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井冈山论文,精神论文,价值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向全党提出了“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对此,中共江西省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出发,在全省大力开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是江西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加快江西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思想理论界从各个角度对井冈山精神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井冈山精神过时了吗?怎么弘扬井冈山精神?笔者试从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问题入手来谈些看法。
一、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采用当年毛泽东的语言和历史文献的表述,可概括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创新气概;“艰苦奋战而不溃败”的优良作风;“为主义而牺牲”的奉献精神;“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群众观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其中最本质的特征和精髓是“从斗争中开创新局面”的创新气概,即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才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建党80周年前夕,江泽民再次强调,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全党和全国上下始终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并对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作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概括。这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正因为具有与时俱进这一精神内核,才使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成为今天井冈山儿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思想保证。井冈山精神实质上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之统一。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井冈山精神是十月革命后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产物。“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曾这样热情地讴歌过人类发展中的革命时代。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指出:“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叉点,而且只有首先分析了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条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两大矛盾,必须有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样的革命,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者。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不能不落到新兴的中国无产阶级肩上,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并壮大起来了。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正值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在深刻分析近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包括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道路、步骤、前途等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第二,井冈山精神是五四运动与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列宁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由于五四运动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并以井冈山斗争为开端,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开展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次整党运动,颁布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土地法》等等,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井冈山斗争是对五四精神的直接继承和发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其主要标志就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著作的形成。
第三,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马克思曾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这句话强调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精神的继承也是如此。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国最早的经典文献《周易》,就有过这样的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毛泽东也曾经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自然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和产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之中。
第四、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完善并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源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践的实践。没有这后一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井冈山斗争前后党经历了三次“左”倾错误,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得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结论。如果没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革命道路理论,也不可能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培育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
二、当前对井冈山精神的误解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巨变。有人说,井冈山精神已过时了,有人标榜“告别革命”以否定中国革命,认为井冈山精神毫无价值;有人说,井冈山精神与“小米加步枪”的人民战争联系在一起,对现代化战争不适用;还有的人说,井冈山精神是与封闭的小农经济意识联系在一起,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等等。但是,我们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一,时代主题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井冈山精神没有过时。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告别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否定革命发生的客观规律性,否定暴力革命,对改良不加分析而一概肯定,其实质是反对革命,自然也否定革命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虽然源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但是它恰恰是为了消除战争、实现解放与和平、促进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民富国强和民族复兴,正是这一精神的实践价值所在。比如,井冈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的发源地。新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和抗非典精神都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其二,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虽然变了,但井冈山精神没有过时。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夺取政权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它是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祖国统一、民主、富强和文明的历史主题的反映,历史主题未变,反映历史主题的井冈山精神的价值也不会改变。我们不能否定革命和建设之间的必然联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1978年以后的改革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无疑是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的。并且井冈山精神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实质是为人民谋利益,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与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本身就是井冈山创新精神在新时期的再现,井冈山精神中所蕴涵着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精神还能够制约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在向前推进,但井冈山精神没有过时。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如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已经推进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阶段。井冈山精神没有过时,因为它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一直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其中重要一点是缘于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着的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这一切都是井冈山精神中的实事求是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三、井冈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革命战争年代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64字的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新世纪的抗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井冈山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延伸、深化、丰富和发展。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井冈山精神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第一,弘扬井冈山精神,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的需要。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民族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一个缺乏理想信念的民族,就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追求与目标,失去了上进心与凝聚力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信“边界红旗始终不倒”,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事业,是大海中看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因而理想和信念成为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然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并且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正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我们要坚信,马列主义红旗不倒,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不动摇,为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目标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着眼于实现最高纲领的未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最低纲领。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自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下来的,也是我们党之所以叫做“共产党”的根本原因。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坚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弘扬井冈山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独辟蹊径,引兵井冈,大胆摈弃了苏俄“城市中心论”的模式,开创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核心。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蓝本,没有现成的答案,同样需要我们弘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不断探索和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力争再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确立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表。但是,在新世纪已经变化了的条件下,我国显然不可能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业化道路,无论它是已经成功的,还是在探索中的,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
第三,弘扬井冈山精神,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工农武装割据的时候,党、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了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亲情关系,培育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育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当前,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以民为本,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彻底地跳出执政者从兴到亡的“历史周期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是倡导井冈山精神及其群众路线的典范。毛泽东曾指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邓小平认为,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要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就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这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思想。这一切反映了井冈山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永久的价值,自然包括井冈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井冈山道路是不朽的,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中华民族的崛起,依靠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历史文化传统,依靠的是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世纪,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