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侯汝浩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侯汝浩

富源县水务局

摘要:结合多年的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论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近年来,国家持续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尤其在水源工程、饮水安全、防汛抗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高效节水等方面的建设明显加快,各地都呈现出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围,在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为工程建设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战线长,现场管理难度较大,致使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甚至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质量管理内容

1.1 事前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质量检测方法。开工之前进行技术交底,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 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修改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同时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

1.3 完工管理。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薄弱。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质量问题尤其重要,然而在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薄弱,致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主要原因:一是施工单位管理体制问题。水利工程大都走的是项目经理对分公司负责,分公司对总公司负责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忽视质量管理;二是项目经理频换问题。项目经理只是某一项目的临时负责人,不是长期任职的,这样会使项目经理只注重短期效益,为了赶工程进度而忽视质量管理,或者不把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是质量管理部门缺位问题。企业重在开拓市场和生产效益,对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在此情况下,有些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等同虚设,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先进的质量检测仪器,很难保证工程质量。

2.2 行政干预多和资金不足。行政干预过多,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导致某些工程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现象,降低工序质量标准,影响工程质量;另外资金不足、资金拨付存在问题,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需由地方筹集,费用较为紧张,建设方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随意压价并让承包方垫资,长期拖欠工程款项,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老化,缺乏必要、有力的检测工具,更多的依赖于经验和个人判断,检测资料造假现象突出,使得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障。

2.3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工程存在多次转分包,致使施工企业的管理费用和资金流失,影响工程质量;二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兼职混乱,出现身兼数职现象,难以有效、及时监管,质检人员没有严格检查工程的材料和产品,以致一些不合格材料混入工程,工程质量隐患普遍;三是施工单位质量检测体系不规范,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施工企业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对付市场竞争,不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四是现场质量管理人才匮乏,高质量的工程管理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但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和业务水平不高等现象,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就很难应付,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3.质量管理措施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4方面。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建设优质工程。

3.1 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建设领域落实投资责任的基础,是有效实施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的前提,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并在工程建设全过程行使项目法人职责。工程建设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组织工程建设和开展项目管理活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3.2 严格执行项目建管程序。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项目必须确立明确的工程建设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工期目标和成本目标,然后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招投标阶段是决定工程质量效果的基础,中小型水利工程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严格履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禁虚假招标、内部招标、围标串标等不正当行为,招投标全程邀请纪委、财政等部门监督。对中标单位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加重违约责任和处罚力度。不宜采取低价中标,应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有关规定,以使工程造价合理,择优中标。

在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对图纸进行会审,明确设计意图、设计深度,对设计中未确定的因素,设计者应用书面形式给以解释,对施工图中已发现的问题和错误以设计变更的形式予以更正和修改,对经过会审的图纸要进行项目和质量控制点划分,明确质量管理的程序和目标,同时写出施工图会审纪要。图纸会审后施工单位还应办理开工报告和质量监督手续。

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该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和针对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工期,明确关键线路,关键部位,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确保计划严密、施工方法和工艺得当、质量保证措施得力。

3.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建设监理单位的质量检查体系,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在工程建设中,各方即相互制约,也相互配合,真正做到人人负责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不断消除工程建设各环节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3.4 不断提高监理工作水平。我国《建筑法》授予监理的权力很大,履行好监理的义务对保证工程质量十分重要,建设单位要为监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监理环境,保证监理单位责、权、利统一,避免出现“小监理、大业主”现象,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实现工程质量、投资和工期控制的三大目标。水利工程监理单位也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监理人员素质,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设备,改善服务水平,所有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照合同要求安排常驻人员。同时,为了保证监理行为在业主授权范围内,防止施工单位通过向监理行贿而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还应完善合同细节,通过提高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寻租成本,抑制他们之间的寻租冲动。

3.5 继续加大质量监督力度。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行为,为了保证监督效果科学、有效,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工作制度、人员配备、岗位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加强对水利工程参建单位及其人员的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重点检查参建单位及其人员的资质、资格、工程业内资料、质量检测记录、质量控制措施等,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大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质量薄弱环节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4.结语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除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外,还要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规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20-25?

[2]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37-41?

[3]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水利部令第7号

论文作者:侯汝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侯汝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