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论文

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论文

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

□文│朱 丹

[摘 要] 图书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必须常抓不懈。要切实保障图书编校质量,应从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加强学习培训、实行新员工导师制、弘扬工匠精神和加强印前质检力度五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 品质 责任 精品 编校质量

近年来在图书品种极大丰富,出版产值不断攀升的同时,图书整体质量却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国家历年开展的各项图书专项检查,结果均不容乐观。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提高图书产品质量,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9年3月启动了图书“质量管理2019”专项工作,除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还首次提出把质量检查情况纳入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范围。上级主管部门如此重视,出版社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图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出版物质量全流程管理,提质增效,力争打造更多精品力作。

谐波运动成像和脉冲声辐射力成像都受组织的形态的影响,位移和应变都与组织的硬度相关,不能提供组织弹性模量的定量值,而剪切波弹性成像直接测量的是剪切波速度本身,通过公式而得到杨氏模量。

图书编校质量作为图书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这次专项工作的重点检查方面。出版市场常因存在一些图书编校质量低劣的图书而被读者诟病“无错不成书”。因而如何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成为业内一个常抓不懈的话题。编校质量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出版社增品种、加速度、求效益的粗放式生产模式造成的,有对“三审三校”制落实不到位造成的,有编校人员责任心不够或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造成的……在此,笔者不做深入分析,仅就如何切实保障图书编校质量,提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一、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

“三审三校”制度对于保证图书品质具有关键性作用。

“三审”制度:初审、复审、终审环环相扣,层层把关,能够确保图书的内容质量,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必须坚持编前审稿,不管是约稿还是投稿,也不管书稿的市场前景如何,责编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标准,对不合格的稿件及时退改,待修改达到质量标准后再进入编校环节。好的原稿是一本质量上乘图书的基础。

“三校一读”制度:校对人员能够弥补作者和编辑在语言文字以及知识性方面的疏漏,在规范性、一致性上更加敏感,因而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有力补充;同时各个校次交叉校验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把错误减到最少。“三校一读”是最基本的校次要求,对于重点书和辞书,往往需要通过增加校次来确保书稿的正确性,例如《新华字典》(第11版)就进行了15次通体校对。对于责编编辑加工不到位、已经超出校对人员工作范围的稿件,校对管理人员也应本着稿件质量第一的原则,第一时间退责编重新编辑加工,待符合标准后再正式进入校对环节,以保证图书编校质量。

“三审三校”制度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严格执行。必须坚决摒弃“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错误思想,对于大项目和发稿要求紧迫的书,应该通过科学统筹管理来提升效率,而不是用压缩编校流程来节省时间,甚至还应做到时间越紧,工序越多,这个工作越不能松懈,唯如此才能不留质量隐患。

二、鼓励学习,加强培训,打造学习型组织

2.7 心理护理 因口腔剧烈疼痛,张口困难,患儿不愿意接受口腔护理。应耐心向患儿讲解口腔护理对疼痛愈合的重要作用,以表扬的方式鼓励患儿配合。当患儿双唇水肿及口腔黏膜溃疡糜烂,暂时不能说话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则出现烦躁、哭泣等表现。应与家人一同耐心地指导患儿表达个人需求,让患儿通过打手势和写字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采取各种手段给患儿以心理支持,寻找可能的交流方法,使其心情舒畅地接受护理。

对新编辑除进行全面的专业技术的辅导,导师的言传身教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无疑,导师制对于新编辑能力和素质的快速提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为保证图书编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风险偏好指投资主体承担风险的态度.风险偏好是制定风险决策的前提条件.根据投资主体承担风险的态度,可将投资主体的风险偏好分为三类:风险厌恶、风险追求以及风险中立.风险厌恶,指投资主体在预期收益相同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资产,同时在风险相同时倾向于选择预期收益较高的资产;风险追求,指投资主体通常主动寻求承担风险,喜好风险收益产生的波动性胜于风险资产的稳定性,当预期收益相同时,持风险追求态度的投资主体通常选择风险较高的资产,因为这会给它们带来更大的效用;风险中立,指投资主体既不回避风险,也不追求风险,而是按照预期收益的大小选择资产.

队伍建设是一个企业永葆活力、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培养新人,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是每个出版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也是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规范有效的新员工培训制度必不可少。新编辑除进行单位历史、各项规章、职业素养、工作流程、业务知识等的集中统一学习之外,还需要脱产在校对部门和营销部门进行几个月的实习。这对于编辑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成为编印发一体化全流程编辑十分有助益。

三、制定新员工培训制度,实行导师制培养

定期举行编校技能大赛不失为一个激励编校人员强化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努力做岗位上的好把式、领域里的专门家的好方式,进而为企业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编校人才队伍。

实行导师制是让新员工在短时间真正成长起来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本单位优秀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帮助新员工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它相对于讲课培训有如下优势:①有利于查漏补缺,结合讲座培训,帮助新人针对自身不足进行新的学习,还有温故知新的效果。②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个人能力和性格的不同因材施教,帮助他们真正从能力和心理上成长和成熟。③直接获取经验,掌握成熟的工作方法,加速个人快速成长。④相对私密的交流方式,更适合各类人群。

图书的编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一名优秀的编辑不仅应该是个“专家”,即需要在某个学科领域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而且还应该是个“杂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因而学习是我们作为出版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终身的事业。不管是新编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都必须主动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充实并更新知识储备。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时常充电才能保证不会断电。不仅热爱学习,还要善于学习:不仅要洞悉本学科的前沿,学习与编辑出版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编校规范,锻炼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关注时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寓学习于生活,养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寓学习于工作,在看稿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虚心求教获得掌握新知识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对书稿内容进行正确把关;才能成就一双慧眼,在编校过程中去伪存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类疾病是引发人类死亡重要疾病之一,其中又以冠心病位居首位,其为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心血管供血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继而引发心脏的缺血缺氧性表现。既往的研究[6]显示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减缓或阻止其进展以及复发。随着我国居民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四、弘扬工匠精神

图书是传承人类思想、传播文化知识的一种重要媒介,它对于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出版社作为图书生产机构,推出符合新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出版精品责无旁贷。精品的打造需要“工匠精神”。

除了鼓励编校人员自主学习,各出版单位也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打造学习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或选派人员参加社外权威专业培训,或请有关专家来社里讲座,或请社内资深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举行部门内的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支持现有人员进行学历深造和继续教育,鼓励其广泛地进行社会交流,发表研究成果。

工匠精神之于编校工作者是一种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高品质精品图书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作者,在审读加工过程中编辑的千锤百炼、校对人员的精雕细琢也是功不可没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字斟句酌的润色,体现在每一个文献的核查,体现在任何一个标点的推敲,体现在繁复体例的规范统一……细节决定成败。

在追求“短平快”的出版业态环境下,工匠精神之于出版企业是担负起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的光荣使命,始终坚持把图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通过不断推出高品质的精品图书,提升出版企业在行业里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出版社在不断强化编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量,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以保证书稿编校质量。编校人员要做脚踏实地的出版匠人,培养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质量负责的责任意识,不厌其烦精心打磨书稿,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做出精品好书。

五、加强印前质检力度

印前质检作为图书付印前的最后一个编校质量堵漏的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个出版社印前质检的工作内容不一样:有的出版社有自己的专职校对,校对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因而质检不做正文通读,只是扫看并核对封面、内封、版权页、目录、页眉页脚等;有的出版社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专职校对,三个校次尤其是终校全部或者绝大部分外发,监控编校质量的任务就落到了质检部门身上,需要对全书抽看一定字数,差错率不到万分之一的,认为是合格图书,改正个别错漏后便可付印;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便认为是不合格图书,退责编重新编辑加工并进行一定惩罚。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印前质检都为图书的编校质量加了最后一道保险。各出版社都应该设置质检部门并切实加强质检力度。坚持每本书必须质检,即使是发稿要求紧迫的书,也不能走捷径、开绿灯;坚持客观公正,对事不对人,不讲人情,一切都该将质量放在首位,这样质检才起到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肠胰内分泌腺瘤:可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在 MEN1患者中,胃泌素瘤是腹部最常见的功能性内分泌肿(占40%),其中90%发生在十二指肠⑺:胃泌素瘤,常伴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约占MEN 1型中肠胰瘤的50%-60%,诊断依据为同时存在高胃泌素血症及高胃酸分泌,据此可与常见胃酸缺乏症伴高胃泌素血症相鉴别。必要时做胰泌素兴奋试验,胃泌素瘤患者血浆胃泌素升高。由于MEN中胃泌素瘤体积小,其定位诊断较困难,CT及MRI可检出肝转移性病灶,但对胃泌素瘤往往难以诊断,进一步方法包括内镜超声,选择性动脉注射胰泌素后肝静脉采血测胃泌素及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扫描⑻。

六、结语

图书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质量意识这根弦丝毫不能放松。只要我们出版人用心、细心、专心做书,把追求卓越品质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把传承文明、记录历史、留住记忆、弘扬真理作为我们的责任使命,我们就能够铸造出文化精品,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萍.浅析“短平快”出版业态下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19)

[2]丁桂焱.图书编校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16)

[3]李洪波.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图书编校质量[J].传播与版权,2018(8)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

标签:;  ;  ;  ;  ;  

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