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演化与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86(2006)06-0018-05
市域经济是一个以市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独特经济系统,包括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具有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并依靠这些生产要素的配置组合产生相应的经济能量。市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否均衡、合理,不仅影响和决定城市区域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定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主导的市域经济发展形式和竞争格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优化城市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加速空间整合和优化,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状况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出于实现规模经济与共享公共品等方面的考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会在空间上实现集聚,这就表现为城市的产生与城市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使得要素的配置更为优化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促使人们纷纷展开关于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与城乡严重分化阶段,时间跨度大约是从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所诱致的中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时间跨度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以前;第三,市场机制日益成熟和经济结构转变所导致的政府推动的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4年底,全国有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同年总人口为12.999亿,其中城镇总人口5.428亿。198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演变过程见图1。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地区经济利益格局仍是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级政府经常按行政区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形成所谓的行政区经济,包括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甚至村域经济。行政区经济是在既定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由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分权改革,这使不同级别政府间形成了一个十分类似于西方联邦主义的政治结构,正是这个结构确保了市场化的顺利进行。钱颖一和Weingast[2] 认为中国的改革之所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改革伴随着中央向地方的分权,而这个分权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些机制保持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得以推进。但是这种推进改革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市场分割和行政区经济基础之上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行政区经济因“重合、重复、重构、重叠”的过度制约而产生种种弊端,形成行政区划内“计划性太强”、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内“市场性太弱”的怪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行政区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为突出地显现出来。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总趋势下,提高城市发展的竞争力已普遍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化和快速交通的发展,大城市的某些功能在迅速向周围郊县扩散,城乡之间、城市建成区与非建成区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出现了城市的区域化倾向。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城市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行政区概念,树立市域经济理念,以专业化地区经济为特色、形成具有很强经济集聚性的经济综合体,也就是按区域经济视角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城市需要基于一个更大的地域范围来思考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借此调整自己的利益空间。
二、经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
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经济空间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但是,经济空间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变动。对经济空间进行分析的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在区位论的基础上产生,从探求单一经济客体的空间分布和联系的区位理论研究开始,逐步发展到注重区域间关系状态及相互作用机制等相关内容研究。
(一)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最初形态:区位论
杜能以城市为中心,按照土地有效利用和运输成本的经济原则,对农业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规划,论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圈层扩散布局模式。韦伯在运输费用和劳动力费用相互作用的分析中,推导出工业区位分布的基础网,在此基础上,他又把集聚因素考虑进去,对基础网进行了进一步的位置变换,从而揭示空间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克里斯塔勒则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的市场区分析模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他从城市和中心居民点的供应、行政管理和交通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及其经济活动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体系,创立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的高效市场网络系统理论。博芬特尔认为区位论不仅要考察,而且要尽可能地深入研究生产与货物的地理分布,包括居住地、就业场所以及流动性生产因素的地理分布。他分析论证了社会经济各个阶段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详细分析了决定空间结构及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集聚、运费及经济对当地生产要素土地的依赖性。
(二)展现区域关系的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模型认为,只要能够使劳动力和资本提高流动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将会自动趋向均衡。弗里德曼将普雷维什等人的结构主义依附论用来分析区域经济结构,论证了作为完整空间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核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增长极理论和不平衡增长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或地区,然后通过不同渠道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不平衡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或产业作为“增长极”,以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促进集聚经济效益出现。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要防止循环累积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威廉姆逊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他强调了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于均衡的依赖。
在总结国内外大量布局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提出了作为解决经济空间布局集中与分散关系的重要原则——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将区位条件好的重要干线作为重点发展轴;第二,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即增长极)及其主要发展方向;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与网络结构。在点轴系统发展比较完善后,进一步开发就可以实现空间一体化,即区域空间结构的现代化。空间一体化中的网络已经不完全是交通网络,而是指在点与轴的辐射范围内由产品与劳务贸易网、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与通讯等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网。
(三)剖析区域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关系是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分工是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又是决定区域分工的基础动力。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区域都有一定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区域交换,将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则论证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分工原则,指出即使一国在各个行业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它仍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每一种产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具有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也只能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产品获得贸易优势。“H—O模型”在假定技术状态与需求偏好一致的前提下,重点探讨了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怎样导致产品货币成本与价格上的差异,指出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梯度转移理论则认为工业区位会向下渗透,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个新行业、新产品,与之相应的新技术就会随着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新贸易理论强调了分工与贸易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认为在规模经济与收益递增的驱动下,产出规模扩大会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各国通过发展专业化与贸易,可以提高其收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相对竞争优势表现为各个区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有利地位。在出现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的优势是把资本、技术、资源与市场有效组合而形成的竞争优势,这是一种企业在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所创造的独特的、具有持久性的属性。产业集群理论则从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知识技术的创新与扩散的角度,提出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它强调产业关联、支撑企业和相应的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可以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保障最终产品在区域内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Fujita et al[3] 对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提出了一个空间经济的正式模型,该模型指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均衡状态与城市区域的人口规模、产业层次、企业发展、空间距离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区域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层次水平的提高等,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一般要经历从单一中心(单核)到(多核)再到城市分层及城镇体系的演变过程。
三、市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动态过程和趋势
(一)市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动态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发达地区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状态的空间结构。(见图2)
1.均质-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出现在工业化的前期,在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广义的农业生产,生产基本上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没有形成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疏密问题。其次,区域城镇居民点没有形成等级-规模体系。再次,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构架呈原始状态,城乡之间在人口、物质、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很少,区域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等水平低下,分布上没有形成网络。小城镇之间缺乏联系,常以小城镇为中心形成若干地域分割。
2.聚集-二元结构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初期,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出来,即开始形成一定的空间经济梯度。一些地区开始得到加速发展,另一些地区仍处在原来的农业经济状态。其次,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构架在先发达起来的地区开始形成点-轴状态。区域内逐渐形成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再次,城镇居民点开始形成等级-规模体系,且以不同等级城镇之间的纵向联系为主。
3.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出现在工业现代化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程度越来越大,聚集经济原则在社会经济区位决策中占统治地位。其次,这一阶段区域由单纯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逐渐变为多核心结构。多种核心之间的横向联系日益密切,即城镇之间的交换、交流关系极为频繁。这时可以看到城市职能分工和等级体系的初期状态。越是大城市,一般综合性就越强,其吸引范围就越大;区域的二级城市处于一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之内,服务业的级别和种类必然较上一级城市为低。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很强大,并不是所有的外围地带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空间结构仍处在变化之中。市域结构出现城乡边缘区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各核心之间的横向联系密切。核心、城乡边缘区和外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逐渐形成了三元结构。
4.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出现在后工业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科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方面获得广泛利用。城市区域形成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网络,生态环境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不平衡发展问题将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地区间的不平衡、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的差异等都逐渐趋于消失。其结果是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有机整体,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应的,整个空间系统重新恢复到“平衡”之中。
(二)市域经济空间发展的一般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信息化的推进和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日趋明显,城市竞争以及城市区域一体化程度也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如下:
1.市域经济空间发展形态:城镇体系的整合。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国际交易成本比较低,它的主要作用是国际交易的平台。中等城市是区域的交易中心和增长极。小城市是周边集镇的交易平台,集镇是农产品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城市的等级是由市场范围决定的,市域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来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紧密结合和协同合作的城镇体系。在市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核心城市的作为整个区域空间发展的引擎,发挥着内引外联的关键性作用。核心城市深度拓展的关键在于走内涵增长的发展道路。突出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城市转型;通过产业升级、结构转换增强其整体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中小城镇应当依托核心城市,构筑专业化分工、特色化发展、错位经营的空间格局。努力建设和整合若干具有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特色优势的中心城镇是市域经济未来空间发展的趋势。
2.市域经济空间格局:由纵向的中心地模式向网络型转变。后福特主义发展模式催生柔性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最终导致新产业空间的形成。新产业空间的出现要求摒弃基于大规模定制、以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垂直分工的传统理念,树立网络型区域的观念。由此,城镇之间联系逐渐摆脱传统地域分工的纵向等级化,形成横向化对等结网的中心、节点和结合区。市域经济空间格局的趋势要求城镇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组成网络式的空间开放模式,并带动各自经济腹地的发展。城市与周围地区形成的分工协作关系越密切,城市区域的发展力相应越强。
3.市域经济产业联系: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在市域经济空间内部,各城镇的区位特征,比较优势及功能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同时也为各城镇之间互补性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产业由核心城市向外围次级城市梯度转移,实现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分工,进而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分工和合作。[5] 城市发展在微观经济基础上依赖于企业的成长。同时,产业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也是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克鲁格曼[6] 曾经通过产业价值链条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探讨企业将内部各个不同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企业间形成网络型的治理关系,这种企业网络通过紧密的交易联系形成大规模的生产集合体,即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网络治理关系比准层级治理关系更加对称,而且还包含了比市场关系更强的相互承诺,这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和产业创新,使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不断演变,从而使企业和区域获得竞争优势。
四、优化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建议
推进城市区域化的发展,必须加强市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与科学决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提高认识,转变城市发展理念
1.把企业和产业协作联合提高到城市水平来认识。经济空间结构形成于各类产业活动在不同空间的配置过程中,有效率的空间结构的形成需要与之相协调的产业结构的支撑。对于空间结构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企业和产业的市场行为。因此,我们应把企业和产业协作联合提高到城市水平上来认识,打破地方分割,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城市区域内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升城市区域整体经济水平。
2.把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提高到城市区域竞争力水平上来。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资源的流动和配置首先是在城市区域之间进行选择和竞争的,然后才在城市区域内部进行选择和竞争。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把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提高到城市区域竞争力水平上来。
(二)总结经验,推进区域经济组织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为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开展了积极的工作,但是从最终效果来看,在整体上区域内部地方政府的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如何推进城市区域组织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推进城市区域组织建设,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实现区域经济组织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律化。相关的城市区域合作组织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第二,区域经济组织建设应当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城市区域组织的建设应当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第三,城市区域经济组织要实现几个转变,即由单一联合向综合型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流通型向生产型转变。
(三)引进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城市空间演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客观过程。政府在城市区域化进程中仅仅是起引导、推进和协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区域化的进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依次推进,自然发展”的原则,政府在其中应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其中有所为的方面如下:
1.协作联合。城市区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过程,但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对具备构建城市区域基本条件的城市,如果各个城市政府之间能主动加强协作和联合,则可以加快城市区域形成的速度。例如,南京市政府于2003年8月份邀请其周边7个城市的政府领导及其他专家学者,共同协商构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西安和咸阳两市也积极行动,为加速两市一体化进程出谋划策。
2.整合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成立城市区域最大的好处是能整合区域内各城市的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增强城市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整体经济腾飞。因此城市政府应共同协商,共同规划,实现利益协调,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基础设施,或共同构建基础设施。
3.区划合并,建立Citistates。Citistates这一概念是从3000年前的City-State(古希腊城邦)及后来的Nation-State(国邦)演化而来的,它是对城市区域或大都市区的全新理解和诠释。作为一种跨区域的组织管理方式,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权力逐渐削弱和旁落的同时,城市的经济权力和自理、自治权力正在逐渐增长。Citistates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经济与政治的高度自治的统一体,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其在管理范围上要求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的高度统一,在管理权限上实现自身的高度自制。我国现有市域边界的划分很多是沿用历史上的行政边界划分方法,许多省市行政区与其经济区相冲突。因此从长远来看,进行区划合并,建立中国的Citistates是城市区域化的主要趋势,它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城市区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抑制区域差距扩大态势,正视合理差距,形成有效率的空间等级体系
区域差距过大会增加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对公平的依赖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在区域差距已过于显性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化态势,但决不能因噎废食,在未来市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中,为形成有效率的空间等级体系,我们还应正视合理差距。空间梯度的形成是各种经济活动对土地竞争性利用的结果,在由市场向边远地区的延伸过程中,人口密度、土地价值以及土地利用率等会逐渐递减。在此基础上,由于人口规模、经济活动和空间范围的不同,位于不同梯度的各中心点最终会构成一个等级体系。梯度和等级分布构成现实中的空间结构。不同的区域应根据自己特定的条件,在不同的层级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尊重合理层级和差距的存在是经济空间理性的应有之义。
标签: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