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

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

陈新葵[1]2003年在《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在正常的语言加工理解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概念匹配来理解惯用隐喻的意义。但Keysar等人指出,惯用隐喻在自然阅读状态下并不需要概念匹配进行理解,只有新颖表述的隐喻的理解才需要进行概念匹配。本研究对Keysar的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疑问,通过修正Keysar等人的研究范式,对文章中不同情况下概念匹配产生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研究中共包括叁个实验:实验1采用目标句的阅读反应时探讨了不同文章版本下的匹配情况,结果与Keysar等人在2000年研究的结果相符,与文章中不包含隐喻表述的语境相比较,文章中包含惯用隐喻的语境并没有促进目标句的理解。但我们却对Keysar等人的惯用隐喻在自然阅读状态下并不需要概念匹配进行理解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因为出现这一结果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如Keysar等人认为的,惯用隐喻并不需要概念匹配,因此与没有包含隐喻表述的文章相比较,前者并没有对目标句起促进作用;但另一种可能则是,对于上下文中不存在隐喻性质的表述,读者仍然能够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推论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概念匹配,而在包含隐喻表述的文章版本中,惯用隐喻的理解也已经产生了相应了概念匹配,进而导致了两者目标句的差异不显着。 因此,实验2与实验3着重针对无匹配版本下是否产生了概念匹配这一关键进行探讨,进而对一直以来对惯用隐喻的理解是否需要概念匹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2从事后与即时的角度将包含有惯用隐喻的文章语境与不包含隐喻性质表述的文章语境以及字面理解的语境叁种不同的文章语境下的概念匹配情况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与字面理解的语境进行比较,其他两种语境下都产生了概念匹配:惯用隐喻在文章语境中能够通过概念匹配进行理解,即便上下文中不存在隐喻性质的表述,仍然能够产生概念匹配。 实验3为了进一步证明实验2结论,采用了与实验2相似的方法。通过包含新颖隐喻的新颖匹配版本与无匹配版本和字面表述版本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无匹配版本相比较,新颖匹配版本下虽然更容易产生概念匹配,但是“无匹配版本”下读者仍然能够从长时记忆中搜索到相关的概念隐喻,从而进行概念匹配。通过叁个实验,本研究证明了惯用隐喻的理解仍然进行了概念匹配,进而支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观点。

陈万会[2]2006年在《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写作接近尾声时,获得两条信恩。今年3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人,仅在校大学生就有2300多万人。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可以说,我国外语学习者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学习外语的群体。尽管我国外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长期存在的费时低效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大的改观。大多数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尚属于中低端阶段,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这一方面表明了研究外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二语习得理论不能忽视中国学习者的特点。 同是在3月下旬,新华网、文汇报等大媒体报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宣布,“超觉英语学习法”将在我国大中小学试点推广。胡壮麟先生指出,“超觉英语学习法”将心理学、生理学和养生学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英语教学法的研究中,教学设计的跨度大,学科间的联系逻辑严密,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尽管我们还不太了解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但是从直觉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教学方法考虑到了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考虑到了人类学习规律,这大概是“超觉英语学习法”得到肯定并加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二语词汇学习往往要比母语词汇学习困难得多,难就难在二语词汇推理能力的形成,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其基础是要建立相关的认知机制,因为这种认知机制能够使学习者象本族语者那样感悟一些未见过的词,或生成别人也可以接受的词,并能建立有效的心理词汇网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言学习中的“道”就是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如果教学过程符合并遵循这一规律,就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认知塑造了我们用来谈论概念世界的语言,它决定了一种语言中有多少词汇、某些词汇如何同其它词汇相联系、词汇如何组成句子、句子如何构成语篇、以及为了取得不同的语用功能进行口头交际或书面交流的方式。换言之,认知界定了语言的词汇、句法、语篇、语用以及修辞层面。认知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 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产物,而心理学是关于大脑的科学,因此对语言的研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单单从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的方法来探究词义,并不能彻底揭示语义的本质特征或揭示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因此研究词汇与心理的关系,探求词汇的心理组织、词汇的提取、以及词汇之间的心理联系

陈新葵, 莫雷, 张积家[3]2006年在《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文中认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广泛的隐喻一致性,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是通过将其匹配到基本的概念隐喻来进行的。但有研究者指出,除了一些新颖的隐喻,惯用隐喻的理解并不需要概念匹配。本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在文章语境中,无论惯用隐喻还是新颖隐喻的理解都可能产生概念匹配。叁个实验支持了这一假设。实验一通过目标句的阅读反应时探讨不同文章版本下目标句的理解情况;实验二和实验叁从事后与即时两方面对各种文章版本下的概念匹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支持了概念隐喻理论。

李天贤[4]2012年在《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的言语活动要求交际双方表达思想清楚、前后脉络贯通,避免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是言语活动的“连贯”要求。“连贯”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等的共生课题。连贯研究在阅读与写作等言语活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引起广泛关注的则是Halliday和Hassan《英语的衔接》(1976)出版之后的事情。在随后的叁十多年里,连贯研究已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等领域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极大拓展,研究成果丰硕。这些研究只能说部分解决了“什么是连贯”等基本问题,但目前仍缺乏一种公认的连贯研究模型。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借用其概念与方法去诠释连贯。受此启迪,本文采用“认知框架”概念,意在构建语篇连贯解读的认知框架模型,探究语篇连贯研究的新视角或新方法。研究假设:语篇连贯就是解读语篇意义,是解读者在微观、中观和宏观认知框架中,通过激活语篇的词素、词、小句、段落等语言符号所裹挟的概念和概念关系,在其心智中产生的意义关联。认知框架的工作定义:认知框架(简称“框架”)是建立在人类体验之上、与场景相关的概念结构,是信仰、社会实践、制度、意向等的图式表征,是语篇编码概念所预设的背景知识,是特定言语社团成员交流的认知基础,是微观、中观和宏观叁位一体的认知结构。各章的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目标与方法、主要观点与创新。第二章梳理语篇与语篇连贯的定义与分类,归纳出语篇连贯研究的语言形式功能、语用推理、认知心理和多维研究等方法,从而提出从认知框架视角研究语篇连贯的必要性。第叁章从认知框架的特征、定义与分类出发,重构语篇连贯研究的微观、中观和宏观认知框架叁位一体的理论模型。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分论微观、中观和宏观认知框架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第四章把词素、词、小句等语言单位所激活的概念与概念场,视为解读语篇连贯的微观认知框架的启动因素,而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则是语篇连贯中起作用的两种主要微观认知框架类型。概念隐喻作用于语篇连贯取决于源概念场和目标概念场中各概念与概念关系的系统映射,概念转喻作用于语篇连贯则取决于同一概念场中各概念间的邻近关系。第五章探究语篇连贯解读的中观认知框架,句际与段际之间的各种逻辑语义关系与意象图式是其具体表现。因果、相似和邻近等逻辑语义关系是语篇连贯解读的观念联络原则,意象图式则是感知体验在人类心智中反复出现的模式,是连接语言与认知思维的中介。第六章根据框架语义学与构式语法的互补关系,提出语篇构式是语篇连贯解读的宏观认知框架。语篇构式是语言的构式研究推广到篇章层次的自然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揭示了语篇理解的整体性与宏观意图。论证结构和故事结构是两种典型的语篇构式,它们在宏观层次上保证了语篇连贯。第七章考察认知框架的动态性对语篇连贯解读的作用。认知框架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方法、策略和世界观,用于分析言语产品,既可揭示构建者的话语意图,又能洞悉因不同解读者的认知视角差所蕴含的不同语篇连贯方式。媒体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报道揭示了不同话语构建者的认知视角差,对宋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原文与英译文对比分析,则彰显了不同解读者的认知视角所衍生的多重语篇意义。第八章回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与不足。本研究有叁方面的创新:(1)以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框架”为语篇连贯研究的理论根据,开创了语篇连贯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野;(2)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叁方面范畴化“认知框架”,并用于构建语篇连贯解读的认知框架模型,突破了言内与言外的二元对立分类标准;(3)提出了“语篇构式”概念,既拓展了构式语法的研究层次,又能确保语篇连贯的正确解读。

刘法公[5]2008年在《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隐喻研究中以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为代表的隐喻学派以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为基点开展研究,提出了很多隐喻新观点。国内许多语言学者近年来热衷于介绍和研究西方隐喻理论,却大多忽视将其用于汉英隐喻比较,使引进的隐喻理论未发挥出潜在的价值。本论文尝试把隐喻的思维观和隐喻的文化关联理论用于汉英隐喻分析,把隐喻与思维的关系同隐喻翻译与思维的关系相结合,开展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由此提升隐喻翻译的理论层次。本论文比较汉英隐喻的文化相互关联性和文化缺失性,分析隐喻翻译的主要困难、问题和前人的尝试,提出隐喻是思维方式可拓展到隐喻汉英翻译也是思维方式上,隐喻源于思维,思维决定隐喻的寓意;没有思维就没有隐喻,也没有隐喻的正确理解,同样,没有认真思维就无法实现恰当的隐喻汉英翻译。本论文用从西方隐喻研究理论新观点中得到的隐喻翻译新认识,剖析隐喻汉英翻译中比较典型的翻译缺陷问题,完成了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翻译方法论和与译文衡量标准等方面的基本研究,具体成果有四项:1.提出了隐喻汉英翻译的叁原则与内涵:(1)保持隐喻特征;(2)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3)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该原则总要求是:隐喻翻译完成后,汉语者思维中的喻体意象能够在英语译文读者的思维中“映射”;2.提出了保持隐喻特征,实现汉英隐喻的喻体意象转换的两条衡量标准:(1)泽文与原文喻源域的映射意象一致,(2)译文与原文的“喻体共知性”一致。该衡量标准可判断译文与汉语喻体内涵上是否一致,文化意象转换是否适当;3.提出了接通汉英隐喻关联文化内涵的叁个翻译方法与内涵:(1)转换喻体,(2)扩展隐喻,补出寓意,(3)直译喻体,增加释义;为译文喻体在内涵上与不同的汉语文化喻体“一脉相承”确立翻译方法;4.创立了为实施“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翻译原则的一个新译法:“文化喻体直译+内涵“解”译”。该新译法是从汉语歇后语的构成引发的思维创新,能够基本保障“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这一原则,保全汉语隐喻的文化喻体及其寓意在译文中显现。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探讨了西方隐喻理论和隐喻翻译理论可以给隐喻汉英翻译研究提供的四点新认识、隐喻的本质与研究价值、隐喻的可译性与隐喻翻译研究的必然性、国内外隐喻与隐喻翻译研究现状、隐喻翻译的研究意义与目标、研究方法等问题。第二章西方隐喻学研究发展历程与对隐喻汉英翻译的启示本章简要回顾并解读了Lakoff前后的西方隐喻研究成果,联系汉语隐喻实际阐述西方隐喻观点对隐喻汉英翻译研究的思维启示:智力正常的语言者可成为隐喻能力的强者;同理,优秀译者必须先做隐喻翻译的强者。本章提出了隐喻汉英翻译衡量标准的思路,认为汉英概念隐喻具有较强的对比基础。第叁章隐喻的认知与隐喻翻译的探索本章认为西方“隐喻”概念非常宽泛,能够涵盖汉语“明喻”之外的许多比喻,而汉语的“隐喻”则是比喻中的一支,或曰“隐喻”,或曰“暗喻”,提出把“喻体共知性”作为隐喻翻译喻体转换的衡量标准之一,用具体的汉英隐喻译例验证了该标准的适用性。本章提出隐喻汉英翻译原则要保障隐喻译文能达到认知对应的目标,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有限。第四章隐喻汉英翻译原则本章通过研究汉英隐喻翻译原则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汉英隐喻翻译的叁原则,用大量隐喻汉英翻译实例验证该原则的功能和应用价值,指出该原则可供我们理据充分地评判前人的隐喻译文,比较贴切地翻译隐喻,同时把目前的隐喻研究理论和隐喻翻译理论提升到更高的研究层面。第五章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的应用本章回答了“如何保持隐喻特征”、“如何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如何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前两条原则的检验标准,确立保障实施第二条翻译原则的叁个翻译方法,创立了一个新译法,以期解决“文化喻体缺失”的隐喻翻译历史难题。第六章研究的主要结论本章归纳了全文的隐喻汉英翻译研究结果,即;四点新认识、叁个翻译原则、两个衡量标准、叁个构建的翻译方法、一个创新的翻译方法,指出本论文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朗[6]2017年在《基于英语演讲可比语料库的中国中高水平EFL学习者隐喻话语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喻能力研究历经3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隐喻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以及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接口作用的焦点性课题。近年来隐喻理论的“认知”研究所发生的“社会转向”背景下(Low,Todd,Deignan&Cameron,2010),相关研究开始更加侧重于在真实话语中将隐喻作为一种隐性的工具或媒介以研究人们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的表达(Cameron&Malsen,2010)。受本体理论变革的影响,应用研究方面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也随之从以往主要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探索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方面的能力为重点转向与真实话语中隐喻使用的交叉研究,聚焦话语产出层面实际的隐喻操作能力(e.g.Low,Littlemore&Koester,2008;Littlemore,Krennmayr,Turner&Turner,2014;Karlsen,Geva&Lyster 2016,etc)。该趋势成为隐喻能力发展的重要动向。文献梳理发现,以往隐喻能力的研究仍遗留两大方面的问题待以厘清:1)隐喻能力的假设或论断中仍存在诸多模糊不清并引发争议的方面,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予以厘定,例如:针对“隐喻能力在交际语言能力中占据核心地位”(Littlemore&Low,2006b)这一关键假说,外语学习者与(近似)本族语者相比较,隐喻表达存在于各自话语产出中的普遍性程度以及对话语语义的贡献究竟怎样;与隐喻能力密切关联、视为二语/外语学习者缺乏或区别于本族语者语言的典型特征——“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以及“非自然的直白性(unnatural degree of literalness)”(Danesi,1992,1995)究竟如何表现;能否提供更多的能够证明“概念能力和概念知识具有与语法能力、交际能力同等重要的功能”(Kecskes,2000;Danesi,2010)的语言事实;隐喻能力的实质究竟是语言性还是认知性,抑或是社会文化知识和体验或使用意识的问题;互动、产出为主要话语形式的交际中,何为隐喻能力能够反映说话者“概念流利”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程度(e.g.K?vecses,2010);隐喻能力是否可教,或多大程度上可教等等;2)聚焦话语产出层面上的隐喻能力研究刚刚起步,理论和方法上尚未形成体系,需积极探索并不断论证和补充,例如:可否提供一个专门概括和描述话语产出层面隐喻能力研究的理论概念,并且合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而拟定相应的研究框架以及可操作的方案。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综合分析和借鉴了“隐喻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框架”(Cameron,2008)、“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Cameron et al.,2009)、“隐喻的词汇语用学说”(Wilson&Carston,2006)、“‘语言-思维-交际’新当代隐喻使用理论”(Steen,2008)等隐喻与话语研究的理论,在原有“隐喻能力”基础上提出了“隐喻话语能力(Metaphorical Discourse Competence)”概念,论证并给出了理论和操作层面上的界定,并构建了相关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本研究确立了3个具体的问题围绕其展开实证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析隐喻话语能力的核心构要,并为上述相关假设或论断中尚未厘清的方面提供证据。研究择取“公众演讲”这一兼具口、笔语特征、代表语言交际最高表现形式(Bizzell&Herzberg,2001)的话语类型为依托,设计了与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环保、科技等主题方向相关的大众化的社会热点话题,自建由中、高水平EFL学习者作为“研究组语料”和来自(近似-)本族语者语言水平的英语高级操用者的TED演讲作为“参照组语料”的可比英语演讲语料库,借鉴中介语对比分析和隐喻的语料库研究方法(Stefanowitsch,2006)。研究采用基于语义域的Wmatrix语料库工具(Rayson,2008;Koller,Hardie,Rayson&Semino,2008)与MIP(VU)隐喻识别程序(Steen,et al.,2010)相结合的半自动化方式完成对最具挑战性的话语样本中不同类型隐喻表达的识别和提取(e.g.Semino,2016:203)。在定量研究基础上结合话语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提供大量数据事实和语言案例,系统、深入地比较和分析了研究组与参照组隐喻使用的规律和特征。研究得出:1)以演讲话语类型为例的交际语境中,中国中、高水平EFL学习者和(近似-)英语本族者其各自话语产出中的隐喻密度(含不同主题方向、不同隐喻类型)以及隐喻对话语语义传递的贡献频率;2)倾向使用的隐喻表达所涉概念域种类,包括种类的丰富性程度、隐喻力度等级的分布、基于不同话语主题间的变化性等;3)如隐喻框架、隐喻图景/故事、隐喻簇、隐喻链以及新异隐喻等隐喻话语模式在话语中体现的程度和方式。相关研究结果为弄清隐喻能力研究中模糊不清或具有争议性的方面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为聚焦话语产出层面展开隐喻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具有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证研究方案。研究可见,即使历时多年外语学习、已通过中、高级语言水平测试的中国外语学习者其话语产出中表现出的概念隐喻能力以及相关意识总体较为薄弱,是制约学习者口、笔语产出能力跨越语言能力“石化”或“高原平台”(Selinker&Lakshmanan,1993;刘润清、戴曼纯,2003)不容忽视的方面。反思我国现阶段中、高水平EFL学习者口、笔语产出能力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瓶颈性问题,如产出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组织逻辑的连贯性以及思辨创造力等方面,本研究认为以上内容的探究将能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隐喻话语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展现语言使用者如跨域映射、意象关联、联想创造、类比推理等认知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要素与培养具有较高语言水平、更具思辨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外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全相符。

吴恩锋[7]2007年在《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由国内叁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003-2006年共62307条文章标题构成的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采用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期揭示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引言,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节为隐喻定义探讨,探析四部汉语词典及六部英语辞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并介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和以Lakoff& 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第叁节为我国隐喻研究概况,分析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对隐喻认知观和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隐喻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第四节为概念隐喻理论,回顾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详细介绍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第二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由叁节构成。第一节探讨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下/行政级别高是上;行政级别低是下/发展是上;衰退是下/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上;离开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下/优先或受重视的是上;置后或不重视的是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下/力量强是上;力量弱是下/高端客户群体是上;低端客户群体是下/程度强是上;程度弱是下/评价好或名次高是上;评价差或名次低是下”等十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重点探讨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行政级别在上是高;行政级别在下是低/质量好、价格贵是高;质量差、价格便宜是低/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力量强是高;(力量弱是低)/评价好是高;(评价差是低)/(复杂的或明智的是高);简单的或弱智的是低/地位重要是高;(地位不重要是低)”等八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认知分析。第叁节为本章小结。第叁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是金”隐喻和“财富是水”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二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叁节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分别对以“身”、“手”、“头”、“下肢运动”、“其他身体部位”、“生育”等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由十一节构成。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十个结构隐喻类型,按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戏曲隐喻、博弈隐喻、饮食隐喻、教育隐喻、体育隐喻、医药隐喻、婚恋隐喻等。我们分十节对这十个结构隐喻类型分别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十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结论,由两节构成。第一节总结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第二节探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赵琳琳[8]2009年在《商业广告的概念隐喻分析》文中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告,尤其是语言广告的研究,而且更多的人关注于广告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当然这归结于语言学及广告的不断发展,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感兴趣,概念隐喻是在广告中的应用,使得广告更加有说服力和更有效表达广告商的目的。本文从概念隐喻是这个角度来研究广告,举出相应的例子来分析总结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广告中的重要作用。概念隐喻在整个语言学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它是由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隐喻具有“跨域映射”的特性,也就说用熟悉、具体的概念来推论出不熟悉、抽象的事物的概念,从认知学角度来说,概念隐喻被分为叁种,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隐喻和概念隐喻在语言学中的知识,包括定义、分类、重要性和属性等方面,然后,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商业广告中去分析广告,主要集中在以上叁种概念隐喻在广告中的应用。通过这篇文章,目的是弄清楚概念隐喻在广告中是如何表达出广告商的目的而又让消费者理解明白其中的内涵,同时对广告的理解与分析能够更加清晰。

徐慈华[9]2007年在《选择与适应》文中指出在当代语用学格局中,“英美学派”更多地聚焦于指示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和话语结构等具体论题的研究;而“欧洲大陆学派”对语用学研究范围的理解要宽广得多,它甚至涉及文化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部分内容。语用综观论正是20世纪90年代末,“欧洲大陆学派”发展中开出的一朵奇葩。我们认为,从语用综观论的独特视角出发,来分析和探讨隐喻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和认知现象,是当代语用学研究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原有的语用学理论虽然考虑到了语境因素,但并没有对语境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语境各要素与隐喻使用之间的具体关系作出说明。各个理论解释之间,独立性强、统一性弱,对隐喻生成和理解机制的认识也很模糊。而语用综观论的跨学科性和包容性,正好为这些理论解释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 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以语用综观为理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汉语实例,探讨隐喻生成、存在和理解的整个过程,从而在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中阐述“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论文第一章着重回顾了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斯珀伯与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对隐喻所做的相关探讨,并追溯了西方隐喻认知研究和我国隐喻思想发展的历史,指出了理论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章从语用综观论的跨学科性和方法论启示两个方面阐述了运用语用综观论研究隐喻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并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主要创新点作了具体说明。第叁章从最佳适应的角度,阐明了隐喻生成与发话人(说者)追求语言选择的最佳适应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使用隐喻”。第四章从协商性的角度,提出了源域(喻体)选择所需遵循的原则和策略。当发话人选择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时,就需要充分考虑自身认知条件和释话人(听者)的认知语境,权衡源域的可及性、可接收性和假设性,以做出适应性选择。第五章根据隐喻存在的变异性,将隐喻看作是一个具有生成态、繁衍态和消亡态的生命体。其生成态是指称关系变化和意指关系调整的结果,从联结主义的角度看就是两个神经元网络之间建立相互连接的过程。生成后的隐喻以量变和质变两种方式进行繁衍,主要在指称和意指关系的固化中走向消亡。第六

寇福明[10]2007年在《汉英谚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谚语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单位。它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民大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体现了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以往的汉英谚语对比研究由于受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着重研究谚语的形式特征和谚语的文化观,即谚语的语言结构、修辞特点以及文化特征等。关于谚语认知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谚语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本文在对比汉英谚语语音、语法和词汇以及修辞的共性和差异等类型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谚语的认知特点和形成机制,阐述了谚语形成和理解的文化理据,分析了汉英谚语的语义结构和语义特征,并运用当代隐喻理论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谚语理解的认知机制。本文把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建立了谚语理解的认知语言学框架。我们认为,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同时其形成和理解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文章主要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隐喻理论为主线,从以下叁个方面对汉英谚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阐释。首先,谚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语言类型学和标记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汉英谚语的结构形式、韵律特征、词汇特点和语义特征进行了描写,对比分析了汉英谚语在语言类型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意义固化的隐喻,从结构上看,谚语或是本体和喻体同现的隐喻,或是隐含了本体的隐喻。按照谚语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它可分为隐喻性谚语和字面性谚语。其次,谚语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大多数谚语是隐喻性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了现代隐喻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汉英谚语形成和理解机制作了尝试性的探索,认为谚语作为具有真实值的命题是以经验性为存在基础的,谚语的形成是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互动的结果,是一个认知域的概念在另一认知域的投射。谚语的理解是以一个概念域的事物去理解或经历另一概念域的事物。作为一种常规化的映射模式,谚语常常超越了一般隐喻所使用的语境,可在更普遍、更广泛的相关语境下使用,它能够概括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在谚语形成、发展及其理解过程中,动态的概念整合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本质特性。最后,谚语的形成和理解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谚语所表达的道理是通过将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情况与生活中更为普通、常见、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而突显出来的。谚语有着超出各种文化背景差异性之外的一些共同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谚语的运用往往建立在其比喻意义而非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的。谚语的运用反映了概念隐喻在人们认识理解世界中的普遍作用,同时,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又是决定隐喻产生、使用和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他们根植于不同民族的观念中,也反映在谚语的使用中。总之,本文立足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通过对其结构形式、韵律特征、词汇特点等微观层面以及谚语的文化特征等宏观层面的对比,探讨了汉英谚语产生的共性和差异及其原因,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英谚语意义的形成机制以及谚语理解的认知模式做了初步的探索,进一步证实了经验和认知在语言结构和功能构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D]. 陈新葵.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 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 陈万会.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J]. 陈新葵, 莫雷, 张积家. 心理科学. 2006

[4]. 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 李天贤. 浙江大学. 2012

[5]. 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 刘法公.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 基于英语演讲可比语料库的中国中高水平EFL学习者隐喻话语能力研究[D]. 陈朗.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7]. 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 吴恩锋. 浙江大学. 2007

[8]. 商业广告的概念隐喻分析[D]. 赵琳琳. 黑龙江大学. 2009

[9]. 选择与适应[D]. 徐慈华. 浙江大学. 2007

[10]. 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 寇福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标签:;  ;  ;  ;  ;  

隐喻在文章语境中的理解——概念隐喻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