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永元对幕后的暂时回避--对当前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困境的分析_崔永元论文

从崔永元暂避幕后说起——析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幕后论文,困境论文,当前我国论文,节目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谈话节目以它独有的参与性和冲突性在我国方兴未艾。据统计,至2001年5月,从中央到地方,电视谈话节目已有179个。面对遍地开花的电视谈话节目,一些传媒研究者敏锐地观察到目前我国部分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隐忧:做作,不真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对崔永元暂避幕后的评析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2002年9月中旬,央视王牌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换主持人引起众人关注。传媒纷云:崔永元暂避幕后,主要是因为他太累。喻国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外有许多谈话节目都是一天一期,每期都要50分钟,他们的工作量比崔永元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一种话语状态。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做的成分太大,与自然的说话状态不符,所以他累。”

崔永元在接受上海《新闻晨报》记者采访时曾坦言,他刚干上这行的时候,全国也不过10个谈话节目,那时,他们对节目形式并不熟悉,都是以真实状态来参与的。而现在,早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真诚率直。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很大,市场需求也很大。但是真实性的丢失使它陷入了困境,收视率呈下降趋势。要继续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在央视新闻评论部新出版的《实话》一书中,崔永元认为,当前众多谈话类节目最大的硬伤就是“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真实性的丢失?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随着同质化产品的增多,无序竞争也在加剧。在无序竞争中,一些节目制作者为了吸引观众不换频道,于是迎合受众的心理期待,千方百计使整个谈话过程充满悬念、冲突。

追求谈话过程的冲突性无疑是正确的制作理念,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理念?在正式谈话现场,当主持人面对嘉宾和现场观众真实而又精彩的话语时,是就此即兴提问,还是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继续?是让谈话者有充足的时间交锋,还是按原定的节目节奏继续?事实上,面对真实而精彩的话语,一些主持人常常置若罔闻,仍按照事先排演来把握整个谈话的开始、高潮、结束……。有意的不实之举——这样的竞争手段制造了程式化的冲突。而这种流于程式化的叙事结构恰恰破坏了不可预知的真实,违背了受众期待。从心理学角度看,在不可预知的真实和程式化的冲突之间,受众是宁愿选择前者的。

嘉宾、现场观众与节目制作者的合谋——这种有意的不真实也会导致真实性的丢失。当他们一进入谈话场,就已经按照先在的游戏规则行事。他们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们主动放弃了真实对话的机会,放弃了相互质疑言辞内容真实性的权利,和媒介“合谋”,使得夸夸其谈、套话、空话充斥荧屏。

参与谈话者受特定情境制约也是真实性丢失的重要原因。由于情境的制约,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以同样方式行动。特定的情境常常导致无意的不实之举。这里的特定情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文化心理这个大范围的情境,一是指谈话场域这个小范围的情境。

改革开放二十年,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社会文化心理悄然变化着。当新兴的谈话节目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公共空间时,人们打破“沉默是金”的古训,勇敢地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人们欲在众目睽睽之下敞开心扉、真实讲述,又不得不顾及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社会认知规范,必须得考虑社会文化心理是否宽容到允许他吐露真言,真实言说后能否在现实中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因此,谈话者有时不得不选择不真实的话语。

再看谈话场这个情境。毋庸置疑,在这个场中,谈话节目的节奏、格局、情境已被媒体设定,这种设定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可能使谈话者偏离自己的内心节奏,不自觉中话语的内容朝向群体期待,因为人总是有趋同心理的。因此尽管谈话者的意愿是真诚的,但却在无意中选择了不真实的话语。

真实是谈话节目的生命。在谈话过程中,唯有谈话者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展开真诚、真实的对话、交流,才有可能产生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整个谈话过程才会充满悬念、冲突,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如何走出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实困境?国外的谈话节目大都也经历过一个混乱无序的竞争过程。优胜劣汰后,能成为常青树的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真实、真诚。

以美国最成功的谈话节目《奥普拉·温弗莉访谈》、《拉里·金直播》为例,它们历经十几年仍最受欢迎,真实、真诚是他们的招牌。主持人拉里·金通常事先不准备节目清单,总是以谈话者的谈话内容为线索顺势提问。这些多半是无法事先准备的。正是这样一种即兴提问的方式使得整个谈话过程柳暗花明,起伏跌宕。再如主持人奥普拉·温弗莉,曾在1995年1月一期讨论吸毒的节目中真诚地忏悔了自己曾吸食可卡因。真实的言辞内容非但没有失去观众,相反更多的人确信她是正直诚实的、可信赖的朋友,节目的收视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因此,谈话节目要走出困境,首要的是节目制作者要转换观念:成功的谈话节目是一场不可预知的真实交流,而不是一场可预知的谈话表演。

营造利于真实交流的情境也是值得尝试的对策。这种情境的营造有赖于主持人。如《奥普拉·温弗莉访谈》,这是一档人际关系及心理咨询类谈话节目,每天有近1400万观众的稳定收视群。究其原因,奥普拉·温弗莉总是在营造与嘉宾和现场观众促膝谈心的情境。她倾听的姿态,关注的神情,充满感情的话语,就像朋友。使谈话者倍感放松。在交谈中,奥普拉·温弗莉绝不从揭他人伤疤、发掘别人的隐私中得到乐趣,而是作为朋友,通过谈话使谈话者的心理创伤得到安抚。在这样的情境中,现场观众通过交谈,说出内心的困惑,感到的不是羞辱,而是问题的解决。对于很多嘉宾和现场观众来说,《奥普拉·温弗莉访谈》不仅是心理压抑的宣泄场所,更是一种心理治疗。

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在谈话场搭建一个平台,使谈话者脱离媒体设定的情境、由着内心节奏而真实言说。这个平台呈现为“主演播室+双视窗+分直播室”的形态。如《拉里·金直播》,这样的谈话形态已经成为它的格式化风格。在国内,这种节目形态已经被中央电视台的《时空连线》采用,但谈话节目尚未注意到这种形态的魅力。

国内的访谈形态主要有《焦点访谈》那样不透明型的,它的缺憾是被采访对象无法直接交流;《实话实说》这样完全透明型的,它的缺憾是在设定的情境下面对面地交流,妨碍了话语的真实性;而《时空连线》这样半透明型的,从目前来看最利于真实交流。这种节目形态由于谈话者不必在媒体设定的情境下交流,而是在自己设定的情境里通过大屏幕和主持人、其他的嘉宾实现异地同时对话,更有可能真实话语,产生意想不到的碰撞、冲突。谈话节目完全可以借用这种形态,使参与谈话者尽可能地真言实说。

标签:;  ;  

从崔永元对幕后的暂时回避--对当前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困境的分析_崔永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