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导师制的高职精准教学模式研究
张春苗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汽车分院,浙江 嘉兴 314000)
摘 要 :借助信息技术的东风,精准化教学的理论方法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为进一步深化精准化发展,总结了目前精准化教学的进展,分析了精准化教学实施的条件,提出“课程导师制”是实现真正精准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对课程导师的任务要求提出看法。
关键词: 精准化;信息技术;课程导师制;教学评价
高职教育生源日趋多元化,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弊端日渐凸显,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产生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分层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但对众多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讲解一样的内容,显然无法实现教学精准供给,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精准思维习惯。如何精准地把握社会需求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教学是目前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也紧跟时代步伐,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更为精准、高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人的担当与责任。
一、精准教学的含义
在信息化时代,精准教学就是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手段开展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美国学者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提出精准教学的初衷是用于检查小学生的学习表现,之后逐渐发展为对任何学科、任何学段的教学都可以进行评估的方法[1]。精准教学是突破传统教学效果反馈的延时性,充分利用教学数据进行精准的、针对每个学习者的教学方法[1],使教育向“以生为本,私人定制化”方向发展。
二、精准教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精准教学,就是追求教学行为的信度和效度;是为了精准达到教学目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的一系列精准教学的过程。比如精准设计教学目标、精准选择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过程、精准评测教学效果等[1]。
在我国,精准教学方法于2016年由张灵芝[2]引入翻转课堂,根据教学目标精准设计教学过程,记录教学全过程,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挖掘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对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一目了然。李晓、刘正刚[3]也将精准教学的理论应用到翻转课堂中,提出了基于大批量定制思维的翻转课堂精准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及需求等精准匹配的教学尝试。精准教学的理念还渗透到了高职课堂教学中。张茜琳[4]基于“精准教学”理论,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研究和实践中尝试教学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精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成功的精准教学离不开大数据的挖掘,基于此,张真[5]、邱晓昇[6]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的精准教学模式,使精准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外,林敏[7]、崔革[8]、赵永兵[9]及王永雄[10]将精准化教学方法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推广、传播精准教学的成功案例,雷云鹤、祝智庭[11]开发了“普陀J课堂”平台,利用该平台记录并收集学生预学习阶段产生的数据,通过对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挖掘,对学生的预学习成效实施精准定位,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决策,以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帮学。
三、课程导师制是实现精准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
1.“导师”的职责。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13]。与普通的学业导师制不同,课程导师制是指专门针对一门课程实施“导师制”[12],教师在课程的学习中不是单纯的教授者,而是导学者,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精准的学生课程档案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具体任务是教学目标的精确化;教学项目与教学任务的精确化;根据学情与教学目标精确制定学生学习计划;教学效果测量精确化。“导师”除了在学业上给学生以精确指导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并精准把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要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促进)的功能与常态教学行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实现教师自我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前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是与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很多建筑施工当中因为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对现场的消防区域划分不准,相应的消防器材等无法安置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安全施工管理失衡。还有很多作业人员无法准确操作机电设备以及设备断电,提升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影响到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
其次,“导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使用能力。精准化教学的实现基于大量的教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归类、分析是“导师”必备的能力。
① 二者计算以密实砂层为持力层的开口钢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结果基本相符,整体而言, PDA动测检测值高于规范推演计算值。
2.精准化教学模式下对“导师”的要求。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精准教学则是将精准思维渗入教学过程,实习精准、系统的评价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课后作业、测验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反馈具有延伸性,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精准教学目标,采集教学信息,及时分析反馈学习者掌握知识点的情况,针对性、精准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向“导师”型转换,“导师”的任务也与传统教师的任务不同。
首先,大班化教学即一位教师带数十位学生的课堂实现不了精准化教学。未来的“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对学生进行分组,针对每一小组的学生情况制定精细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
1)原卧倒门支铰座螺栓联结的预紧力矩过小、A2-70-M36螺栓强度不够,是造成联结松动、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
最后,“导师”的首要身份是“师”,这就要求“导师”具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教学过程,制作不同课件、视频、微课等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化教学。
四、总结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在变化,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虽然培养目标的名称在变化,但高职培养适应当时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最终目标没有改变。“应变而变,方有所为”。针对传统的常态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并实现精准教学,及时诊断和反馈教学质量状况,为教与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14]。当前,实现精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开发精准教学测评平台,师资的培训,课程的精准目标的重新设定,精准教学模式的开发。让精准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4-7.
[2]张灵芝.翻转课堂中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1):16-19.
[3]李晓,刘正刚.基于大批量定制的翻转课堂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9-64.
[4]张茜琳.实施精准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以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6):44-47.
[5]张真,吴芬芬.基于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化教学,2018,(10):130-131.
[6]邱晓昇.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中的信息反馈与精准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52.
[7]林敏.高职院校计算机二级考试的精准教学[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6-98.
[8]崔革.基于精准教学的交互式微课设计与开发[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02):72-75.
[9]赵永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化教学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230-231.
[10]王永雄,丁德瑞,宋燕,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精准分层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14.
[11]雷云鹤,祝智庭.基于预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决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6,(6):27-35.
[12]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07):13-19.
[13]茹官璞,李燕燕.人才培养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课程导师制研究[J].成才之路,2013,(22):12-13.
[14]缴立洋.教育精准评价将重塑教学生态[J].甘肃教育,2018,(01):6.
Research on Precision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urriculum Guide System
ZHANG Chun-miao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axing,Zhejiang 314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theoretical method of precise teach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precision teaching,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precis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and puts forward that "curriculum guidance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true precision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opinions on the task requirements of course instructors.
Key words: precision teach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curriculum guidance;teaching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51-0257-02
收稿日期: 2019-05-16
课题经费资助: 校级课题,编号:JG201706,项目名称: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融合研究与实践——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为例》
作者简介: 张春苗,浙江嘉兴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运筹管理,自动化控制。
标签:精准化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程导师制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分院论文;