就如何迎合其强势化发展走向、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效益型增长,沈望舒提出,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完成知识普及、社会动员的第一阶段之后,决策者和从业者们应以更深刻的文化见识、更强烈的文化自觉,关注包括民生在内的社会诸领域,在提升人民幸福感、社会幸福指数上做出贡献。我们有理由期盼更大规模的文化生产力队伍学习效仿、适时跟进,在实现全社会可持续的和谐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迎来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质量效益型增长,从而不断呈现其强势化的发展走向。(《瞭望》2007年第34期)

(四)转变发展方式要求建设普适性和功能引导性的产业政策体系

卢中原通过对比中国“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时期转变增长方式的特点提出,新时期要着力建设普适性和功能引导性的产业政策体系。“十一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更加明确了,那就是节能、降耗、减排。可以说,“九五”时期这些切入点还不够鲜明,措施也不够得力。“十五”时期由于受经济偏冷影响,注意力有所分散,节能、降耗、减排效果下降。“十一五”期间找准了问题,明确了任务,又有了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安全发展等新的理念,必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政府运用产业政策时,要从过去主要靠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支持特定部门的传统做法,转变为普适性和功能引导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能源、环保、技术、竞争和人力资源培训等综合性政策,这样才能形成导向清晰的合力。只有协调推进各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使各级政府尽量少直接干预资源配置,着力做好公共服务,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4日)

二、关于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

有关产业组织的问题,研究者们从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扶持、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的作用以及企业家创新功能的相互作用展开研究的,并且深入到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产业组织的关联的研究上。研究发现,一些企业里面,比较成功的组织形式还是事业部制,并且事业部的规模还不能太大,矩阵式的组织不是因为利益冲突、就是因为协调效率过低而无法在企业有效存在,在个别企业里面,一项有益的做法甚至无法在企业内部首先得到有效的传播,而首先被竞争对手学习。

(一)产业集群结构的优化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

黄永芳在论及优化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时提出,产业集群结构的优化主要依靠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机制,但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由中小企业构成的,规模较小且资金有限,往往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内容包括:制定吸引先进技术与人才的优惠政策;提供支持产业集群升级所需要的硬件基础设施;引导集群内产业的发展方向。(《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5期)

(二)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培养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

宁向东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原因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路径。中国企业组织联系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利益导向而不是合作导向上,这是导致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养成过程看,中国现阶段的多数企业包括一些所谓的领袖企业,都处于竞争力发育的早期阶段。更加严格地说,都可能会缺少持续的竞争力。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很多,有时间的原因。毕竟,中国企业真正进入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时间还只有20年左右,并且企业在得到国家科学研究体系以及其他配套体系的支持方面,是相对弱的。不过,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也有值得深刻反思的因素。首先,中国还缺少一批真正具有战略视野的企业家。一些国外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高度有远见、有战略眼光、有独特魅力的领导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批企业家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他们对如何应对新的竞争局面,如何在低毛利的状态下逐步创建并有效管理一个正规的国际级企业缺乏经验。其次,目前的企业组织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利益导向而不是合作导向上,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是处于人治和“山头”的状态。这些都导致企业的内部格局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产品竞争阶段或服务竞争阶段,无法形成一种全员有效合作的能力竞争格局。在宁向东跟踪研究的一些企业里面,比较成功的组织形式还是事业部制,并且事业部的规模还不能太大,矩阵式的组织不是因为利益冲突、就是因为协调效率过低而无法在企业有效存在。在个别企业里面,一项有益的做法甚至无法在企业内部首先得到有效的传播,而首先被竞争对手学习。第三,企业的竞争视野普遍短期化,在研发方面缺乏积极并持续的投入。这一方面固然有财力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往往有明显的畏难情绪,以及不愿意进行艰苦的长期投入。第四,缺乏对于市场和客户以及雇员特征方面在细节上的把握,很多企业变革工作在操作节奏上都不恰当或不合逻辑。在一些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中,企业无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同时,对于海外客户的真实需要缺乏必要的认知。(《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8月7日)

(三)采用低业务集中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谢获宝、张骏飞在对企业业务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采用低业务集中度的企业,短期增长能力强。但是,这类企业的净资产增长速度低、负债高、经营效率低、现金能力低,这些都反映出其盈利能力差的现状。而且高负债也说明了其整体增长很大部分是由于债务融资造成的,因此,高度多元化的企业不可能保持长久的高速增长。总体而言,高度多元化的企业虽然在盈利指标上表现出较好的水平,但是,对其他指标进行考察,其绩效水平表现出了短期性。(《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9期)

(四)重视对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成思危认为,中国的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及时发现并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经验和发展特色逐步建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新理念和新制度。“走出去”并不容易,到国外投资,对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都要熟悉,还要在当地建立关系网,这需要长期、大量的工作。现在,中国的企业在国外第一步是找代理,第二步是设立销售办事处,第三步才是设厂生产,但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还很少。所谓实现跨国经营,就是从全球的角度制定战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这样的中国企业现在还很少。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的。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对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进行案例研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再指导我们的实践。这项工作目前已受到一些企业的重视,也有一些企业家自己在做,但总体来说还很不够。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做好、做强、做大,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吸收国外的经验,另一方面应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指导我们自己的管理实践,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建立。(《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1月16)

(五)企业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邵宁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坚持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致力于自主创新,可能一开始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会遭遇失败和挫折,但最终会起到非常关键、非常有利的作用。作为大企业、大集团,应当站得高、看得远,紧紧把握住创新发展的机遇,从现在开始就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明确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从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实际出发,明确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形成稳定的研发资金支撑体系。三是加强研发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创新工作的效率。认真学习借鉴跨国公司科研体系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形成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企业研发体系,建立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研发机构。四是坚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五是正确对待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六是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努力实现技术创造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七是利用好外部资源。企业的自主创新,根本的目标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不应排斥外部资源,要充分利用别的单位和别的国家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最终实现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地》 2007年第20期)

(六)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张冉提出,行业协会作为代表行业的利益集团,通常需要承担三种基本职能:一是协调利益主体与国家的关系,二是协调利益主体与市场的关系,三是充当利益表达的工具。这说明,行业协会在维护或争取集团利益时,不仅需要与政府互动,也需要关注与市场及社会的关系,积极向政府和社会表达会员的共同意愿,反映行业利益要求,沟通有关部门,协调多种外部关系,为行业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三、关于工业结构问题的研究

有关工业结构问题,围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专家认为,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组织,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等等。

(一)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

吕政提出,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出发点在于,必须着力解决资源瓶颈障碍,必须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要有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在于:抑制部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组织;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研究》2007年第1期)

(二)将外汇储备转化成石油储备,是稳定石油供应的有效办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研究”课题组提出,将外汇储备转化成石油储备,适时进行石油金融互换的发展思路。我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超过12000亿美元,据世界首位。从国际汇市情况看,这样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如果将石油资源视为一种新的储备资产,那么石油储备可以成为外汇储备投资的对象。因此,将外汇储备转化成石油储备,适时进行石油金融互换,既可以提高外汇资产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国金融资产的安全。将外汇储备转化成石油储备的一种方式是,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直接增加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资本金,所用外汇主要在国际市场购买储备油,不在国内进行二次结汇。另一种方式是,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或主要石油企业、民营石油资本共同在海外组建石油产业投资基金,基金主要投资于海外石油资源,为石油储备提供稳定的油源。(《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57期)

(三)准确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律

冯飞提出,要使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力求取得实效。冯飞认为,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本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至高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必须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取得实效。既要有利于能源安全和环境友好,又不影响粮食安全,还要在经济上有竞争力。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应采取技术多元化的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传统燃料汽车的燃油效率,发展先进柴油机技术和先进汽油技术;另一方面要发展替代燃料技术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发展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采取技术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在近期应以发展先进柴油技术为重点,提高传统内燃机技术的燃油效率;中期以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远期以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和第二代生物燃料为重点,对传统燃料汽车实行大规模替代。(国研网2007.7.11)

(四)技术创新活动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与生产制造活动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呈现相互分离趋势

王益民、宋琰纹提出,随着全球性产业的动态演化,会出现技术创新活动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与生产制造活动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相分离配置的空间组织形式变迁过程。这一演化过程的结果,就是在特定产业内围绕特定产品形成一种集群间国际分工的格局,即创新型集群与运营型集群沿全球价值链形成紧密协作关系。(《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9期)

(五)保障探矿者取得法定优先的采矿权,是促进矿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陈志、金碚、李钢在研究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以及分析矿产部门基本面情况时提出,中国被国际矿业界认为是矿业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还存在种种不足密切相关。近年来,全国地勘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商业勘查虽然已经起步,但是,与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性地质勘查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在世界矿产勘查风险筹资市场,中国所占的份额不足1%;在中国引进的外资中,矿产勘查所占比重不足0.1%;在中国商业性矿产勘查总投资中,引进的外资不足2%。中国被国际矿业界认为是矿业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风险勘查市场未开放,地质资料难共享,探矿者不能有保障地取得法定优先的采矿权,对外国投资者有诸多限制等。(《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57期)

四、关于地区工业经济问题的研究

有关地区工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受到重视。有的学者提出,产业的区位转移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禁止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扩散到中西部。还有的学者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各个地区内部的省市也要加强合作与协调。有关讨论还涉及到,新时期东北制造业如何在充分把握国际价值链分工发展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的问题,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建设问题,珠三角地区的信息产业基地建设问题,环渤海地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等等。

(一)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已达30年,这一增长趋势尚未结束而将继续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地域空间有关

刘树成、张晓晶的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地域空间有关,各地区自身的增长性与稳定性的增强,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刘树成、张晓晶通过对“二战”后世界上“持续高增长”的11个发展中经济体进行比较,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增长速度的位势较高,而波幅最小,呈现出“高位——平稳”型增长;二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在持续高增长中,地区间(省际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省际间)人均GDP总体差异的缩小还刚刚开始,巩固和发展这一趋势尚任重道远。这一研究所涉及的政策含义包括:(1)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已达30年,这一增长趋势尚未结束而将继续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地域空间有关。各地区自身的增长性与稳定性的增强,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2)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缩小,有利于统一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明显缩小,各地区都处于经济较快增长时期,这就有利于各地区克服盲目攀比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有利于各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3)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所实行的西倾政策(即重点发展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策),到80年代、90年代所实行的东倾政策(即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再到1999年之后至今所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区间人均GDP总体差异的缩小,是半个多世纪长期努力的结果。但是,地区间人均GDP总体差异的缩小还刚刚开始,巩固和发展这一趋势尚任重道远,促进地区间基础条件差异的缩小及其均等化尚需时日。(《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逐步向周边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要贯彻科学发展理念,禁止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产业在区域之间转移

郭朝先、张其仔认为,为实现工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考虑采取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引导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产业逐步向周边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但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政策措施。比如,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国家应鼓励沿海地区战略升级,鼓励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禁止沿海将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扩散到中西部。(《新视野》2007年第5期)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在把握国际价值链分工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抓机遇

张来春提出,振兴东北制造业,必须在充分把握国际价值链分工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抓机遇。张来春认为,中国制造业近30年来的高速增长,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新型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巨大潜在优势。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备良好制造业生产基础和技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只不过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体制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束缚而暂时丧失了活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与国际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因此,在新的时期,发展东北制造业必须在充分把握国际价值链分工发展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国际价值链分工提供的发展机遇。(《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还很大,但一体化建设比单纯“扩容”更重要

汪晓东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扩容”呼声提出:与“扩容”相比,长三角的一体化建设可能更为重要。目前的长三角,是由上海市、江苏8市和浙江7市组成,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是基于这16个城市。但最近几年,申请加入长三角的城市不下10个,有苏北的城市、浙南的城市,甚至也有安徽的一些沿江城市。这么多城市争相递交入会申请,这本身是件好事,说明长三角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不断提升。各地想借助长三角的平台,共享长三角的资源,助推当地经济发展,这种想法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长三角本身也不应设限,因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苦苦追求的,不正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吗?但问题是,除了“扩容”,我们还应关注什么?尽管这些年来,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但平心而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还很大。从目前看,长三角距离“一体化”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不断冲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藩篱,惟其如此,长三角“扩容”才有实质意义。如果16个城市还是“16颗土豆”,没有内在联系,没有真正融合,那样,即使“扩容”,意义恐怕也不见得有多大。(《人民日报》2007年12月4日 )

(五)把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定在建成全国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

谭蓉娟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在2010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业发展是关键。在新的世纪里,珠三角应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讯装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重点建设广州、深圳、珠海和南海等软件园,把珠三角建成全国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9期)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仅对环渤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这要求环渤海地区各个省市加强合作与协调

王延中通过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的研究提出,环渤海地区各个省市要加强合作与协调,奠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王延中提出,环渤海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水资源严重短缺,工业污染和土地沙化严重,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中国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大多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华北平原。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迅速上涨的资源能源消耗不仅加剧了发展成本,而且,这种增长方式已经达到区域土地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如果继续沿用现在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消耗水平,环渤海地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仅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环渤海地区各个省市要加强合作与协调,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标签:;  ;  ;  ;  

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综述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