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邓莉

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邓莉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精神病医院 邓莉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5月~2018年1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选我精神病医院接收的患者及家属共346例、护理工作人员73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在病区管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较实施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相较实施前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层级管理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值得将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JK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hierarchy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work of psychiatric hospitals. Methods From May 2017 to November 2018, 346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73 nursing staff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Nursing level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 Nursing quality scores, nursing staff'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and patients'and family members'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s of nurses in ward management, technical operation,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to nursing management was highe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ere on the verge of treatment. The satisfaction of bed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hierarchy management in psychiatric hospit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skills of nurses, 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clinical nursing work,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psychiatric hospital; nursing work; nursing leve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value

前言:精神病指的是因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致使人的意志、情感、认知等精神活动产生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大致将其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功能性精神障碍两种,患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幻听、幻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思维散漫、被害妄想、注意力减退、罪恶妄想、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情绪低落、恐惧抑郁、嗜睡、昏迷、谵妄状态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整个家庭、社会带来很大负担。由于精神病患者行为、思绪上的异常,很难正常的生活自理,医院在治疗同时必须对相应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加重视,既能确保护理质量,同时又要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相比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1],并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效果更明显。所以本次研究选了我精神病院的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探究管理效果、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出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这段期间,我精神病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包括其家属)346例,其中有2个女病区、3个男病区。护理工作人员73例,男性20例、女性53例,年龄在21~46岁之间,平均(33.58±4.26)岁,学历:中专15例、大专26例、本科32例;职称:护士等37例、护师19例、主管护师14例、副主任护师3例。

1.2护理管理方法

在精神病医院开展护理层级管理,主要内容与步骤如下:

①支持系统、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对各个病区进行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每个病区选出5名护理人员轮班工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加以负责,同时,还要与其他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相互配合,医院保洁人员会负责整个病区的卫生管理,对患者的辅助检查,需经中心运送系统加以完成,并且医院相关物资领取、院内康复、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均由中心运送系统负责。制定激励机制,设置院内服务之星、优秀护士等的评选活动,对工作优秀、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奖金的分配以科内带教、质控工作、病房管理、责任护士担任、夜班安排等不同层面工作的实施进行合理调整。

②护理人员培训:以培养目标、发展需要为根据,对护理人员培训计划详细制定,通过对科室训练、护理部统一培训、科室训练、自学指导、临床实践等相结合多种形式的确定来对授课内容加以明确。院内培养教育执行护理、助理,将护理技术训练、基本功训练相结合,将专科护士培训作为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目标,培训重点则为专科疾病、患者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除需参加院内培训外,还要参加医院为其安排的各种学术活动,若条件允许,应对省内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并到上一级医院进行进修。针对主管护士,应在专科发展新业务与新技术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参与、探讨专科发展最新动态、疑难且病情严重的案例,除了院内培训,主管护士还应对院内外各学术活动积极参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参加专科医院进修、省外短期培训。

③层级绩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制度确定,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基础知识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其中,基础知识考核内容包括院内培训、安全护理、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履行、劳动纪律5方面内容,考核标准分为60分,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值扣除设置;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仪容仪表、服务态度、业务能力、敬业精神、与其他护理人员合作、指令性工作完成6个方面;岗位职责履行共包括30项内容,若未及时遵医嘱执行,扣除5分/次;安全护理包含6个项目,若发生护理事故,则扣除10分/次;院内培训有2方面考核内容,若未参加护理部所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则需扣除1分/次;劳动纪律包括13个考核项目,若有脱岗情况,扣除5分/次。理论考核标准20分,护理部以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为根据,进行包括精神科护理、院感知识、精神科规章制度、三基知识等的不同考核标准制定。而技能考核标准分亦为20分。上述的基础考核内容由护理考核小组按时对所有岗位护士进行考核,1次/月,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则为1季度/次,对每次考核内容总结、反馈,并详细记录。护士年度考评满分为100分,根据未达到项目标准情况,进行相应的分值扣除。另外,在月考核内容中设加分项目,例如针对撰写论文、夜班数超额完成、考核成绩优异等的护理人员,相应加分,若护理人员最终分数≥90分,成绩为优秀,若≥80分为良好,≥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则是不合格。针对成绩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并将该成绩作为之后进修、评优、晋升等的优先条件,一旦发现护理人员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立即予以纠正,将安全隐患彻底消除。针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找问题解决方法,若不合格情况持续2年发生,则需对其下一年度的工资调档暂缓。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全面收集数据,整理后详细临床记录。

满意度判定标准[2]:自拟调查问卷并发放,对患者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对层级管理满意程度进行了解,共分为特别满意、相对满意、并不满意三个等级。

护理质量评分:对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进行评分,满分以100分计,得分越高代表临床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专业软件统计后,针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2检验;计量资料(x ̅±s)表示,t检验。在P值<0.05时,便能够说明,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性。

2结果

2.1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层级管理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4.8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7.75%,前后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及其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时间 特别满意 相对满意 并不满意 满意度(%) 实施前(n=346) 137(39.60) 132(38.15) 77(22.25) 269(77.75) 实施后(n=346) 168(48.55) 160(46.25) 18(5.20) 328(94.80) 2 42.473 P值 0.001 2.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层级管理前,护理人员的管理满意度为73.97%,明显要低于实施后的91.78%,数据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2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对比[n(%)]

时间 特别满意 相对满意 并不满意 满意度(%) 实施前(n=73) 28(38.35) 26(35.62) 19(26.03) 54(73.97) 实施后(n=73) 35(47.95) 32(43.83) 6(8.22) 67(91.78) 2 8.157 P值 0.004 2.3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

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在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方面的质量评分相比实施前更高,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x ̅±s,分)

时间 例数 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消毒隔离 病区管理 实施前 73 81.74±3.67 81.74±3.15 80.14±2.34 实施后 73 97.14±1.17 98.13±2.68 96.25±2.27 t值 - 34.158 33.859 42.220 P值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精神病医院在实施护理工作管理时,存在具有一般医院科室共性,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编制有限,日常工作复杂且繁忙[3],所以欠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抽查、护理单元检查。同时,精神病医院护理人员在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较欠缺,再加上精神病患者容易受到妄想、幻觉等状态的支配,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4]。所以临床上除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外,还应确保护理工作人员、患者的人身安全,进而加重了工作负担。

精神病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能够使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层级管理会对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准入标准加以明确,确保每班岗均有护理人员在岗,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不会因其岗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对自己职责工作接受、认可,有利于与领导、其他护理人员之间关系的改善,更加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层级管理的实施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优化,医院对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的好坏会使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受到直接影响。在临床上,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会受到护理质量的直接影响,实施合理有效护理管理的根本目的便是将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可使护理人员间分工与职责明确,会有更多精力、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宣传、基础护理服务落实,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加强同患者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其工作责任心。同时,层级管理可将护理责任制彻底落实,有利于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各层级、岗位护理人员之间可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使自身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更加夯实,护理人员及家属能够体会到更全面、更具人性化的临床护理服务,确保了护理措施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好感、信任感,增强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予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艺颖, 肖剑. 连续性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2): 69-70.

[2]杨淑珍. 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7(26):269.

[3]梁婷雯, 方桂媛. 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建立及价值评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6(5):167-168.

[4]秦炜.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248.

论文作者:邓莉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邓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