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核心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黄丽萍,王新兰,杨环,范彩云,孙慧敏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8311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基本护理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设计,探讨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核心课程衔接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7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8名与对照组38名。对照组根据传统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实验组基于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性模块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 考核成绩:实验组学生《基本护理技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133~6.9.21, P<0.05);学习能力:实验组学生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伦理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3.897~4.653, P<0.05);教学方法认可度:实验组总认可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x2=4.415, P<0.05)。结论 基于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性模块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核心课程;能力培养;模块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明确提出: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目前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内容重复,技能训练课“倒挂”等,特别是核心课程重复现象,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2]。如何有效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形成中职、高职核心课程的递进关系,分层教学[3]、项目教学[4]、模块教学[5]等教学形式均应运而生,也从一个侧面上解决了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衔接的问题。但较少有文献涉及到护理专业中高职核心课程衔接的研究,本文以此为背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对《基本护理技术》教学的实证分析,探讨模块教学在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核心课程衔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学习《基本护理技术》课程学生76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经单招考试后进入高职继续学习3年。随机分为实验组38名与对照组38名,均为女性;实验组: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12±1.02)岁。对照组:年龄18-20(19.14±1.11)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专业课程成绩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课程设置

两组学生均为中职专业3年制学生,开设核心课程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进入高职后,开设护理核心课程为《基本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 《基本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人体结构学》、《医学机能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儿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基本护理技术》课程是在第三、四学期开设。

1.3 方法

对照组按照高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各核心课程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见表1。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按顺序完成。其中《基本护理技术》理论教学时数48学时,实践教学时数48学时。

实验组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高职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为基础,适当考虑职业岗位拓展和跨专业学习的要求,淡化原有的学科体系,重新构建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核心课程体系。在《基本护理技术》教学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模块,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医院环境管理、患者入院出院护理、患者生活照顾护理、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患者治疗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七个模块,每个模块标明知识要求、护理技能、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法:即根据学生成绩、兴趣特点进行分层。中高职核心课程衔接与《基本护理技术》模块教学见图1、表2。

1.4.1 课程考核成绩

课程结束后根据《基本护理技术》要求组织统一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操作考试,试题均从分院试题库随机选择,两组学生采用同一考试试卷。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满分均为100分。

1.4.2 学生学习能力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包括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伦理素养、观察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设计引导语,交由经过培训的学生会成员组织进行,均采用“是”、“否”二项选择。问卷经分院3位高级职称教师3次修订完善,并通过预调查,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α=0.811~0.904。

1.4.3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分设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4个级别,总认可度为非常喜欢、喜欢、一般所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考核成绩等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学习能力、认可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考核成绩实验组《基本护理技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学习能力

实验组学生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伦理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认可度

实验组非常喜欢17名,喜欢15名,一般4名,总认可度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中职与高职主要衔接模式有三种,即5年一贯制模式、对口招生模式、“3+2”5年分段式模式[6]。从培养目标来说,差异主要在培养标准上,要求高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从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近90%的课程名称与内容相同[7],造成了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也就是说中高职课程体系、特别是核心课程的衔接已成为制约中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8],

世界发达在中职高职教育衔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如英国梯次课程衔接模式,一是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文凭在升学与就业具有同等效力,二是将中职、高职课程根据程度分为5个层次,Ⅰ、Ⅱ、Ⅲ归入中职课程,Ⅲ、Ⅳ、Ⅴ归入高职课程,有效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脱节,保证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相互连贯;德国采用螺旋课程衔接模式,以双元制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将课程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专长培训3个层次,采用模块教学,在完成较你层次课程后方可继续较高层次课程的学习,表现为一种螺旋上升趋势。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与落脚点,尽管有学者提出中高职衔接的重点为文化基础课的深化、专业课程的提升等[9],但不可否认,核心课程的衔接才是重中之中。在坚持“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前提下,遵循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顺序,加强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的培养,以高职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淡化原有学科体系,构建综合性课程为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10]。本文研究中,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学院实际,以学生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如将《基本护理技术》设计成护理基本理论、医院环境管理、入院与出院管理、生活照顾护理、病理观察与急救护理、治疗护理、临终关怀护理等7大模块,每个模块包括知识要求、技能要求两大项,通过亲身体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学效果分析,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张国丽等[11]文献报道基本相似。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认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综合性模块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伦理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张海丽[12]也有类似的文献报道,这也可以从学生认可度调查比较中得到证实。

必须指出的是,基于以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的综合性模块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设计水平。而且护理专业中高职核心课程的衔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本文仅以《基本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分析,难免出现以偏概全,有待于今后与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红伟,王占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识读[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29-33

[2]李晓松.L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2012,18(9):1075-1077

[3]陈洁忠,刘雪琴,杨巧玲.高职护理专业分层次教学目标的确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J].2014,16(2):280-281

[4]乔杜圆,王云翠,贺惠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25-127

[5]耿笑微,吴雪,尚少梅,等.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98-200

[6]母传肾,沈建立.护理专业对口升学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142-144

[7]邵晋萍,李志英.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职阶段课程设置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 33(8):135-137

[8]刘端海,谷道宗.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第衔接立交桥构建的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0(5):16-19

[9]赵蕴珍,田野,马连娣.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4,28(11):4091-4092

[10]王云飞,王慧颖,于淑霞.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41-845

[11]高国丽,国光昇,熊瑛,等.高职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J].护理学杂志,2012,27(14):67-69

[12]张海丽.高职助产专业妇科护理课程标准开发与实践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3):212-213

论文作者:黄丽萍,王新兰,杨环,范彩云,孙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核心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黄丽萍,王新兰,杨环,范彩云,孙慧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