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_王晓青

肾病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_王晓青

王晓青

(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314511)

【摘要】中医药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对肾病综合症中医药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的各种治法方药。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 中医药 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66-0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泌尿系统疾病中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全身明显水肿,并可能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症。目前西医对于NS的治疗方案主要以对症及免疫抑制治疗为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缓疾病发展,但却无法彻底治愈疾病。另外NS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而由该类药物引起的各种副作用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相对西医而言,中医治疗NS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及不易反复等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N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

在中医学学术理论体系中并没有NS这一病名,但是一些中医学著作根据NS会出现全身浮肿及易于疲劳的临床特征,将其归为“水肿”、“虚劳”的范畴。早在《灵枢?水胀》篇中就已经有过对该病临床症候的描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隋朝时期的中医医学巨著《诸病源候论》中也对NS的病因病机进行过论述:“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肌肤而令身体肿满。”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对NS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讨论,奠定了中医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目前中医内科学将NS的病因病机总结为风邪侵袭、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禀赋不足及久病劳倦等几个方面,此外《素问针解》和《血症论》两部中医学著作中都认为淤血对水肿的形成及变化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是NS的另一个主要病理因素。

2 治疗进展

历代中医家将发汗、利尿、泻下逐水归纳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1],近来众多中医学者都以这条原则为基础,结合自身经验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经方进行改良及创新,辨证施治,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2.1 经方加减及自拟方

李建明等[2]用小柴胡汤(柴胡12g,党参l5g,半夏9g,炙甘草3g,生姜9g,大枣3,枚石苇l5g,益母草30g,鱼腥草30g,金钱草30g,半吱莲24g,土茯莓15)治疗NS患者34例,如患者蛋白尿定量高且持续不减者,则重用黄芪,再加芡实;如阳虚明显者,则加附子,肉桂;如腰痛甚者,则加川断,狗脊;如胃胀纳差者,则加枳壳、砂仁。总有效率达88.24%。

张颖[3]用补阳还五汤(黄芪60g,赤芍15g,当归尾15g,地龙10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12g。)治疗NS患者25例,水肿明显加猪苓12g,茯苓12g,生姜皮10g,桂枝15g,防己15g;胃寒肢冷,面色鱿白等阳虚之征明显加制附子12g,补骨脂12g;伴胸,腹水者加桑皮10g,大腹皮10g,椒目10g,葶苈10g,五心烦热,烦渴欲饮等阴虚之征明显加知母12g,黄柏12g;伴血尿者,加小蓟15g,藕节15g,白及粉15g。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药物(如雷公藤多苷片)。总有效率为8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刘玲[4]用防己茯苓汤(防己9g,黄芪9g,桂枝9g,茯苓18g,甘草6g)联合激素治疗NS患者20例,在激素诱导阶段,外源性皮质激素导致的阴虚时,加入阿胶、生地黄等;在激素撤减一半以上时,出现阳虚症状则加入附子、补骨脂,或换桂枝为肉桂;小便少者重用茯苓并加入薏苡仁、葶苈子、车前子。总有效率85%。

陈瑞敏等[5]自拟调肾汤(牛蒡子6g,赤芍、白茅根各30g,益母草20g,白术15g,蝉衣12g)治疗NS患者,尿蛋白较多加黄芪、党参、薏苡仁、芡实;血尿合丹皮、蒲黄炭;脓尿加地丁、败酱草、虎杖、土茯苓;水肿甚合五皮饮、五苓散;温阳用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等燥性不甚之品;肾病日久而致肾阴不足,则加六味地黄丸。该方在临床治疗NS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2.2 辨证施治

邸生文[6]将8例NS患者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又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者以峻下逐水消除水肿,辅以清热解毒法治疗,药用黑白丑、茅根、茯苓、海金沙每日一剂,虚者则扶正利水,药用五苓汤加黄芪、五味子、枸杞子、海金沙、天花粉等。水肿消退后,以益肾健脾渗湿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恢复期应用金匮肾气丸、刺五加、黄芪片。总有效率87.5%。

徐艳秋等[7]总结中医治疗不同阶段NS的四种方法:滋阴降火减毒法(女贞子、早莲草、知母、生地黄、何首乌、黄精、白芍、太子参、枸杞子、龟板、鳖甲等);温补肾阳法(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杜仲、补骨脂);调气理血法(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木香、陈皮、厚朴、麦芽);化瘀泻浊法(牡丹皮、丹参、泽兰、赤芍、红花)。并认为四种治法在配合激素治疗时,可以起到提高激素疗效,及减轻激素副作用的功效。

刘向萍[8]总结了在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配合滋阴降火法(生地、龟板、知母、玄参、黄柏、泽泻、茯苓、旱莲草、女贞子、枸杞、麦冬);温肾化气,去浊分清法(萆薢,益智仁、乌药、石菖蒲、金樱子、芡实、桑螵蛸、仙灵脾);活血化瘀法(桃仁、红花、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叶);清热解毒利湿法(瞿麦、篇蓄、石苇、益母草、金钱草、金银花、蒲公英、黄柏、知母);温肾壮阳,填补精髓法(附子、肉桂、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仙灵脾、锁阳、鹿角胶、龟板、紫河车、猪羊牛骨髓)等五种中医治法可明显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并在停用激素阶段采用补肾固土法(黄芪、党参、白术、熟地、当归、茯苓、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山芋)可有效防止病情复发。

2.3 对难治性NS及合并症的治疗

李大佑等[9]将难治性NS的中医治疗分分水肿期和非水肿期两个阶段进行辩证,水肿期分为5型进行辩证施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真武汤或实脾饮合五皮饮加减);脾肾气虚,水湿滞留型(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阴虚湿热型(知柏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减);瘀水交阻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益母草);风邪外袭型(外感风寒者,用越婢汤合五苓散加减;外感风热者,用银翘散合五皮饮加减;气虚感冒者,用玉屏风散合五苓散加减)。非水肿期分3型进行治疗:脾虚型(参苓白术散合水陆二仙丹加减,偏阳虚者可加附子、黄芪);肾虚型(六味地黄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偏阴虚者加知母、黄柏、女贞子,偏阳虚者加附子、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气阴两虚型(参麦地黄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邓宣刚[10]将有NS表现的Ⅳ期糖尿病肾病58例分为3型进行辩证施治:脾肾阳虚兼瘀毒型(小茴香、肉桂、党参、陈皮、连翘、姜半夏、厚朴、大黄和车前子各10g,枸杞子和藿香各30g,黄芪50g,云苓、泽泻、益母草、丹参和僵蚕各15g,竹茹20g);心肾阳虚兼瘀毒型(人参5g,黄芪和白茅根各50g,五味子和仙鹤草各30g,麦冬、云苓、泽泻、益母草、丹参和蝉蜕各15g,桂枝、车前子、土茯苓和连翘各10g);湿浊兼瘀毒型(藿香、黄芪和地榆各30g,竹茹、丹参、益母草和金银花各20g,法夏5g,大黄、党参各、车前子、泽泻和土茯苓各10g,厚朴、枳实、茯苓和连翘各15g,白茅根50g)。总有效率89.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结语

NS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难治的一组综合症候,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手段比较单一,且难以彻底根治,加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越来越重视中医中药对治疗NS的疗效。相对西医而言,中医治疗NS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及不易反复等优势,并且随着对中医治疗NS研究的深入,其在治疗该疾病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然而现阶段的研究尚存在些许的不足,首先,对于中医药是应该联合激素治疗还是应该单独使用还存在明显争议;其次,尚缺乏中医药在治疗NS时起效成分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上述两方面的内容,以肯定中医药在治疗NS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48.

[2]李建明,魏莉.小柴胡汤加味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函授,1997,4:36-38.

[3]张颖.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25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98-99.

[4]刘玲.防己茯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2:188.

[5]陈瑞敏,武声震,赵淑芝.调肾汤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718

[6]邸生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54.

[7]徐艳秋,李玉波,包志魁.中医药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7,35(3):24-25.

[8]刘向萍.中药缩减肾病应用激素六法[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80.

[9]李大佑,任长龙,彭昕.中医辩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J].中华名医论坛,2005,2:6-7.

[10]邓宣刚.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58例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7,4(11):1030.

论文作者:王晓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  ;  ;  ;  ;  ;  ;  ;  

肾病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_王晓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