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殊试剂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_试剂论文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试剂论文,学中论文,高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很多特殊试剂,它们在实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教材中没有这些试剂的应用原理介绍,为方便广大教师和学生理解知识,现将教材中涉及特殊的试剂的应用和作用原理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斐林试剂

1.组成及应用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甲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乙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2.作用原理

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通过这样的颜色变化即可断定有还原性糖的存在。

二、班氏试剂

1.组成及应用

班氏试剂由A液(硫酸铜溶液)和B液(柠檬酸钠和碳酸钠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用于鉴定还原性糖(葡萄糖)。

2.作用原理

2.作用原理

苏丹Ⅲ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当用苏丹Ⅲ的酒精溶液处理含有脂肪的生物组织时,酒精中的苏丹Ⅲ进入脂肪中,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同理,用苏丹Ⅳ将为红色。

四、双缩脲试剂

1.组成及应用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B液),二者分开使用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存在。

2.作用原理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若在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有紫色反应,则可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

五、龙胆紫溶液

1.组成及应用

将10g龙胆紫溶解在1000mL的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用于对染色体染色。

2.作用原理

龙胆紫溶液的显色基团为阳离子,是碱性染料(染料中的显色基团为阳离子的是碱性染料,为阴离子的是酸性染料),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是酸性物质,染色体易与含有阳离子的碱性染料发生亲和而结合,从而被染成深色。

六、二苯胺试剂

1.组成及应用

A液:15g二苯胺溶于1000 mL的冰醋酸中,再加入15 mL浓硫酸。B液:体积分数为0.2%的乙醛溶液。使用时混合均匀,现配现用,用于鉴定DNA。

2.作用原理

DNA中嘌呤核苷酸上的脱氧核糖遇酸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它再和二苯胺作用而显蓝色(溶液呈浅蓝色)。鉴定时溶液蓝色的深浅,与溶液中DNA含量的多少有关。

七、秋水仙素

1.成分及应用

秋水仙素最初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剧毒的植物碱,化学名称为:N-(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苯并[a]庚间三烯并庚间三烯-7-基)乙酰胺。结构式为图1所示。

图1

其水溶液既可诱发基因突变,又可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

2.作用原理

(1)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的基本机理是:秋水仙素的分子结构与基因分子的碱基相似,它在不妨碍基因复制的情况下组成基因的成分参入到基因分子中去。但由于秋水仙素中的取代基与正常碱基不同,所以它在参入基因分子时或以后,会使基因复制时发生偶然配对上的差错,从而导致基因突变。

(2)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基本机理是:秋水仙素与正在分裂的细胞接触后,一方面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延迟分裂,于是已复制的染色体两条单体分离,而着丝点仍连在一起,形成“X”形染色体图像(称为C-有丝分裂,即秋水仙效应有丝分裂);另一方面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结果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重组成一个双倍性的细胞核。这时候,细胞加大而不分裂,或者分裂成一个无细胞核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双倍性细胞核的子细胞。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染色体数目加倍了的细胞再分裂增长时,就构成了双倍性的细胞和组织,最后成长为多倍体的枝条或植株。

标签:;  ;  ;  ;  

几种特殊试剂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_试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