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几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_所有制论文

当今世界几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_所有制论文

当今世界几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当今世界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从危机走向现代化:过渡经济的理论和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俄罗斯学者阿·亚·波罗霍夫斯基教授作了题为《各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发言,分析了当今世界几种不同的市场模式,指出俄罗斯显然需要走市场之路,但在遵循市场普遍原则的同时,应根据本国特点,走自己的路。现将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美国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模式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原因至少有两点:第一,相对而言,美国是在没有旧传统和复杂的社会阶层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第二,欧洲移民带来了欧洲那种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之上的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美国模式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分民族特色的各种市场体系所普遍具有的标志和特征:所有制、经营方式和形式、竞争、市场的多样性、经营活动的法律基础、国家的作用、社会的民主基础、加入世界经济联系。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所有制的作用。一种广为流传的意见认为,市场的基础是私有制。的确,历史上正是对劳动对象和工具的私人占有为市场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的复杂化,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及生产规模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所有制发生了质的演变。在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开始形成集体所有制,先是合伙经营形式,然后是股份公司形式。同时,国家所有制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不是依靠某一种所有制形式,而是越来越依靠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结合即混合所有制。

20世纪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所有制国际化。国际所有制就是没有“民族外衣”的混合所有制,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美国。

美国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个人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以股份所有制为表现形式的集体所有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经济意义越来越大。国家所有制也发生了演变,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经济保障。

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任何一种经营活动都是以某种所有制形式为基础的,而这种所有制又决定着企业的相应组织形式。在美国的民族经济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类型的经济单位:个人所有制企业、两人以上的合作制企业、股份企业或公司、国家企业。个人所有制企业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76%),股份公司占第二位(18.6%),合作企业占第三位(6.8%)。但从营业额和纯收入来看,股份公司和股份所有制企业占主要地位(分别占90%和70%),所以说在美国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经营活动组织形式是股份企业和股份所有制。

但股份公司在经济地位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美国有近400万家股份公司,其中500家大公司就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而其余许多公司则都是小企业。正是这种所有制形式和企业形式的“混合型”与多样性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巩固。大企业在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加上丰富多彩的中小企业的补充,为社会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提。

市场竞争。经济竞争自由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属性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世界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经济市场规律。现在,每年的国际贸易额的增长比世界产品总值的增长要快,这说明世界市场在任何一个国家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它加强了各民族的相互依存,迫使每一个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领自己的“坑位”,捍卫、有时还要扩大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且,当前在世界市场上已经没有空余的“坑位”,任何一个被卷入世界经济的国家不得不在残酷的竞争中建立自己的“坑位”。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与竞争刺激进取心,公正地决定向社会提供自己产品或服务的任何所有者或公司的活动结果,逐渐淘汰那些没有需求的产品所有者或公司,从而使民族经济的每个环节提高效益,其衡量标准就是利润。

但是,利润并不总是能够作为衡量效益的理想的或唯一的标准。现代社会还存在着一些极其重要的领域,如教育、基础科学、环境保护等。以利润衡量效益的标准不适合它们。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力决定它们对社会的作用。随着“非市场”领域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进一步增长,市场的局限性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应当有刺激经济的其他杠杆来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杠杆之一就是国家的经济活动。严格地说,当代市场的经营机制实际上是由竞争、国家调节和公司调节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国家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这里说的只是与经济有关的方面。国家的经济作用至少有两个方面:支持和维护市场体系;弥补市场在不能通行市场原则的社会领域的局限性。可见,国家就其经济活动性质来说既是市场结构的要素,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稳定因素,因为它承担了一切不受市场支配的职能。

国家的这种作用往往被看作是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如果国家力图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市场和竞争,那确实是干预。但是,如果国家只是保障在市场经济中遵守“游戏规则”,保障市场和自由竞争,那它就是在有机地协调市场行为原则。因此,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发挥国家作用的最佳点。

说明国家的经济作用的最重要指标是国家所有制的规模和国家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近年来常采用第二种指标。以发达工业国为例,可以看出,国家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呈不断增长趋势。19世纪末平均为8.3%,本世纪20年代增至15.4%,60年代为27.9%,80年代初已占42.6%,1994年达47.2%。就是说,国家机器不是简单地变成了经济增长的强大因素,而是成为稳定和巩固整个社会发展的保证。此外,无论市场还是竞争都需要法律保护。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大公司的形成与巩固,保护自由竞争和防止产生垄断成为国家面临的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二、欧洲模式

欧洲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严格地说,在本世纪50年代之前不存在统一的欧洲市场模式。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对市场原则作了改造以适应本国条件。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共同市场”形成后,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原则,才开始形成统一的欧洲市场模式。现在,由于西欧所有主要国家都加入了欧盟,可以断言,随着统一货币体系的建立,适用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市场模式也将形成。

这种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在保持各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的市场空间(这反映了走向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趋势)。美国的市场模式所涉及的是一个统一国家的各个州。欧洲模式的特点与美国不同,是经济上一致而政治上保持多样性。虽然“市场时装”的基本方向受全欧市场模式的操纵,但是各国依旧保持其“民族服装”的特点、“样式和颜色”。

欧洲市场模式的典型特点是,无论是在各个国家里,还是在整个欧盟内,国家都没有放弃其保障社会稳定的责任。这就是欧洲国家的国家所有制和国家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很大份额的缘故。

三、亚洲模式

亚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进入世界前十名的发达国家,也有刚刚开始掌握市场杠杆的国家,因此谈论统一的亚洲市场模式还为时过早。不过可以确信不疑地断定,这种模式植根于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就是说,在亚洲国家,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文化传统,国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有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也起不小的作用。

还有一种情况不能忽视,即在亚洲有一些国家仍然保持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但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与亚洲模式的主要轮廓完全相近。在中国,国家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越南也在中国之后走上了这条道路)。接受市场原则、鼓励经营积极性、保持政治稳定和国家领导者行为的可预见性,所有这一切使中国能够吸引大量外国投资和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可以说,出口扩张带动中国经济进入世界主要阵地。现在,发达的工业国相互竞争,都想把本国资本投到中国市场。

日本是战后第一个进入世界经济前沿阵地的亚洲国家。虽然美国因素在日本的腾飞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日本民族自身的努力毕竟是主要的。日本国民经济中,国家的经济作用并不是通过国家所有制的规模,而是通过利用日本独特的机制,即“说服”企业主遵守国家利益来实现的。一位西方专家在评价日本国家的调节作用时说:“日本的国家不搞实业,因为超脱于市场的官僚可以更有效地调节市场。”这段话充分反映了东方影响经济过程的特点。

日本公司在国家的支持下可以迅速“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并成为一系列世界高新技术商品的主宰者。“日本型”市场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扩大出口:瞄准国外市场,使日本产品的竞争力达到世界水平,而出口则有机地适应亚洲市场模式。

韩国、新加坡、台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效仿日本的市场发展模式,虽然政治条件有些不同并具有自己的特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采取了这种模式。这一切为在这一地区形成经济贸易联盟打下了客观基础,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其意义已经超出地区范围,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认为,类似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各国一体化联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将会诱发各种国际水平的市场模式的形成。如果说以前世界市场是在国家之间“划分”的话,那么20世纪末市场划分已是在各国一体化联盟之间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个别非一体化国家将会在世界市场上遇到巨大困难。

四、关于俄罗斯模式

俄罗斯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首先是国家所有制)为支柱的计划经济并加入苏联的经济综合体。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发展原则时的问题和复杂性。

第一,国家所有制的绝对统治引发了关于私有化和建立多种成分经济的问题。

第二,主要生产者所具有的垄断地位在计划体系中占据优势,实际上在苏联各地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制形式的变换不可能自动形成“经济多元化”。

第三,俄罗斯的内部分工曾经是苏联内部分工的组成部分。采取只在俄罗斯经济范围内转向市场的方针意味着建立全新的国家经济结构,这就是说,在俄罗斯内部建立新的经济关系的同时,还必须根本改变同新独立的国家以及同整个世界经济的经济联系。

第四,由于国土辽阔、实行联邦制以及89个地区各有特点,因此如何在企业和地区间原有计划联系的废墟上保持、巩固和发展俄罗斯联邦统一的市场空间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

第五,国家面临一项异常困难的课题,即在国家放弃国有财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对原先靠国家全额拨款的教育、科学、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扶持并使其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这些特殊情况和问题证明:不可能一下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普遍国家所有制转向多种经济结构。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应为市场发展创造条件。换句话说,国家在放松计划缰绳后,应对过渡时期、对其内容和长期性负起责任。除了国家,没有任何主体拥有能够动员全国资源建立新的经济社会体制的经济力量。

总之,俄罗斯市场模式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经过有效的过渡时期。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积极性的多样化应当成为整个过渡时期以及刚“走出”过渡时期时的经济基础。如果说21世纪全世界的重要标志是混合经济的话,那么对俄罗斯来说,重要的是确定各种所有制形式和企业经营活动间最有效的相互关系。

建立市场基础设施和竞争机制是俄罗斯模式的关键部分。一方面,应使每一个俄罗斯的或外国的合伙人都清楚“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国际特点。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作用一定要符合由于民族、地域、宗教、历史等原因而形成的俄罗斯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只有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保存自己的活动空间,而国家能够保证这一空间并合理弥补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局限性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市场改革的最佳结果。

标签:;  ;  ;  ;  

当今世界几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