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老年肺炎在民族地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10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随访病人,了解两组复发或复感情况,观察组复发或复感7例,占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或复感的17例占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老年肺炎相比,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老年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疾病转归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减少了复发率或复感率,节约了医疗费用,且治疗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缺医少药的民族地区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西结合;穴位贴敷;老年肺炎;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49-03
肺炎是指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免疫损 伤等导致的肺间质、肺泡以及终末气道等部位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老年人群肺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老年肺炎患者在肺炎患者中约占70.0%[1]。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老年肺炎的发病率、死亡率与年龄成正比,主要是因为机体功能衰退,呼吸系统功能退化降低呼吸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减弱的结果。加上患者基础疾病种类多,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面临巨大挑战[2]。老年肺炎的发病在中医学中认为多因调摄不慎,触冒风邪引起[3]。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外邪为病,故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均会对肺部产生侵袭引起老年肺炎,老年体衰由于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虚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肺窍,或阴虚津亏而致干咳频频,成缠绵难愈的顽咳证,属中医“顽咳”之证[4]。致病情缠绵。我院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穴位贴敷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着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73.75岁,平均病程11.3天。对照组中单纯肺炎17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33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74岁,平均病程10.5天,观察组中单纯肺炎1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34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义《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且年龄>65岁。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咳嗽中辩证邪犯肺卫型(风热型、风寒型),痰热壅肺型,气阴两伤型,肺脾气虚型的诊断。
1.2.2排除标准 年龄<65岁、血压不稳定、血糖不稳定、皮肤病、严重心衰、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酮症、肺结核、肺肿瘤、重症肺炎、呼吸功能衰竭、认知和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2.方法
2.1 对照组
首先对患者完成痰培养加药敏试验,以上述结果为基础选取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或直接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和对症治疗10天。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证型进行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一天贴敷一次共贴敷治疗10次。
2.2.1穴位贴敷的药物 选用清代医家张璐[7]在《张氏医通》中提出的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为2:2:1:1,共为细末,姜汁,蜂蜜。
2.2.2穴位的选用 常用穴位依次为肺俞、大椎、天突、膻中、膏肓、肾俞、脾俞、膈俞、定喘9穴[8]为主。
根据不同中医证型辩证选穴
风热型:大椎、风门、肺俞、定喘等
风寒型:大椎、风门、膏肓等
痰热壅肺型:大椎、丰隆,定喘、膻中等
气阴两伤型:涌泉,肾俞、膏肓等
肺脾气虚型:肺俞、膻中、膏肓、肾俞、脾俞、腰阳关、命门等。每天选3~4个对穴进行贴敷。
2.2.3操作方法
2.2.3.1药物及材料准备 上述中药粉末用姜汁调为糊状,再用蜂蜜调和为直径为1.0厘米,厚为0.3厘米的圆饼状。备用医用贴敷胶贴。
2.2.3.2病人准备 取座位,暴露选用的穴位,用75%酒精消毒。
2.2.3.3具体操作 将准备好的药饼贴在选用的穴位 上用医用胶贴固定2~6时间后揭取胶贴和药饼。
2.2.3.4护理 观察贴敷处有无红肿,水泡。
如红肿、水泡不严重,可以不处理。如水泡较大,碘伏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抽取泡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第二次辩证选用另外的穴位贴敷。
2.3 30天后随访病人,了解复发或复感情况。
3.评价指标
3.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各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
疗效标准[9]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胸片恢复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胸片吸收≥5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白细胞计数仍高,胸片无吸收或加重;
总有效=治愈+有效。
分别记录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并进行对比。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表1)。
5.讨论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指老年人(年龄>65岁)因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组织结构改变,气管误吸增加,上气道口腔病原菌侵入定植,医源性因素,基础疾病,多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较重,多耐药等[10]导致患病后不易治愈,且病情反复发作。中医认为《灵枢·天年》载“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六十岁心气始衰,苦悲忧,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养老》亦提到“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尤师认为老年肺炎属中医学“风温肺热病”“咳嗽”“喘证”“发热”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是根本,正气亏虚多表现为肺脾虚弱,且贯穿病程始终,痰瘀为标,邪实多表现为“热、毒、痰、瘀”[11]。患病后不易治愈且反复发作或变生它病。穴位贴敷疗法早见于《五十二病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通过经络刺激与药物的作用,调理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特色,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急慢性疾病,疗效肯定,尤其对肺系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防治效果显著[12]。养其正气,治其根本。肺系疾病常以“咳”“喘”“痰”为主要症状,将细辛、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药物贴于患处,通过腧穴刺激及药物吸收作用长驱直入,深入病所,缓解症状[13]。白芥子性味辛、热,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而其生药粉则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细辛性味辛、温,具有温肺化饮,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作用;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效;经皮渗透实验;甘遂性味苦、寒,具有泻水逐饮的功效。生姜汁性味辛、微温,具有温肺止咳、驱散寒邪之功[14];蜂蜜具有滋润皮肤,减少药物对局部皮肤的刺激且能增加药物的粘稠度。贴敷穴位以背部腧穴为主,是因为人体脏腑精气输注于背俞穴,外邪也易从背腰部侵犯人体脏腑,背俞穴与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素问·咳论》云:“治脏者,治其俞。”背俞穴位于膀胱经,性质属阳。《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阳治”,所以用背俞穴治疗“阴病”。故对背俞穴施加治疗能调节五脏气血阴阳。在背俞的基础上再辅以任督二脉之穴,可振奋阳气,内络脏腑,协调阴阳,以防御疾患。现代研究表明,背部胸椎旁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反射区,此区穴位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15]。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本穴有补益肺气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肺系虚证,也可与其他穴位配和,发挥清宣肺气的作用来治疗肺系实证,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定喘穴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可化痰平喘、肃肺降气,是治疗哮喘的要穴。心腧穴具有理气化痰、宁心安神的功能;膈腧可以开通胸膈之关格及痞塞诸症,具有宽胸理气、活血化瘀的功能;膻中与肺脏相邻,具有调理人体气机,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气机不畅的病症;腹部的中脘穴具有补益气血的功能。丰隆,足三里可健脾化痰除湿,风门祛邪解表;大椎、关元、命门等具有兴阳补虚、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因此穴位贴敷能荣卫通达,体内阴凝之邪易解之时,用辛温发散的中药进行穴位敷贴,使药性由表及里,振奋阳气,驱除邪气,扶助正气,达到扶正固本,是治未病的一种方法。
总结:穴位敷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性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减少复发率复感率,减少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在经济、医疗条件差的地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嵇晓霞,韩晓琦,马小娜,等.利奈唑胺治疗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所致高龄老年肺炎的临床观察及其护理[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24-25.
[2]程光嘉,刘晓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6)53-54.
[3]韩广明,李正光,张唤华,等.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加味治疗老年肺炎疗效及对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11(12):5-6,23.
[4]宋丽燕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28(5)236-237.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199.
[7]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85.
[8]赵娟萍,张秋樾,齐笑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7)1780-1781.
[9]鄢新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11)69.
[10]李春颖,李泽庚,王胜,等.老年肺炎现代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7)221-224.
[11]赵晓霞,阴永辉,尤可教授治疗老年肺炎经验浅探[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2)239-240,274.
[12]贺艳萍,肖小芹,邓桂明,等.中药穴位贴敷作用机理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3)134-136.
[13]刘妍彤,吕晓东,庞立健,等.穴位贴敷治疗肺系疾病作用靶向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9)108-110.
[14]房恭,周雪忠,刘保延,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基本药物和穴位的研究中医杂志[J].2009,50(9)794-797.
[15]汪娅蓓.浅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J].内蒙古中医药2016,12(10)135-136.
论文作者:霍晓清,胡荣金,张新莉,陈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穴位论文; 肺炎论文; 老年论文; 疗效论文; 疾病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